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砖峰会前夜,中印达成重要边境协议,中印领导人还在金砖场外会见。必须说,这是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中印关系最明显的改善。中国一直在努力中印关系正常化,而症结始终在印度,印度还通过Quad和对中国投资、签证的刁难有意毒化中印关系。为什么现在转向了?
必须说,印度从来就是自命不凡的国家。1962年的中印战争严重打击了印度的自大,印度对中国的仇视扎下了深根。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骑绝尘,对印度的打击比1962年的边境战争还大。中国经济坐二望一,名义GDP与美国的差距似乎时大时小,购买力等价GDP已经决定性地超过美国。最低限度,中国经济已经决定性地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同属第一梯队的只有美国和整个欧盟。曾经的老牌列强如英法德意都不再可能与中国“单打”,新科劲旅日本也黯然失色。
要紧的是,中国经济不仅以量取胜,也在科技水平上迅速赶上甚至超过先进水平。印度经济在质和量上都决定性地落后于中国,只有在人口总量上赶上并超过了中国,使得印度倍感沮丧,
当然了油管,X平台除外。
中美陷入“对抗为主,合作为辅”的新阶段,印度以为有机可乘,“美国能扶持起中国经济,美国更能扶持印度嘛,“美国还能帮印度在喜马拉雅边境上夺回一局。
一时间,印度对美国各种投名状,加入Quad,在金砖和上合里作怪,拒绝加入一带一路,更是对中国在印度的投资实行实质性抢劫。
事实表明,印度和美国都互相对于对方的期望太多,都错判了。
即将“登基”的特朗普要求金砖国家选边站的宣言,不然就100%关税
在政治上,印度以为“世界最大民主国家”带来天然正确,印度所做的一切都可以正当化。但“印度教的印度”高度损害了穆斯林利益,对锡克独立运动领导人暗杀到加拿大来了,乌克兰战争后不肯参加制裁俄罗斯,都犯了忌,以至于“世界最大民主国家”这个茬在西方媒体里都不大提了。莫迪从来就明白“发展是硬道理”,但在大选中失去绝对多数,意识到“稳定压倒一切”也是硬道理了,改善对华关系是对外的“稳定压倒一切”。
与美国走得太近,也损害了印度成为全球南方领袖的雄心。印度终于醒悟:全球南方的领袖资格不来自于与西方的桥梁作用,而来自于自身政治经济发展的榜样作用和对全球南方的拉动作用,这才是印度需要与中国竞争的。
在军事上,喜马拉雅山上的十万山地部队成为沉重的负担,尤其是牵不动中国的对等部署的时候。解放军在高原上用少量机动精兵作为边防军背后的定海神针,不仅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在国防经济层面上也有利的多。重金购买的美国装备成为用不起的“存在力量”,面对全员精锐化的解放军,期望的优势根本没有形成。美国向印度提供的大批军火也一点没有“友谊价”。
最主要的是,美国和印度都希望对方在主动牵制中国问题上“勇挑重担”,道友都不肯死,贫道自己的压力倒是重了很多。
印度经济没有得益于美国资本。热钱炒高了印度股市,薅走了印度羊毛,但对印度实体经济没有作用。
美国实体资本进入印度,结果传说中的低成本和法制优势成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美国资本在疑惑“桃子在哪里”,印度人在疑惑“我的小姐命在哪里”。
印度想抄中国的作业,希望借助美国资本和技术,从市场到基础设施打造完整的工业体系,结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美国市场当年“给了”中国,是因为中国制造具有决定性的性价比优势。中国制造今天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优势,是因为质量显著提高,但价格提高不多。中国制造依然是房间里的大象,印度制造根本没有性价比优势,何况还有越南、墨西哥等虎视眈眈的竞争者。美国消费者不做雷锋,美国市场想给也给不了。这是需求端。
在供应端,印度工业缺乏基础设施,从能源、交通、材料到半成品、零部件、关键技术,什么都缺。现在美国自己去工业化了,想给都给不了。美国自己公路铁路那叫一个烂,还帮印度造公路、造铁路?美国自己建个电厂都费牛劲,还帮印度造电厂?美国自己基建投资效率惨不忍睹,还帮印度少花钱、多办事?在供应链方面,美国既缺乏深度,也缺乏广度,自己对中国供应链高度依赖,腿脚抬得高高的想踢开都只扯着自己的蛋,还帮印度打造供应链?
能给的是中国。现在中国是否还愿给是一个问题,但在中印关系正常化之前,这连问题都不是。
在中国人还在血汗工厂里缝制T恤的时候,印度人在码代码和远程客服;现在中国人在打造鸿蒙生态、发展低空和轨道经济、组建先进半导体制造生态、启动AI经济,印度则回过头来组装iPhone。软件工业和远程客服没有启动印度经济腾飞。
中国制造从出口拉动开始时,是“短链组装”。服装、玩具、鞋类的供应链很短,中国也很快通过逆链建设做到了供应链本地化。印度想高大上,印度组装直接锚定在IT、汽车等,但这些“长链组装”的供应链的“长尾”效应强烈,印度要逆链建设不仅路径漫长,还取决于各种支链和支链的支链的建设。中国走的是自下而上的工业化道路,漫长但扎实;印度想走中心开花的工业化道路,快捷但冒险。中国走通了,印度是否走得通,现在还不好说。
但就现在而言,印度制造的供应链大头都在中国,成了一头帮美国品牌打工,一头帮中国供应链打工,自己赚一点零星辛苦钱。要是与中国全面交恶,这点辛苦钱都赚不到了。
怎么办?抄作业就要抄彻底。
中国的作业其实不是向美国一边倒,而是立足自己,两头交好,加入别人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这犹如给人打工是为了自己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