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拿的钱币公会
这既是一个专门分享钱币探索乐趣的订阅号,也是一个实用的钱币知识平台。蓝拿的钱币公会推崇原始互助的知识分享精神,如果你真正热爱钱币,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你就是钱币公会的同道中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颜宁,获国家级荣誉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手机这个功能,慎用!警方紧急提醒丨飞阅深圳 ·  2 天前  
深圳发布  ·  “用一片‘创可贴’,颠覆血糖监测行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拿的钱币公会

克劳斯世界硬币大奖:1985年获奖币

蓝拿的钱币公会  · 公众号  ·  · 2019-12-07 08:23

正文

声明:本文于2019年12月6日发表在中国金币网,为防止其他公众号转载抢注原创文章,故转到本人公众号。文字未作改动,全文3412字,阅读时间10分钟。


关联文章,点击可见:

克劳斯世界硬币大奖:1984年获奖币



世界硬币大奖,又称“年度硬币奖”(Coin of the Year Award),由美国克劳斯出版社主办,是当今同类硬币评选赛事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笔者以系列连载的形式,对世界硬币大奖赛获奖币进行详细介绍。本文为系列之二。


1985获奖币综述


1985年度获奖币在奖项方面无变化,仍关联七个奖项,分别是:


年度最佳硬币(Coin of the Year)

最佳金币(Best Gold Coin)

最佳银币(Best Silver Coin)

最佳克朗币(Best Crown Coin)

最受欢迎币(Most Popular Coin)

最具历史意义币(Most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Coin)

最具艺术币(Most Artistic Coin)


共有四个国家或地区的硬币在评选中最终获奖,分别是:美国、埃及、中国、英属维尔京群岛,其中埃及与中国并列获得“最佳金币”奖。这些硬币涉及的题材为:体育运动、历史人物、投资币、自然保护。


中国在该年度评选获奖硬币数量最多(共三枚),而单枚硬币获奖最多的是美国纪念币。值得注意的是,埃及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硬币均由美国富兰克林造币厂生产,这是一家私营造币厂。


以下将介绍具体的获奖币,本文中目录编号“KM”对应《世界硬币标准目录1901-2000》,“CC”对应《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


年度最佳硬币、最佳克朗币、最受欢迎币:

“洛杉矶奥运会·掷铁饼者”

美国1983年1美元银质纪念币


目录编号:KM#209,成色:0.900,重量:26.73克,直径:38.1毫米,数量:费城造币厂铸普制币294,543枚;丹佛造币厂铸普制币174,014枚;旧金山造币厂铸普制币174,014枚、精制币1,577,025枚,设计、雕刻:Elizabeth Jones & John Mercanti


旧金山造币厂,精制版本,图源:NGC


旧金山造币厂,普制版本,图源:PCGS


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为此美国曾在1983年和1984年发行相关主题纪念币,这枚“掷铁饼者”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成为当年世界硬币大奖中获奖最多的硬币。该币是1954年以来发行的第二种美国纪念币(第一种是1982年发行的“华盛顿诞辰250周年”半美元银质纪念币)。


硬币正面主图为掷铁饼者,设计灵感源于古希腊雕塑家米隆(希腊文:Μύρων, 公元前472年-公元前440年)的同名作品。掷铁饼运动起源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人投掷石片的运动,现在为田径比赛中投掷类项目比赛之一。图案中的掷铁饼者以叠影形象出现,象征速度与力量。硬币背面为白头海雕图案,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其形象也是美国国徽最中心的组成部分。


最佳金币(并列获得)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埃及1984年100埃及镑金质纪念币


目录编号:KM#562,成色:0.900,重量:17.15克,直径:31/32毫米,数量:富兰克林造币厂铸精制币2,121枚(实物证书标记计划发行15,000枚,colnect.com记录显示该币数量为2,122枚,此数量应是实际铸造量)


图源:numisbids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公元前69年-公元前30年)即“埃及艳后”,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拥有马其顿血统。为了掌控埃及统治权,她曾委身于罗马独裁者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和罗马将军马克·安东尼,后来与安东尼在同屋大维的斗争中败亡。


