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我们只做一件事,告诉你:整理,其实可以有趣又好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走出黑森林:在混沌中重拾生活的锚点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 公众号  ·  · 2025-03-22 0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上周五,我收到了得到名师、知名心理咨询师 陈海贤 老师的新作《 走出黑森林 》。这本书由得到编辑思思寄来。

整个周末,我把所有悠闲时光都奉献给它。

《走出黑森林》是一场关于 自我改变 的旅程。陈海贤老师参考了 坎贝尔 的“ 英雄之旅 ”、成人发展心理学的转变模型、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意志理论、家庭与亲密关系对自我成长的影响、以及职业变化的心理学知识,搭建出一条 4 个阶段 15 自我改变完整路线图

对照这张“旅程地图”,我发现自己正处在第 8 站—— 黑森林

黑森林,象征着 混沌、未知 迷茫 。陈海贤在书中写道:这个阶段的你,依然会面对很多迷茫,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一些方法,帮助自己在自我转变的旅程中更顺遂 。我把它们整理成 5 条“ 走出黑森林的法则 ”,与读者分享。

图片

走出黑森林的法则01:
勇敢地踏进“黑色”

新旧自我的转变,总是伴随着 不确定性

陈海贤在书中提到,《 人生十二法则 》作者 乔丹·彼得森 教授曾用“ 阴阳 ”来解释转变的过程。

在阴阳图案中, 白色 象征 稳定 秩序 。生活如果长期停留在白色,心灵会逐渐变得苍白、僵化、缺乏活力。因此,白色中藏着一个小黑点,提醒我们: 即便在确定中,也始终存在着不确定。

黑色 象征 危险、混乱 失控 。若一个人长时间处于黑色之中,自然会感到不安和焦虑。因此,黑色中也藏着一 个小白点,象征着混沌中的那一丝确定——一种尚未成型、却孕育着可能性的秩序。

彼得森教授认为,连接黑白的那条模糊的边界,就是所谓的“道”。

陈海贤指出, 自我转变,正是这样一条模糊的“道” 我们离开了旧的生活、旧的自我,告别了稳定的“白色”,便不可避免地踏入充满未知与不确定的“黑色”。

不必害怕。 不确定,正是转变的必经之路。

如果一直 踌躇不前,永远没有办法开始寻找自我的冒险。


图片
走出黑森林的法则02
放下原本紧紧抓牢的东西

陈海贤老师将“黑森林”定义为一个极富深意的隐喻——它象征着 未知、神秘 冒险

在他看来,黑森林中的不确定,至少包含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事情本身的不确定 。原先的生活里,可能一切都是有序的、可预测的,就算碰到问题,你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而一旦踏入黑森林,一切就都变得无序、不可预测,你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也难以预料行动会引发什么后果,你不得不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第二个层次 新自我的不确定 。你渴望成长为一个全新的自我,却难免在不确定中感到焦虑。焦虑让人本能地退回熟悉的旧模式,反复使用过去的应对方式,哪怕它已不再奏效。

陈海贤提醒我们, 黑森林里最容易迷失的,不是 方向 ,而是 信心


你有没有那份信心: 放下原本紧紧抓牢的东西,腾出手,接住真正属于你的未来?


图片
走出黑森林的法则03
用好奇代替焦虑

在《走出黑森林》中,陈海贤提到,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时,我们还可能有另一种反应—— 好奇

他在书中发问:

  • 你有没有想过,黑森林里除了妖魔,会不会也有精灵和宝藏?

  • 路上你会不会遇到一些未曾想过的好事?

  • 你会不会发掘出某些自己从没预料到的能力?

  • 不确定除了让你焦虑,里面有没有让你好奇的部分呢?


“好奇同样是对未知的回应,不同之处在于,它用 探索 替代了 防御 。” 陈海贤总结说。

图片
走出黑森林的法则04
在不确定中创造确定

《走出黑森林》中这样描述失去一份工作、一个目标或一段关系后的状态: 我们的生活就像失去了一个锚点,飘到了空中。 再也没有外在规则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自己也觉得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做任何事都没什么差别,做任何事都不会有人在乎。

陈海贤提出,为避免这种虚无感,有时候,我们需要 刻意制造一些确定,给生活增加新的锚点。

他在书中列举以下创造新 锚点的方式:

  • 和宠物一起生活。通过遛狗,重新养成一个基本的日常。
  • 养些植物。隔段时间浇浇水,通过照顾生命,找回生命的活力。
  • 预约心理咨询师,在特定时间、地点,跟特点的人谈些特定的主题。
  • 抽空去图书馆看书,让公共空间提供一个确定性。

作者还提到一段有关确定性的祈祷词: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请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图片
走出黑森林的法则05
享受过程,而非关注结果

面对不确定性,人们最容易关注结果,渴望一个 明确的答案

陈海贤在《走出黑森林》中提到, 史铁生 在《 命若琴弦 》里讲了一个关于小乐师的故事:

小乐师得了一种即将失明的病,万念俱灰。一个老乐师告诉他,治病的药引子就是弹断一千根弦。小乐师开始不停地弹,弹了一根、两根……直到弹断第一千根弦时,他已白发苍苍。拿着药方去药店时,他发现,那只不过是一张白纸。

但正是这张“白纸”,让他在苦痛中重新投入生活,完成了一生的琴音。

或许,我们都曾执着于某个“ 确定的答案 ”,却忽略了,真正疗愈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在不确定中坚持、探索,是那些迷失后仍然走下去的日子。


那个过程,才是我们找回自己的真正解药。


图片
小调查


图片
新书上架

以上 5 条“ 走出黑森林的法则 ”,是当下适合我的法则。我想,你也会在《走出黑森林》一书里找到适合你的法则。

我最喜欢第二条“ 放下原本紧紧抓牢的东西 ”。放下缠绕心头的各种欲望,比如对金钱、自由、健康、独特性的渴望,需要很大的勇气。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一个帮手,让内心感觉踏实。《走出黑森林》一书的出现,仿佛是一根拐杖,虽无法明确指引我前行方向,却让我在独自摸索中感觉 被支持、被鼓励

3 29 9 :00,我会在视频号直播间,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本好书。大家可能有机会看到我在本书序言空白处密密麻麻的笔记哦。

原价:69元。

周一妍视频号&当当网优惠价:49元

附上一妍实拍图: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整理自己 慢养心气 专注创作
图片
公众号:第 1 整理术YiOrganizer
图片

视频号:周一妍 Shirley

👇点击阅读原文,聆听播客《100个日日滋养的人》。(推荐下载小宇宙APP,解锁完整节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