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PFS星鉴网
星鉴网是全球首家专注于ipfs生态的垂直媒体,集信息传播、技术推广、应用孵化于一身,内容包含项目资讯、技术研讨、行业分析、人物专访、项目展示等维度,为数十万IPFS爱好者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媒体服务,成为ipfs爱好者的每日必读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明内蒙古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发生3.1级地震 ·  4 小时前  
草原云 北方新报  ·  内蒙古满洲里市发生地震 ·  4 小时前  
江西发改  ·  49条务实举措进一步降低我省物流成本 ·  18 小时前  
都市现场  ·  2月底截止!江西居民抓紧办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PFS星鉴网

2019年近40家交易所“出事”,出海跑路离职哀嚎一片!

IPFS星鉴网  · 公众号  ·  · 2020-01-07 21:20

正文


作者丨不二做
编辑 门人
运营丨一百

“我们离成功其实不远了,但最终还是没有扛过去。


11月份,张磊(化名)再三考虑后,下定决心解散了其所创建的交易所。 一年时间的心血,数百万资金的投入,换来的只有无可奈何,一地鸡毛,一声叹息。


张磊所谓的“成功”并不是说在交易所这条赛道上力挽狂澜,赶超一二线机构,而是交易所能够在行业立足,平稳运行,但仅仅是这样看起来十分微小愿望都没能达成。


和张磊一样纵身一跃跳入交易所洪流的人还有很多。


在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区块链风头日盛,三大交易所频频露脸之际,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认识到,交易所才是旱涝保收的行当,食物链顶端的王者。 而在2018年FCoin异军突起单挑三大交易所后,更多想要进入这条赛道的人心中升起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念头。


“钱包做交易所、公链做交易所、交易所还孵化新的交易所。 ”某业内人士向DeepChain深链回忆,“那会儿是真热闹”。


据Coingecko数据调查,仅2018年一年就有150余家新交易所出现。


这些涌入交易所的个人和机构怀着热切的财富愿望的同时,也背负着深重的原罪。


2019年,加密货币市场在度过了短暂的春天之后便陷入冷寂,区块链被国家重视后,关于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监管之剑从天而降。


暴雷、跑路、被捕、清退,不少交易所纷纷“出事”,汹涌的交易所潮水渐渐退却。

汹涌澎湃的“逃离”风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出事”的交易所大约有38家,2019年9月份之前的有10家,剩下的28家在9月份之后。


这些交易所或跑路,或失联,或关闭,或暴雷,好一点的,也落得一个“良性退出”。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加密货币交易所Bitgogo发布公告称: 将于12月25日00:00将部分用户数字资产进行冻结理财,即锁仓180天并承诺年化20%的收益。


这一公告被广大用户戏称为“强制理财”,有用户担心Bitgogo是因为难以为继,才会出此下策。


“我们的资金将被锁半年,如果在这期间,交易所跑路怎么办? ”一名Bitgogo用户告诉我们。


尽管随后Bitgogo删除了此公告,其负责人也在朋友圈发文辟谣。 但由该条公告引发的“Bitgogo存在跑路风险”的担忧却没有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Bitgogo只是众多“出事”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中的一员。


2019年9月2日,Bitker因资不抵债而宣布倒闭。


9月29日,汇币网宣布计划于当日17:00-2019年10月19日17:00开始进行重大技术升级与架构调整。 并将要停止所有币种充值,此外,还要求旗下用户在20天内完成提币工作。


9月30日,交易所GGBTC被爆只能充值但无法提现,有微博网友表示GGBTC基本属于“软跑路”。


国庆节当天,Kikcoin交易所宣布因资金链断裂而即将停止服务。 随后,Shuobi.com、Ctcoin两家交易所又接连被用户曝光疑似跑路。


可以说,自9月份以来,加密货币领域刮起了一阵交易所“逃离”的“妖风”,并在之后愈演愈烈。


11月18日,《科创板日报》报道称,为躲避监管,MXC抹茶交易所创始人疑似已经出国,并且据传抹茶MXC的官网已经屏蔽了中国IP。 MXC抹茶官方随即对该消息进行了辟谣,但关于MXC抹茶的热议并没有因为辟谣而终止。


11月22日,交易所Biger发布暂停OTC服务的公告,并在之后连续下架了8个交易对,23个币种。 最终,在12月6日,Biger宣布“积极响应监管政策,有序良性退出”。
无独有偶,一天后的11月23日,另一家交易所Bitsoda也宣布无限期停止运营,并要求用户在12月27日前完成提币。


还不算完,11月26日,交易所CoinTiger宣布注销其国内主体成都太一科技有限公司,也因此引发人们对CoinTiger行将跑路的猜测。


尽管此后,CoinTiger官方做出澄清声明,表示其公司注册地一直就是新加坡,成都太一注销并不影响业务开展。


但此举依然没有打消用户的怀疑。


除了CoinTiger,还有诸如IDAX、QBTC甚至MXC抹茶等在内的多家交易所纷纷“逃离”,宣布停止对中国大陆的用户提供服务。


另外,在11月份,交易所领域还接连爆出了: BISS交易所接受警方调查,并关闭会员业务; 币安疑似关闭上海运营中心; BiKi传出因被《证券日报》点名而导致大批员工因害怕而离职等负面新闻。