金币正面为密集文字,形如古埃及人尊崇的鹰图腾。据说,在古埃及人心目中,鹰是太阳神的化身。金币背面为女王肖像,画面简洁、美观。


值得说明的是,1985年度“最佳金币”奖由埃及硬币和中国硬币共同获得,克劳斯出版社官方资料指明1984年“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金币获奖,但在2015年,由该社出版、唐纳德·斯卡琳奇(Donald Scarinci)编写的《世界硬币大奖赛——纪念硬币设计与工艺的黄金三十年》(Coin of the Year - Celebrating Three Decades of the Best in Coin Design and Craftsmanship)却将获奖币的图配错了,采用了1983年“娜芙蒂蒂”金币的图案。


“娜芙蒂蒂”100埃及镑金币,图源:numisbids


“娜芙蒂蒂”金币的目录编号为KM#550,成色0.900,重量:17.15克,直径:31毫米/32毫米。现存实物证书和当年美联社报道的计划发行量是15,000枚,但克劳斯目录记载显示数量为16,000枚,colnect.com记录显示数量为2,047枚,应是实际铸造量。


娜芙蒂蒂(公元前1370年-公元前1330年)是埃及法老阿肯纳顿的王后,在古埃及享有极其尊崇的地位。金币背面图案素材取自一尊有三千三百年历史、以石灰岩与灰泥雕塑成的娜芙蒂蒂彩绘像,这尊彩绘像在1912年被德国探险家路德维希·波尔哈特发现,现藏于柏林新博物馆。这枚金币既是第一种由美国私营造币厂(宾夕法尼亚州的富兰克林造币厂)为埃及生产的硬币,也是埃及当时最大面额的硬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金币也是由富兰克林造币厂生产的。


中国1983年大熊猫100元金币


目录编号:KM#72及CC-43,成色:0.999,重量:1盎司,直径:32毫米,数量:上海造币厂计划发行22,470枚(实铸22,402枚),正面设计雕刻:孙奇龄,背面设计雕刻:陈坚


图源:NGC


1983年是我国发行熊猫金币的第二年,熊猫金币首次出现面额。这一年的熊猫金币共有五个规格:100元(1盎司)、50元(1/2盎司)、25元(1/4盎司)、10元(1/10盎司)、5元(1/20盎司),其中1/20盎司熊猫金币首次出现,在世界投资金币中独树一帜。以上金币的主图设计是一样的。


这一时期的熊猫金币充分运用了镜面、凹雕和喷砂工艺,利用金属折光原理,完美展现了熊猫黑白二色的立体效果,对国外收藏者而言相当有创意。夺得“最佳金币”奖,充分体现了中国硬币的对外吸引力。


最佳银币

中国1983年大熊猫10元银币


目录编号:KM#67及CC-48,成色:0.900,重量:27克,直径:38.6毫米,数量:上海造币厂计划发行10,000枚(实铸不详),正面设计雕刻:孙奇龄,背面设计雕刻:余敏


图源:apmex.com


这一年的熊猫银币只有一个规格,即27克的10元银币,其成色和重量向国际标准靠拢,造币工艺与同年的100元熊猫金币一致,但却是在银币上表现出大熊猫的黑白两色效果。同一年发行的两枚熊猫贵金属硬币,一金一银,图案不同,相映成趣。


这枚银币按《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又分为两种版别,分别是CC-48A“足有泥”版和CC-48B“足无泥”版。版别根据熊猫幼崽左腿处有无喷砂(下图红色圆圈位置)而定:有喷砂为“足有泥”版,无喷砂为“足无泥”版。如此区分版别是否恰当,本文不予评论,仅供参考。


CC-48A“足有泥”版,图源:apmex.com


最具历史意义币

“马可·波罗”

中国1983年5元银币


目录编号:KM#77及CC-54,成色:0.900,重量:22克,直径:36毫米,数量:沈阳造币厂实铸15,453枚,正面雕刻设计:李小川,背面雕刻设计:王福德、宋津民


图源:numisbid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