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郴州电台
这里是郴州上空好听又好看的郴州综合广播橙子FM992”,咨询热线2170992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债市调查】债券利率何时再度向下突 ...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两个好消息,很重要!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日本国宝企业,悄悄在中国下了盘大棋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Deepseek时代:普通人站稳脚跟的2个关键策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郴州电台

她是怎么认下5000多个兵儿子的?

郴州电台  · 公众号  ·  · 2019-09-16 12:5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关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媒体报道《我家住在解放路》的内容,聚焦于山东临沂的解放路,以及居住在这条路上的红嫂朱呈镕的故事。文章描绘了临沂解放路的变迁和重要性,朱呈镕如何通过拥军优属活动贡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以及临沂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现代化商贸名城的崛起之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家住在解放路》报道介绍

全国70家电台联合制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融媒体报道,以山东临沂解放路为背景,讲述朱呈镕的故事。

关键观点2: 解放路的变迁

从一条普通街道发展为繁华的商业街,并见证了临沂从革命老区到现代化商贸名城的蝶变。

关键观点3: 朱呈镕的故事

介绍朱呈镕的拥军生活和精神追求,通过她的行动和精神鼓舞更多人去关爱和支持军队。

关键观点4: 临沂的双拥模范城市地位

作为连续四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的城市,临沂的爱国拥军精神已经融入每个市民的血脉。

关键观点5: 解放路的网红街特色

每逢岁末,解放路变身网红街,其灯笼阵成为城市的年味标配,展现城市美景。


正文

一条路的变迁,一座城的传奇,

几代人的故事,梦开始的地方。

全国70家电台联合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

腾讯新闻、去哪儿网、芒果动听APP制作的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媒体报道

《我家住在解放路》

全国正在热播!



今天我们走进的是山东临沂解放路,听听临沂解放路上新红嫂朱呈镕的故事。
每天早上九点, 临沂市兰山区解放路九州大厦门前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专职国旗班队员升国旗、奏国歌、迎宾、送宾的场景,成为这座城市清晨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临沂市,是闻名遐迩的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也是一座有着红色基因的城市。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在和平年代也涌现出很多拥军模范,居住在解放路上的朱呈镕大姐就是其中的一位。

流动的红嫂文化博物馆来到中朝边境边防哨所为战士们带来了沂蒙精神与红嫂精神的盛宴

朱大姐和解放路的不解之缘,不仅因为她住在解放路,解放路也见证着她的创业之路。无论是招聘下岗工人办起三轮车出租公司,还是1999年帮助老农产销山楂办起朱老大牌糖葫芦,解放路记录着朱大姐事业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和成长。再后来,满身干劲又热情善良的她结缘拥军之路。
他们的故事,从一车水饺开始......
当时朱呈镕在电视上看到吉林省有位大姐包饺子很好,先后多次带上煎饼坐着火车去学习,终于在第五次打动了对方争取到五吨水饺。当走到四平市时车翻了,眼看水饺要被哄抢,朱呈镕便向附近岗亭的解放军战士求助,不一会战士们不仅帮忙把饺子收回来,还邀请朱大姐到食堂吃饭取暖。当时朱呈镕暗下决心:如果有一天自己的饺子成功了,一定要包了饺子去拥军。
临沂人念人恩情,朱大姐把这次帮助记在心里并且付诸行动,就这样朱呈镕走上了拥军优属这条路。从“中国西口第一哨所”之称的阿拉山口边防哨所到西藏边陲,从非典一线到抗旱打井,从黑瞎子岛、鸭绿江畔、青藏高原到三沙市,她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走上拥军路后的18年里,朱呈镕有10年没在与家人过春节,而是和战士们一起,亲手给他们煮饺子。
朱呈镕说:“我拥军的时候发现他们(战士)们都想家,我就带着饺子说孩子们,妈妈来给你们过年了,希望你们不要想家,我就是你们的妈妈。我买了窗花买了灯笼,一起挂灯笼就有气氛了,那里雪2米多深,添了一个红灯笼特别漂亮,然后我给每个人发600块钱红包压岁钱,你就扮演妈妈嘛,孩子高兴妈妈就高兴了,一起吃饺子,一起看春晚”。

