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东方
新东方成立于1993年11月16日,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产品研发、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在美国上市。截至2015年5月底,在全国50个城市共有60所学校和724个学习中心,28家书店,累计报名人数为2160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4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5 天前  
恶魔奶爸  ·  为什么能当上领导的,基本都是人渣? ·  1 周前  
恶魔奶爸  ·  努力工作,才是导致你贫困的根本原因! ·  1 周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东方

初入社会时,如何拥有一个正向的三观?

新东方  · 公众号  · 英语  · 2017-08-20 17:19

正文

你这么优秀,一定会关注我↑↑↑,对吧~


12

小新说

所有的工作大体上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就是专业性的工作,另一类就是交际性工作。对一个初出茅庐的、三观还在形成中的、内心不算是无比坚定的人来讲,这两种类型的工作在一开始或许只是工资水平的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便会在潜移默化间不断地塑造着我们的三观和内在。

本文作者刘磊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



1

“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前几天有个美女苦于自己即将大学毕业却又没有一技之长,于是私下问我自己将来的工作方向。


细问之下,我发现她对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也都是一脸懵逼,除了喜欢吃喝玩儿乐、平时参加一些礼仪模特的兼职、或者给一些淘宝店主当模特赚点儿外快之外,她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能做些什么。


听完了她的陈述,我在心底小小地感慨了一句,这姑娘是96年的,比我小了整整九岁——原来近十年后,中国的大学教育依旧是如此。


“今年我大四,眼看着下学期一过就毕业了,我挺笨的所以也根本就没想过考研或出国读书什么的,我也不想回家,想留在北京,也就是直接工作吧,但我的确不知道自己会什么,能干点儿啥。”


“说实话,我都羡慕你,”我半开玩笑地说道,“要是我在十年前能遇到一个稍微明白点儿的人,来给我的未来指点一二,我也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


在这里,安慰姑娘不要过于焦虑、要慢慢建立自信之类的心理建设部分由于根本就是另一话题,暂且不表。今天,磊子我想借她工作选择这件事分享给大家的,是对一个人“三观”形成的剖析——所以这篇文章对那些三观暂时不稳、还正在慢慢生长的社会新人应该很有借鉴意义。



2

两类工作——靠别人还是靠自己


OK,还是让我们从她的工作选择说起——在我看来,不管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一个面对着工作选择的老鸟,只要她不去选择那种被包养的寄生虫生活。


所以,只要不是选择这样的生活,那么在我看来,所有的工作大体上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就是专业性的工作,另一类就是搞人际关系的工作——当然了,现实的社会中不可能非此即彼,分的那么清楚,大部分工作都是两者兼有,只是比例问题。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失望,这不是一个简单至极的分类么?还用你磊子说?


没错,这个大分类我也是十年前就明白,但随着年岁渐长,我对这两个选择的后果才看的越来越明晰。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里总有一个词叫“时间的伟力”一样——对一个初出茅庐的、三观还在形成中的、内心不算是无比坚定的绝大多数人来讲,这两种类型的工作在一开始或许只是工资水平的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便会在潜移默化间不断地塑造着我们的三观和内在。




3

别让工作束缚你的三观


下面,就让我来简单的推演一下。


先来看那些以搞人际关系为主的工作——


这种工作最典型的理解就是销售或公关之类,收入一般会比较高,工作内容多为与各种的人打交道——合作伙伴、大客户、某个或高端或粗鄙的圈子、直到单个的消费者。本文开头所说的几乎所有“被包养”的工作也都可以被归为此类。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精准地揣摩他人的想法、然后加以利用来实现自己目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很牛逼的能力,但这类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作者要长期处于需要高强度地迎合他人的状态。这种迎合会让当事人慢慢丢了自己,忘了自己的本心。


你看,这个道理清清楚楚,看似很简单,而且或许你也早就知道这种影响,但你忽略的是人的从众性和“时间的伟力”——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只要你迎合周围人的时间足够久,只要足够久,那么你就有极大的可能性被主流价值观洗脑。


毕竟,人只能相信他所能看到的事实,所以倘若周围的人都是如此,那么天长日久下来,不管他的本心如何挣扎,除非偏执到病态的程度,否则最后也都会屈服,毕竟“大家都这样”,“社会就这样”。


这种“时间的伟力”会从各个毛孔进入你,侵蚀你,潜移默化的、日拱一卒的让你放弃自己的初心——相信我,很多时候,你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而一旦你认同了那些主流价值观的信念,比如金钱万能、比如“社会是分阶层的,什么阶层的人就该有什么样的物质条件”、或者“我挣多少钱就该穿戴成什么什么样”之类,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视野的狭隘化,除非有大勇,否则你的人生将再也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只有在主流价值观的逼迫下不断的去“挣命”。


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永无止境的焦虑——因为在主流价值观中,整个社会的阶层划分都是以钱或权为根本的,而一个人不管他再努力,想要成为巨富、成为主流价值观眼中的成功者的概率都极低。


