专栏名称: 品牌头版
2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聚焦头部与标杆,报道品牌背后的营销密码与增长逻辑。+V: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头版

中国最尴尬汉堡店,开始着急了

品牌头版  · 公众号  ·  · 2024-11-21 17:5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汉堡品牌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困境和策略。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麦当劳和肯德基,导致汉堡王面临关闭门店的问题。汉堡王努力通过调整菜单和推出促销活动来应对困境,但仍面临同行竞争和消费者习惯变化的问题。文章讨论了汉堡王的历史背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与竞争对手的差异以及未来的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市场中的汉堡王困境

汉堡王在中国市场面临关闭门店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销售额下滑、亏损严重,受到塔斯汀、华莱士等品牌的冲击以及消费者习惯变化的影响。

关键观点2: 汉堡王的应对策略

汉堡王通过推出促销活动、调整菜单和与加盟商合作等方式努力应对困境,但仍面临同行竞争激烈的挑战。

关键观点3: 汉堡王的历史背景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汉堡王是汉堡界的先行者,但在中国市场起步较迟,错过了黄金时代。尽管品牌历史悠久且全球范围内受欢迎,但在本土化战略发展上相对缓慢,导致被进一步边缘化。

关键观点4: 汉堡王与竞争对手的差异

相较于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本土化战略,汉堡王的本土化进程相对缓慢。竞争对手的本地化策略和创新产品推出使汉堡王面临更大的挑战。

关键观点5: 汉堡王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汉堡王需要加快门店布局速度、加大本土化力度以及探索新的市场策略来应对竞争压力。同时,也需要放大自身优势,提高品牌竞争力和会员消费频次。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咱们三个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放在文艺片,这句话搭配三个人拥抱在一起的画面,观众脑海里大概会拼凑出一段缠绵悱恻又哀伤悲鸣的爱情故事。


但在商业场中,或许总有一个很多余。


说到在中国市场有名的汉堡品牌,消费者大概率会首先想起麦当劳和肯德基,毕竟互联网上俯拾皆是的“麦门信徒”和“疯四乐子人”,即便你没吃过,多少也被这些梗包围过。


而同为外来品牌,汉堡王显得有些尴尬。


不仅在社交媒体的声量远不如这两个对手,走进大街小巷想要来一顿汉堡解解馋时,更常遇到的也是另外两家门店。


最近,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所在地区多家汉堡王门店关闭。


这位在全球设立接近两万家门店的快餐巨头,在中国市场还困在漫长的寒冬里。



连关十家店

汉堡王很着急


最近一次吃汉堡王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让不少消费者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毕业就在福州打工漂泊的王昔,第一次吃汉堡王就是在这里,除了“有点贵”,剩下的就是关于这座城市最初的记忆,直到要回老家,再次来到这里才发现门店已经关闭了。


关店潮来得就是这样毫无征兆,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期汉堡王在福州合计有7家门店关闭,在漳州、宁德、莆田各有1家门店关闭,合计关闭门店10家。


图源: 微博@海峡都市报


汉堡王的回应比较体面,称这是与当地一家加盟商结束合作导致了门店调整。


但该区域加盟商一点没客气,其向记者透露,关店主要是因为汉堡王门店销售额不断下滑,亏损严重,同时受到塔斯汀、华莱士等冲击厉害。


同时提到了一个关键因素:消费者习惯在发生变化。


过去消费者喜欢堂食,在品牌门店里享受氛围;现在大多点外卖,掏出手机货比三家,谁价格低就翻谁的牌子,所以客单价下降不少,卖的都是便宜套餐。


这不单是快餐行业的顽疾,而是整个商业大环境的难题。


拼多多的业绩狂飙,淘宝、京东的承压就是典型代表;奢侈品品牌业绩下滑,白牌接连卖出新高度同样是这个原因。



内卷当道,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该合作商表示不会彻底结束和汉堡王的合作,“汉堡王是一个很好的品牌,有一些特殊的点位,如学校、医院,租金合适,菜单再进行调整,还是可能会有一定的机会的。”


如今餐饮店扎堆“出逃”商场,开始广泛寻找其他求生之地,尽可能的放宽租金等方面的压力,同时需要更加贴近消费者,化被动为主动。


其实在汉堡王的规划里,有过加速开店追求遍地开花的想法,今年汉堡王母公司曾反思中国区业务,认为汉堡王中国的增速跟中国市场的增长前景不太匹配。


的确,过去几年,汉堡王的门店增速放缓,未达到预期目标。


以2023在中国新增门店数据为例,汉堡王开店 176 家、麦当劳是925 家、肯德基是1202家。


再看门店总数,据窄门餐眼显示,截至10月7日,华莱士、肯德基、塔斯汀、麦当劳、德克士的门店分别为20068家、11080家、8125家、7187家、2454家,而汉堡王在全国门店数量为1618家。