朱妈妈给装甲旅的战士们做沂蒙精神的报告

朱妈妈和天池脚下的维东哨所官兵一起过春节
十八年如一日的拥军生活,家人们心疼着朱呈镕的执着和付出。从提倡妻子节日拥军到陪伴妻子每天都是拥军日,丈夫赵树明一点点地感受到他的妻子、兵儿子们的妈妈,在各部队官兵们心中的位置。从不理解到贴身相伴,如今家人们是朱呈镕拥军路上的精神支柱。
一路走来,朱呈镕说希望自己带给兵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有精神上的鼓舞。

朱呈镕带着草鞋和雷锋照片来到了西沙永兴岛
2015年去西沙群岛拥军时,18个小时的船程让花甲之年的朱呈镕吐得一塌糊涂,头都抬不起来。可船一靠岸,看见战士们来接她,朱大姐的眼珠子又亮了。岛上没有住宿条件,早上9点到晚上5点走,给孩子们做完报告,回来路上朱呈镕收到好多短信。有个战士说:朱妈妈,在西沙当兵很枯燥,我今年第8年了,我想年底回家。可是听了你的报告了解到红嫂的事迹,我很内疚很惭愧,请朱妈妈放心:只要西沙有需要,我将义不容辞守在西沙,做西沙的一粒沙子。离开西沙时,战士们还给朱妈妈送了一瓶西沙最细最白的沙子,战士们说沙子代表守岛官兵爱国爱岛的乐守天涯的精神意志,他们要坚决守好祖国的南大门。
这样的小故事对于朱呈镕来说,已经多到数不清。这18年里,她在部队认下了5000多个兵儿子,每一个兵儿子她都能记起“他是谁”。在朱呈镕看来,“妈妈式”拥军是最温暖的,只有当妈妈的人最懂得孩子需要什么,只有用妈妈的心才能温暖每一个战士。
汪国真曾经有句诗写到:如果付出只是为了索取,那么我将变得多么渺小。朱呈镕说是红嫂的精神激励着自己,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她们做军鞋、送干粮、走100多里路,小脚都磨出骨头。和那些红嫂比,自己还差的很远。自己到了这个年龄,如果把企业交给员工,不一定能做百年企业;如果把钱交给孩子,可能会花完;我想给社会、给员工、给家人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老红军留给朱呈镕一双三过雪山的草鞋,还有当年送雷锋当兵、送郭明义当兵的老红军送给 朱呈镕 一张珍藏了56年雷锋寄给他的照片。朱呈镕带着“雷锋精神”、“沂蒙精神”和这双草鞋走了66个部队、22个省,光路费就花了70多万。2017年5月18号红嫂文化博物馆开馆,已经接待12万多人参观。

红嫂纪念馆史料


朱呈镕,这个被5000多名士兵亲切的喊“兵妈妈”的普通沂蒙女子,用自己的坚守成就了平凡人的不凡赞歌。她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巾帼创业带头人、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山东省爱国拥军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称号,并参加了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和朱呈镕一样,作为连续四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城市,爱国拥军已经深深融入每个临沂人的血脉,更凝聚为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使得曾经的革命老区,在恢弘变迁的时代进程中,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

临沂坐落在秀美的沂河之上

是历史古城、商贸名城、也是红色之地

李刚 摄

从八十年代开始解放路就

成为临沂最为繁华的商业街

店铺林立,是时尚的晴雨表

解放路同一位置对比
由摄影家李百军创作的《老城记忆--八十年代临沂城(老照片专辑)》中也保存了许多20世纪80年代临沂解放路的珍贵影像,这些老照片还原曾经的老城记忆,记录着芸芸众生的生命状态。
熟悉的石板街、蹲在门口用餐的糁铺子、的确良衬衫、甩开的大辫子和粗烫的卷发以及推着板车沿街卖布的姑娘……八十年代,古老的临沂城不再是统一的表情,大街小巷都已涌动着自由的生机。
解放路上卖衣服的摊子(1987年)李百军 摄
解放路客运总站
70年代临沂汽车站


而地标性建筑云集更使得解放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沂河老桥的记忆、百年医院、警备司令部,勾勒出解放路的往事与今朝.....
沂河老桥  张鹏 摄

临沂新华书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