所以,一旦一个人认同了那套价值观,便会永远在“我的钱不够,还可以更多”的念头之下不断焦虑,与此同时不断的贬低自己——因为既然一切都是以钱来衡量的,那么自己的价值当然更是如此。


这类工作干到最后,你可能挣了很多钱,也可能成了一个人精,说话办事无一不到位,人脉发达到手眼通天,却根本不快乐,经常生活在焦虑和空虚中,成为一个喂养主流价值观的傀儡——当然,如果你很缺钱,可以考虑做类似的工作,但你最好能时刻提醒自己,寄希望于自己有朝一日能拔得出来。


另外,由于大多数独生子女和父母关系的格外“亲密”,也就是武志红所说的巨婴,所以很多初出茅庐的孩子在找工作时都会咨询父母的意见,而父母所期待的绝大多数都是上面所说的这类工作,于是,在此有必要多说两句父辈,来帮助大家更客观的看待父母的意见。



4

父辈的范式


实际上,对于那种“人精”或“社会油子”,年轻一辈(比如90后00后)大多其实并不感冒,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比老一辈健康健全的多的社会,于是就根本而言,他们总会更健康一些——而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总会本能地反感那种人精,因为那种人身上没有真实——他们连自己都不喜欢,又如何被别人喜欢呢?


但在老一辈那里(比如5060后),这个逻辑却完全相反。他们那几代人大多都从心底佩服那种“会搞关系”“会来事儿”“人脉广”的人。所以一方面,倘若自己的孩子不是那种人精,他们会极为焦虑,极为害怕自己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吃亏”,于是不断地鞭策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可以成为那种八面玲珑的人——至少也要对社会礼仪轻车熟路;但假如孩子实在不是这块料,那他就应该找个与世无争的办公室老老实实待着,好好的从20多岁就开始安度晚年;而另一方面,这种焦虑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判断,他们会认为一个不是“人精”的人做任何事都会是难以成功的。


于是,当三观不稳的巨婴们来向家长寻求情感支持的时候,得到的大多是否认——于是恶性循环,他们便更难坚持自己。



那么话说回来,老一辈人为何如此重视“关系”呢?


理由其实很简单——我们要知道一个真理,那就是在自我觉知力不高的绝大多数人那里,一切的三观都是由生活阅历所决定的所以,要理解老一辈人重视关系的原因,我们就必须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下父辈年轻时那个时代的特点。


本文也不是为了写他们,所以从最粗糙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主要有三个。


第一,就是那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这个不用讳言大家也都承认,而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时,一个很明显的结果就是社会分工的不明显——也就是说,在那样一个低水平的社会中,只有工人农民医生士兵等极少数的一些分工,但人的需求又是多样的。于是,当我有了某个需求,而社会又无法通过明码标价来提供那个服务的时候,那我能依靠的便只有去讨好那些能提供服务的人。


听着感觉有点儿抽象?其实眼前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想搬家,但社会上根本就没有搬家公司怎么办?你工作忙又想照顾父母,但没有家政公司怎么办?


于是,你便只好和七大姑八大姨亲戚邻里朋友故旧都维护好关系,因为指不定哪天就能用上谁,不是么?


第二,在社会分工极低的前提下,那又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时代,这意味着只要能和权力沾上哪怕一点儿的边儿,就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这点就不用我多说了——即便是一个卖猪肉的,都可以给自己的“关系户”多割上那么一点儿肉——而权力是什么?说到底,权力就是张科长李处长赵局长,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于是,老一辈人孜孜以求的“人脉”其实就是权力之脉,特权之脉,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在那一代人的人生经验之中,没有攀上人脉的后果就是赤裸裸的吃亏受欺负——没有关系的知青就是回不了城,没有关系的人就是得不到提拔,不是关系户的我买猪肉时就是被缺斤少两。


“新中国人人平等,不许挑肥拣瘦。”服务员如是说。


明白那种对关系的渴望了吧?


第三,体制的问题还体现在,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单位和领导,那是一个个人流动几近不可能的时代——别说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即便是因公出差,异地住宿都需要单位的介绍信——这一方面在他们心中印刻了对“外面的世界”深深的恐惧,也就是肖申克救赎中的那个名词“体制化”,另一方面,这种社会关系的固化在他们身边形成了一个牢牢的“熟人社会”。


当一个人一生的交往就是周围为数不多的几个亲戚朋友,以及单位里那些早已看了几十年的老同事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不去重视关系?毕竟关系搞不好的话,这一恶心可就是一辈子啊!