负面新闻频频爆出,诸多交易所纷纷“逃离”,当然,“离开”的理由各不相同,“退出”的方式也五花八门。


花光投资人的钱,最后不了了之


“原因有很多,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前交易所从业者王娇(化名)告诉我们,“但我个人认为交易所自己作死,是最大的原因。


在王娇看来,圈子内混的,哪个不是带着原罪来的,交易所更甚。 在圈内混的,又有哪个不是想趁机捞一笔的,交易所捞起来更狠。


“监管降临在任何一家交易所身上,都够这些交易所喝一壶的。


“首先来说,要先分清楚跑路和退场的区别。 ”业内人士李平(化名)告诉我们,“选择良性退出的交易所和以庞氏骗局为生的交易所有本质的不同。


在李平看来,一些交易所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用资金盘、传销等各种各样的玩法吸引用户,目的就是为了“割韭菜”。


前有OneDS的“共振”、“模式币”,后有牛顿交易所的“解封”,“每一种玩法都是一把明晃晃的镰刀,割完就跑”。


和这些快进快出,做一锤子买卖的交易所不同,良性退出的交易所多数是因为监管风险增加,交易量低下,运营难以为继等因素而选择离场。


“很多交易所运行状况确实不好。 ”对于李平的观点,王娇给予了肯定。


“有些三线小交易所的成交量连头部的1%都达不到,其盈利能力甚至可以说还不如一家发展不错的区块链媒体。


王娇表示,其所认识的一家小交易所,一个月光员工薪资支出就100多万,再加上整体的运营和宣发,还有场地租赁费用以及水电费等。 每个月的实际支出大得惊人,但与之相对的是,该交易所迟迟无法打开市场,拓展业务。


一年时间,花光投资人的钱,最后不了了之,这是很多交易所的发展现状。


小交易所随时随地处于破产边缘,而那些经历市场竞争,侥幸存活下来的交易所们,其发展处境也令人担忧。


TokenInsight此前曾就交易所交易量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近半数字货币交易所存在严重刷量行为,近50%的交易所真实交易量比例不足一半。


“刷量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李平说,“因为一方面有一些对冲的基金会找交易所做一些流动性的操作,另一方面,交易所也想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排名。


不过,虚假交易量再高也难掩交易所生存处境的窘迫。


此前,就有业内人士表示,排名前三的头部交易所日活不过5000人,而小型交易所更是面临着流量枯竭的风险。


有交易所交易员告诉我们,早先,挂在交易所上的单子,价格差距不大,很快就能完成交易,而现在就算压低价格,也很难出手。


流量之弱可见一斑。


“对小型交易所而言,或许只有牛市的到来,才能打破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王娇叹息。


熊市之下又遇监管


2017年底的大牛市过后,加密货币市场就进入一落千丈的阶段。


2018年的寒冬淘汰了诸多入局者,2019年市场回暖,比特币在6月份创下近13000美元的高点后又遭腰斩。


许多指望着牛市来临,能够续命翻身的区块链公司被浇了一盆冷水,而依赖行情的加密货币交易所首当其冲。


除了加密货币低迷行情的打击外,监管的加剧也是导致众多交易所“离开”的重要因素。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公告中明确指出,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严格意义上,中国是不允许存在任何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 ”王娇表示。


不过,监管出台后的三个月后比特币却迎来暴涨,加密交易所反而在明里暗里蓬勃发展。


2019年10月份,原本沉寂的区块链因为国家的重视而再上风口,但与此同时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监管也汹涌袭来。


2019年11月13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交易场所分支机构未经批准开展经营活动的风险提示》,文件指出: “如有外埠交易场所(重点为金融资产交易所)分支机构在京开展经营活动,属于违规经营行为。


11月25日,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相关监管部门已下发通知,将针对最近部分虚拟货币平台“卷土重来”的现象,出重拳打击。 并表示,将在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存在的乱象进行纠偏。


“其实国家出手整治没有错。 ”来自陕西的加密货币玩家告诉我们,“先不说小型交易所,就是一些主流交易所,他们在宣传过程中也涉嫌传销。


拉人头、发展下线、分层多级,“就差把传销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可以说,在交易所发展过程中,几乎都是在法律边缘游走。 当监管的之剑真正落下来的时候,那些还没“离开”的交易所们能好过吗?


“交易所出海是下下策”


“我对交易所的未来不太期待。 ”李平直言,未来的交易所发展前景很差。


“因为项目方少了,发币被禁止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这圈子里,从早先的ICO,项目方自己发币就能赚钱,再到后面的IEO,有交易所担保的项目方发币也能赚钱。 但现在,一部分项目方选择了离开,另一部分项目方转型做了技术。 没人发币了,交易所存在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但李平的观点却遭到了张良的反对。


“我承认,未来交易所的处境会很艰难,但并不能决绝地说交易所没有存在必要。


张良表示,在未来,大部分交易所的确会死掉,但像诸如OK、火币、币安等头部交易所却不会倒下。 而且,伴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些交易所也最终将越来越合规,成为整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9年12月4日,海南发布“链上海南”计划,并于同期打造链上海南生态联盟,而在该生态中,火币作为首批签约成员赫然在列。 无独有偶,区块链企业OK集团也在去年11月底改名欧科集团并获央视报道。


“和政府走在一起,就意味着和合规走在一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