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问我一个人生活辛不辛苦了,生活就是因为你们这样问才辛苦。
不管你现在是否是一个人生活,我猜生活中有人曾经问过你:怎么还是一个人?你很可能也接到过这样的建议:
快找个人吧。
最要命的是,在说出这话时,他们眼中还会闪着怜悯救济的光,把眼泪盆子伸到你跟前,一脸挣扎地看着你:
一个人过得很辛苦吧?
呸,才不呢。
结束单身生活后,就不用面对这些问题了吗?错了,道阻且长。
伴侣出差了,你难得可以静静,各色亲朋像关爱组织一样敲开你家门,害怕你一个人过得苦闷。你决心一个人出游散心,全天下都在拦着你,怀疑你们感情不和,担心你的安全,他们心里不踏实。
第二杯半价、大街上外放的苦情歌,还有餐厅里点一个菜显得单调、点俩菜显得多余的菜单。
它们无声地询问你:怎么一个人来啦?
不知不觉间,“一个人”似乎成了个问题。无聊的窥探你可以不理会,但至亲、好友的忧虑,你怎么办?
最后你只能乖乖接过眼泪盆子,像模像样地嚎两嗓子。你看到他们露出一副“我就知道”的模样,那一刻你真的感觉到了痛苦。
你的痛苦在于不被理解。人生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
只要落了单,你都是他们眼中的脆弱宝宝。
其实,只有害怕独处的人,才会劝全世界结伴。
▽
事实上,独处有这么不可接受吗?怀抱着这个想法的人,大概失忆了。独处其实贯穿你的人生:
1,扣除独处的时间,你的人生将会缩水一截。一项自然研究表明,不管是否处在关系中,成年人有
29%的清醒时间是在独处中度过的
。一味逃避“一个人”的状态,到头来你或许就会在那29%的时间里感到痛苦。
2,现在不学会一个人过得自在,以后还是得学。学者拉森说,撇除客观因素,例如生病时在医院独处的时间,人的老年时期需要面对的独处时间,
比青年、中年时期都要长。
3,甚至还有学者建议,独处从婴儿时期就该练习。温尼科特的研究发现,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婴儿的独处能力。你可以躲在暗处监视、保护婴儿,但必须给他“一个人待着”的错觉,
这是健全孩子心智的一道坎。
▽
独处并非不可接受,相反,还有很多人主动追求它,即使他们已经处在稳定的关系中。独处是自我提升的一道窗口:
1,一个人时,
自我管理的意识更强
,阅读、考证、健身、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这些自我增值的动作,往往更适合一个人做。
2,独处增强人的
创造力
。画家需要一个人练习绘画,钢琴家需要一人时反复练习弹奏,写作的人得一个人静静……发现了吗,很多创造性的事业,都需要大量独处的时间。
3,不时一个人待着,能让我们保持
对亲密关系的新鲜感。
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做不到完全懂你,当面临别人难以理解的问题时,一个人放空一会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4,一个人的生活更自由。几个人一起出门旅行,最糟心的事情就是,明明是来度假的,结果还得迁就来迁就去。与人相处,压抑自我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一个人时,你才能
找回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
▽
城市化了,也国际化了,对我们而言,换个城市、换个国家求学和工作是家常便饭的事。加上所谓的“适婚年龄”一延再延。不管是主动追求,还是被动接受,这个时代的我们都
注定面临更多的一人时间。
相对于习惯了集体主义生活的上一辈,我们对于独处,似乎没有那么惧怕了。
根据“5·23天猫理想生活趋势发布会”的大数据显示,35岁以上依然单身的人,数量比10年前上涨了4倍有余。80%的人表示,
宁愿单身也不选择仓促结婚。
而独居人口呢?从10年前的6%上升到了16%。
受教育程度上升、经济水平提高、舆论的慢慢倾斜……尽管依然有很多人问你“一个人很辛苦吧”,但独处似乎变得没那么可怕了。
甚至,我们开始享受起了独处。
消费或许是最直接的体现。从天猫等淘系电商的购买数据来看,比起2015年,2016年带有
“单人份”
字眼的商品,销售数量和金额都以221%的速度上涨。
还有一些更细致的数据,勾勒出了我们的消费图谱。购买单人火锅电磁炉的用户增长了240%,单人三件套的销售量增长141%,就连单人帐篷,都卖出了84万顶。
数据之外,单人KTV、一人食菜单、单人家电甚至是单人旅游产品、独居公寓……一人生活会遇到的大多数困扰,“一人经济”似乎都能够解决。
就连修水管、换灯泡、下厨和搬东西,父母逼你找个人结婚的“老四样”理由,现在好像在APP上一点,都能够轻松解决。
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外部条件正在变得友好。
▽
内部呢?
我们为什么要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有时候甚至要主动追求一个人呆着?
为了自由、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都是过大而空的说辞。
独处的一切好处,其实来源于,你能够看得清自己。
社会学家埃里克·霍弗在他的书中说,为了融入群体,每个人都必须压制自己的特性。同事都想吃日料,海鲜过敏的你只好跟了过去;出门旅游,少数服从多数,当你成为少数时,能怎么办?
和人群呆久了,还会让人变得不敢说话。德国学者诺依曼提出了一个词,叫“沉默的螺旋”,说的是,人在开口说话前,其实都会悄悄地观察周围的人都在想什么。假如自己的观点符合周围人的取向,你就敢大声说出来,反之,只好咽到肚子里。
只有一个人待着,
你才回到了最真实的样子。
此时此刻才得以喘息,得到再度出发的力气。
盯着自己久了,除了看清自己,
你也慢慢能够接受自己的样子了。
很难相信一个无法接纳真实自我的人,能和快乐扯上什么边。无法面对自我,因此追逐人群而去,冷不防的独处来临时,快乐就全部崩塌了。
回到家的那一刻,之前越快乐,只会让你此刻心中的焦虑和寂寞,来得更加汹涌。
或许你越早学会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少。
▽
一个人无疑是自在的。旅途中,你一个人慢慢享受早餐;长跑后,浑身充满让人轻快的多巴胺;回到家中,你脱掉鞋子踩在地板上,那一刻有点冰冷的舒适感……这一刻你独自感受着生活的纹路和质地,
心满意足地开始一个人的夜晚。
但也有人说,一个人时,尽管能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是自我增值的黄金时间,但远离了人群,远离了亲人与朋友的支持和陪伴,
开心和快乐也远去了。
一个人时,你开不开心?在评论里跟我们说说你的想法吧。
▼
点击观看Lens与天猫联合出品的“独乐自在”预告片
▼
参考资料:
天猫理想生活趋势发布会发布的《中国消费新趋势报告》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Christopher R. Long and James R. Averill: Solitude: An Exploration of Benefits of Being 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