说的有点儿多了,总之,“时间的伟力”不会放过任何人,在以上三点的常年熏陶下,我们的父辈便只好去做各种违心的事儿,只为了能储备更多的“人脉”,同时为孩子的“不适应社会”而不断的担忧焦虑,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越落后,这个现象就越明显。



5

人脉,是弱者的托词


但磊子今天要说的则是,如今的中国社会早已不是那样了。


是的,一个社会越发达,另外的两个趋势就越明显——那就是分工越来越细,从快递外卖保姆月嫂到临终关怀,各种服务的专业人士无一不有;另一个就是人也变得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不会像父辈一样,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一辈子,一生只和极少的人保持关系——现在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而既然人都碎片化了,那么“人脉”的作用也就被大大削弱了。


也正因如此,万维钢才大胆的说出“所谓人脉,就是弱者自己意淫出的一个概念”这句名言——那些身处在现代社会的弱者,他们总会幻想那些优秀人士也和他们一样,也是通过熟人请托、互相欠彼此人情账的方式来办事,只是圈子高级而已——但这只是纯粹的意淫——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如果一件事对彼此都有利,那么为什么要培养感情?为什么要搞人脉?你会拒绝一件对你有利的事情么?


最后,他以一个典型精英的身份下结论说,越是现代社会,人们就会越反感人情往来,表面上温情脉脉背后却是可耻的算计,这是一种很落后的行为模式,更会玷污真诚的友谊。


我很同意他的结论,要不就是真诚的友谊,要不就是平等的合作或利益交换,这多痛快!


想要好的人际关系?请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有被利用的价值,这就足够了。


当然,我不是说朋友就不能有利益关系,我的意思是这两者在本质上要分得清,不要互相干扰——所以,每当我的父母担心我不去搞关系,以后老了没有亲戚朋友照顾的时候,我总会回他们一句——


我花钱行不行?




6

真正的铁饭碗,是你自己的能力


下面让我们回到本文的主题,让我说一下我所推崇的另一种工作类型——也就是专业性的工作。


什么是专业性的工作呢?简而言之就是去淬炼出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可以不断积累的、别人拿不走的技艺——可以是物化的某种手艺比如雕刻绘画摄影之类、或者是精神性的比如我的心理咨询工作、写作等等,类似的工作不胜枚举。最近几年社会上一直在流行一个词叫工匠精神,说的便是类似的一种思潮。


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找到那个让你感兴趣的点,在我看来这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那个点一定是和这个外界关系不大的、是纯然出自于你的内心、是即便没有任何人要求,你自己也会情不自禁的去钻研的那个东西。


那么,这样的工作和搞人际关系那一类的工作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和前者相比,这样的工作一开始可能挣不到很多钱,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由于此类工作的每一笔收入都是建立在你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所以越往后做你就会越踏实,这样慢慢积累下来,最后的收入也不见得少。


插一句,有趣的是,你根本不用去搞什么人脉,你只要把你自己最牛的地方淬炼的更加牛,让大家看到,那么自然就会有人来承接你的上下游,帮你开创自己的事业——因为既然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那么双赢的事情干嘛不做呢?这便是现代社会的逻辑。


而更关键的则是,此类工作让人形成的安全感、踏实感和自尊感,都是搞人际关系的那类工作很难得到的,因为你的收入来源就是你自己,而你自己是确定的,是你的全部人生经验和努力凝结成了你的实力,这是他人夺不走的。


就像我听过一个娱乐电影主播满怀自信的对大家说,即便他突然间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他的心底也不会慌,只要给他几个月,他依旧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电影主播。


反之,当一个人的收入来源掌控在某个领导、哪个行业能赚钱或什么虚头巴脑的经济形势时,就很难建立起那种自己能掌控局面的安全感。于是自我就会时常陷入失控的恐惧中——领导换了怎么办?我失宠了怎么办?这个行业不挣钱了怎么办?会不会有更暴利的行业?经济大势不好了怎么办?这种恐惧会让不安的心更加动荡,从而放大对钱对物质的需求,让人永远处于焦虑之中。



当然,很多人会把这种焦虑当成动力,寄希望于有朝一日能满足,能“财务自由”——而实际上,那一天倘若真的到来会更加恐怖,这不是本文重点就不展开了。


而或许只有第二种工作,才能让人抵御物质主义的侵蚀,在“时间的伟力”作用下,慢慢建立起真正自信自尊的自我——而只有这种心理学讲的所谓“高自我感”,才是幸福与意义的真正源头。


当然,以上所说都只是大的倾向,当然不排除在搞关系为主的工作中依旧会有保持自我、愿意把关系当成一门手艺来钻研的人;在专业性工作的领域也一定会有很多人把大量时间用在搞关系拉人脉上,毕竟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域并不能算是现代化社会(这也是为什么北上广深能吸引外来人口的一大原因),但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一定是如此。


OK,长文完,希望能给初入社会的你一个宏观的参考,相信时间的伟力,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磊子,旅行者,自由撰稿人,心理咨询师,占星师,个人微信:chrisliuzen,他运营的公众号“壹加上壹”:yijiashangyi。


还有好看的:

说话有人情味,你该看这三本书

和无趣的人生活,就是一场牢狱之灾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版权声明: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已取得授权并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想和新东方一起变有料

就快关注新东方吧!


我是cwo,你的小新

每日为你奉上成长干货

长按二维码关注新东方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成长干货。多多留言,小编就来勾搭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