门店数量的巨大差距,让汉堡王不得不放下身段卷入价格战,咱们常看到的“周三国王日”就是典型代表,今年7月,汉堡王又推出了“周四国王疯”活动,8月5日,推出“招牌汉堡,周周9.9元”活动,连续4周每周都有一款招牌汉堡的价格降到9.9元。


不难看出,汉堡王在努力摆脱如今的糟糕局面,但同行们同样没有慢下脚步。



汉堡生意里的“局外人”


在很多国内消费者的感知里,汉堡王在与麦当劳、肯德基的竞争中长期落于下风。


但其实,汉堡王是汉堡界的先行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汉堡王比麦当劳早诞生两年。


不过汉堡王算是个苦命的孩子,虽然赢在了起跑线上,但命多舛,五次更换所有权,直到2010年,被巴西投资公司3G Capital收购,汉堡王才得以涅槃重生。


在全球范围内,汉堡王享有不俗的市场价值和认可度,但在中国市场,其可以说是“一步慢,步步慢”。


2005年,汉堡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时候的快餐市场已经被它的小伙伴瓜分殆尽,要知道麦当劳入华是在1990年,肯德基在更早的1987年。


迟到近20年的惩罚是残酷的,汉堡王错过了快餐在高线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主流商圈的位置极其尴尬。


当你问消费者为什么不爱吃汉堡王时,答案大多不是关于口味的苛责,而是附近走几步就是麦当劳与肯德基,价格口味大差不差没必要跑那么远。


图源 :汉堡王官微


汉堡王还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相较于肯德基与麦当劳探索出更符合国人口味的食品时,汉堡王的本土化战略发展缓慢,导致其被进一步边缘化。


这方面各位感触应该很深,同事骄阳经常在肯德基里吃早餐,但全是老北京鸡肉卷、皮蛋瘦肉粥、油条、豆浆等中式早餐,她还特别喜欢肯德基推出的一些季节性产品,如端午的粽子、清明的青团等。


麦当劳则推出了麦辣鸡腿堡、板烧鸡腿堡等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汉堡,甚至配合自己“金拱门”的品牌符号,搞一些接地气的本地化活动。



汉堡王不是没有做出过尝试,也推出了红油火锅炸鸡、笋椒牛腩堡等特色产品,但缺少爆款单品,消费者认知度并不高。


不过汉堡王向消费者示好的“国王日 9.9 元套餐”,还是为其赢得了不少好感,但同行也有“穷鬼套餐”等产品应对。


这些都造成了汉堡王今天的尴尬局面。



汉堡王,前路在何方?


提起汉堡界御三家,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应该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可汉堡王的尴尬不止于“万年老三”,而是就连这个位置自己都快站不住脚了。


从下沉市场杀出来的塔斯汀,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凭借“中式汉堡”的标签,塔斯汀两年内疯狂扩张4000多家门店,据窄门餐眼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11 月,塔斯汀门店数量已经超过 6100 家。


但从数量上来看,汉堡王都看不到塔斯汀的车尾灯。


并且市面上还有一些网红汉堡店,凭借性价比以及特色产品,抢的就是汉堡王等品牌的生意。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门店布局速度,目前汉堡王正探索“云厨房”模式,即专注于外送和自取服务,目的是要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


其次,本地化是不得不下的一步棋,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二者业绩能够稳步向前同时在社交媒体上流量不俗,原因就在于本土化策略成功。


同时,下沉市场迸发出的消费潜力,让每一个快餐品牌都无法轻易放过,汉堡王目前也将重点放在了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


不过,这块领域已经被塔斯汀、华莱士等品牌耕耘依旧,汉堡王需要在产品、价格等方面下一番功夫。


但同时,汉堡王还需要放大自己的优势,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竞争力。


其实就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而言,汉堡王拥有近 70 年的历史,品牌底蕴深厚,在全球快餐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要走高端品牌定位路线,就需要运营好核心会员和品牌忠实粉丝,提高会员消费频次。


今年以来,快餐店破产倒闭的不在少数,汉堡品牌还在不断洗牌,而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餐饮基本功:便宜、安全与好吃。


而对于夹缝生存的汉堡王来说,这只是在商业浪潮中沉浮的一个节点,未来还需拭目以待。


*编排 | Sunnyue   审核 | Sunnyue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qidu286(备注:专访)


本文首发于李东阳朋友圈(ID:LDYMarketing)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