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
是保持口腔健康,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关于洗牙也存在很多的误区,导致一些人抗拒这件事。今天就把这些常见误区解析一下。
事实:
口腔里存在很多卫生死角,即使我们每天都很认真地刷牙清洁,但是总有些地方是没刷到,这些地方日积月累,菌斑和软垢的堆积逐渐形成牙结石,而一旦形成牙结石后,靠刷牙等日常自我维护是无法去除的,只能通过专业医生用专业的工具才能去除。
所以我们建议一年内至少洁牙一次,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牙周健康。
事实:
可能是因为很多人经历过洗牙时出血的问题,所以形成了这样的认知。
实际上,洗牙过程中牙龈是否容易出血取决于牙龈炎症的严重程度,如果我们平时口腔维护做得比较认真,也有定期洁牙的习惯,牙龈没有炎症或者只有少量炎症,这种情况下洗牙基本是不会出血的。
但如果平时维护得不够仔细,或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洗牙了,牙龈红肿或者形成了牙结石,这时候去洗牙往往会出血明显一点。
虽然你可能会因为害怕出血明显而不敢洗牙,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洗牙,甚至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做牙周治疗,因为只有彻底地去除牙齿周围的菌斑和牙石,牙龈恢复健康,牙龈出血的状态才会彻底改善。
事实:
洗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治疗和预防牙周疾病,而不是为了美白。而且洗牙并不一定能让牙齿变白,洗牙只是把牙齿表面沉积的色素和牙石清除干净,还原牙齿本来的面目。
如果患者经常抽烟、喝茶、喝咖啡,这种外源性的色素和牙结石很多,洗牙后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美白效果,但如果患者牙齿本身颜色异常,诸如氟斑牙或四环素牙,洗牙是不能改变牙齿颜色的。
事实:
洗完牙后,发现牙缝变大的可能性确实有,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
牙缝都被牙结石堵住了没有表现出来,
洗牙清除了
堵住牙缝的牙结石
,牙缝就表现出来了。
所以并不是洗牙把牙缝变大了,而是牙缝本来就存在。
在已经有牙结石堆积的情况下,不洗牙只会让牙齿更早龋坏甚至脱落,相反洗牙让牙齿清洁了,改善牙周问题,反而可以改善牙齿的状况,延长使用寿命。
了解了这些误区,才能更正确对待洗牙等正确的口腔保健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牙齿健康。
(本文2021年首发于「
怡禾医疗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