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办公室主任
服务全中国公务人员、文职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廉蓉城  ·  案说规纪法丨“编织”的人生 ·  昨天  
成都本地宝  ·  成都周边10个免费的小众景点!当天就能来回! ·  2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春节读书心得与图书推荐 ·  3 天前  
拾榴询财  ·  聊聊长假全球市场,从黄金创新高说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办公室主任

马斯克们保持超高阅读量的秘密

办公室主任  · 公众号  ·  · 2024-05-12 08:58

正文

《后会无期》中韩寒说: “我们听过无数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好像正确的毒鸡汤坑害了很多人。

文艺青年除了给这个社会留下点茶余饭后的诗歌外,对社会的发展几无促进作用,还非常容易受到一些观点而非事实的戕害。

我也听到有人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容易变成书呆子,也听到“书非借而不读”之类的废话。

能够发出诸如此类无病呻吟,毫无道理可言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年,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但只要是白手起家的年轻人,无一例外,手不释卷。

曾经一度我也不懂为啥他们要如此之般保持超高阅读量,到今天我算是明白过来了,也想把我明白的道理,告诉给你们。

马斯克2015年来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交流时被提问:在如此多的领域里创业,且很多领域并没有接受过传统的教育,你是如何做到的?

马斯克回答: 保持非常高效的自学速度,保持大量的阅读。

年幼时, 马斯克 父母离异,他也因此性格孤僻,不爱说话,常常感觉自己不能融入这个世界,读书就成为了他对抗孤独的最佳方式。

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几乎读遍了学校图书馆的所有书籍,还常常向管理员抱怨为什么没有购进新书。

他的弟弟金博尔.马斯克说: “少年时期,马斯克每天至少读2本不同学科的书籍,他学习东西很快。”

这样算来,一个月至少要读60本书籍。

马斯克从不把自己的阅读范围限制在某一领域,少年时期,阅读范围在科幻,编程,哲学以及一些科学牛人的自传。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范围扩大到物理,工程,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方面,广泛的阅读使他很快成为了全才。


一、为什么要大量读书?

我们今天不是继续去突出马斯克有多么牛逼和全才,而是讲清楚,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为什么这些企业家要要保持如此大量的读书,底层的逻辑在哪?

1-类人工智能

chatgpt从去年开始就无比火爆,人工智能的训练方式就是大量的投喂数据,现在的人工智能还不太有智慧,但是信息的摄入量是指数级高于我们每个人的,这些企业家保持如此大量的阅读,本身就是类人工智能。
在真正的人工智能未诞生之前,这些高阅读量的个体,就是一个个小型的人工智能,加上他们本身有智慧和勇于实践,所以做成比一般人强一点的事情是必然的。

2-塑造观念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吸取优秀前辈留下来的思想结晶,可以有效的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并且避免 重新发明轮子”,一旦你看的足够多就会发现,你的很多困惑很多想法,前人已经有所总结并提炼了,会极大的减少你的再次投入成本。

另外,观念改变了,则会有效的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进而产生新的人生变量。

3-获得技能
任何一门技能,几乎都有书籍可以去学习,没有书籍也会有UP主线上进行教学,通过沉浸式的学习, 现在获得一门技能的时间不再是几年,可能短到6-9个月就可以掌握一门新的技能,这种门槛已经被极大的降低,而不为人们所知。

4-输入杠杆

这几天看《纳瓦尔宝典》说到 人若想获得财富,必须要借用杠杆,就必须充分利用杠杆效应。商业杠杆来自资本、劳动力和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代码和媒体);这也是我做自媒体的原因。

而保持海量信息摄入的本身,也是在建立杠杆,这是一种认知杠杆。 实事求是的说,那些一年保持60本甚至200本以上阅读量的人,本质上和一年3-5本阅读量或者还不到这个阅读量的人来说,已经并不算一种人类了。因为他们携带的知识和信息,足够可以对普通人降维打击。


二、该读哪类书?
通过对于保持超高阅读量底层逻辑的拆解,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应该读些书了。

1-观念重塑类

我常常在想,是什么造就了人和人的区别?抛开家世不谈,真的有人天生就是有钱人?有人天生就能做企业家?有人天生就能做高管?

我的阅读量和实践到了一定程度后发现并不是这样: 那些人最早期也都是普通人,可能在个别性格特质上强于他人,但短板也依然会比较明显,而是他们借用了阅读杠杆,摄入了高质量的信息,变成了精神上的有钱人。

所以,我们要读的第一类书就是可以对我们的观念进行重塑的书,说白了就是可以改变我们的三观的书,比如我在社群反复推荐的《价值心法》和《纳瓦尔宝典》。

2-专长养成类
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总有一天,社会也可以编写代码,用 计算机取代你。 我们需要养成的是自己的专长。

什么是专长? 专长是那些你付出更少时间却能够取得更多结果的事情: 比如我的写作飞快,灵感来了,可能2000来字洋洋洒洒不消1个小时,而有的人则半天憋不出一段话来。只有找到你的专长,持续养成你的专长,专长的本身也是一层杠杆: 有限的时间内,你能产生更多产出更大价值的杠杆。

所以观念改变后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找到你的专长,然后养成它。

3-内容生产类
在前面我们说了 商业杠杆来自资本、劳动力和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代码和媒体),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家开始抛头露脸做自媒体拍视频的原因。

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职业空间,

大多数人还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受众。只要在网上进行独 特的自我表达,你就有机会传播快乐,累积财富,打造产品,创立企业。

有了互联网,只要你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只要你能规模化你 所提供的特别内容,那么就算你的兴趣很小众,你也能有所发展。令人欣慰的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人在某些方面都能做到最好: 在成为自己这个方面,没人能比你做得更好。

关于内容生产类,我推荐《超级个体》、《一年顶十年》、《1000个铁粉》这三本书,基本上就已足够了。

在这三类书籍之后,还有人物传记类、经营管理类、品牌营销类、投资理财类等书籍可供选择。但作为普通人,优先通过观念重塑、专长养成、内容生产这三类书籍形成一个小微个人经营体的闭环,就足够通过内容建立起市场和渠道,吸引粉丝和客户来获得收入了。

有了还不错的收入之后,可以再借经营管理、品牌营销、投资理财类的书籍进一步扩大杠杆和复利。不消3-5年,那个平庸而无趣的你则会蜕变成一个崭新的灵魂。

在最后,我们可能需要思考,如何正确地阅读,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进而更加的事半功倍,限于篇幅和时间,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如果阅读量足够大的话,我会接着展开写一写。

借用《纳瓦尔宝典》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最好的工作与委任或学位无关,

最好的工作是终身学习者在自由 市场中的创造性表达。









往期精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