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奇麻麻在哪里
瓜妈,中科院发育学博士,看得懂脑电波,唱得响儿歌,做得精辅食。有两个高知不高冷的闺蜜,时尚辣妈土根妈和职场女神元妈,三个人将一起呈现给麻麻们神奇的带娃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有种肉是一类致癌物,你可能经常吃 ·  20 小时前  
营养师顾中一  ·  这种“超生”蔬菜正当季,好吃营养也不错!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九届(第十七次)理事代表大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奇麻麻在哪里

这个游戏玩好了,解决宝宝90%以上的成长问题!

神奇麻麻在哪里  · 公众号  ·  · 2018-04-17 09:54

正文


神奇麻麻在哪里

这里有前沿的育儿知识和时尚亲子生活方式


今天要和妈妈们分享的这个游戏,可以说是我在育儿路上 无往不利的法宝 ,不夸张地说,有了它, 90%以上的宝宝成长问题都可以很轻松解决。


比如:


  • 宝宝内向 不爱说话


  • 宝宝 专注力差 玩什么都 是碰几下就跑开了;


  • 宝宝 胆子小 ,一到陌生环境就焦虑、面对挑战总是犹豫不前退缩逃避;


  • 宝宝 性子急 ,容易因为小事而发脾气或者不高兴;


  • 宝宝爱捣蛋,经常弄坏东西, 怎么说都不听

......



对的,它就是我一直挂在嘴边的 角色扮演游戏!


1


可以一次性锻炼宝宝十几种能力的 游戏

非角色扮演莫属


我在怎么帮助宝宝提高认知、做安全教育、缓解入园分离焦虑等等文章里都强烈推荐过,它 对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 自信心、 想象力、社交能力、职业研究、生活技能、克服恐惧、语言发展、自控自律、时间管理、同理心、解决问题能力 等等都非常帮助。 可以说, 角色扮演,是宝宝了不起的成长模式 ,儿童发展心理学界更把它定义为是 宝宝游戏的最高水平。


1、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和观察力


著名的地质学家H.H.里德说: 最好的地质学家看过的石头最多 。懂得多的人学到的更多。


玩角色扮演游戏也是。宝宝进行幻想、想象的 前提是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事实性知识。 只有先观察并了解妈妈是怎么给宝宝喝水的、超市的营业员是怎么收款、医生怎么给病人看诊之后,宝宝才可以 才有可能进行模仿实践 ,然后通过模仿把这些自己 观察到的事实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而新知识的不断构建又能使他们创造出更好的游戏方案, 衍生出更多的技能、更多的知识


另一个方面,爱上角色扮演游戏又会 反过来推动宝宝更积极体验和观察世界。


在这样一个良性的自我增强的循环过程中,宝宝将 更深刻地获得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扒在围栏前看挖掘机作业的土根


开“挖掘机”准备去寻宝的土根


2、体验控制的快乐,提高宝宝自信

0-3岁前的宝宝内心其实是很无力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世界是不受控制的,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去打疫苗针、什么时候吃饭等等问题,他 自己都无法做自己的主 ,虽然他们确实需要吃饭、看病、打疫苗等等。

而在角色游戏中,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 扮演 妈妈、医生、公主、或者老师等等 更为强大的角色 ,暂停现实, 去经历 现实生活中自己不够自信、特别想要拥有的那一面,体验操控和想象的乐趣 ,这对提振他的 自信心 是非常有益的。



同时,在模仿的过程中,宝宝也会不自觉吸收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和人格特点, 构建自己的人格状态,最终形成自我。


土根版《鸭子当总统》:爱下蛋(土根最喜欢蛋)的 鸭子以全票当选农场主。


3、提高宝宝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


这个很好理解。不管是改编生活还是杜撰新剧本, 整个角色扮演游戏 包括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用什么东西来假装是听诊器/锅碗等等,这些都是宝宝自己根据生活 想象出来的 且在过程中是 存在无数个对话/自问自答的


”现在是我当司机,你坐车的“

”你要去哪儿啊“

”杭州“

”杭州要左边开“

”呜呜滴滴叭叭~“

“旅客朋友请注意,前方到站——杭州,请您做好下车准备”


另外,因为它在宝宝的心里就是一个游戏,不存在对错,也无所谓敢不敢,可以让宝宝 在安全情况下,尽情想象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直接体验的东西 ,比如怎么设计一辆小汽车、怎么开动车、怎么做饭等等, 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瓜瓜和小伙伴一起“开动车”


4、克服挫败、恐惧的情绪,勇敢迈出第一步


举个例子。


从小到大,瓜瓜打针、抽血只哭过1次,3个月大的时候,还在打完才哭。 1岁前 ,我都不着急,因为我知道 不哭是因为他痛觉神经还没有发育完 全。


等过1岁,他还不是不哭,我就有点焦虑了 ,会不会是身体哪里有毛病?带去做了检查,又没问题。


直到有天,我带他去打完疫苗回来,他到家就 拿了玩具打针筒给我来了一针 ,摸摸我的头告诉我“ 打了针,身体有了免疫力,以后就不容易生病了 ”,我恍然大悟,原因在这呢,难怪他那么 喜欢玩“医生游戏”—— 他通过扮演医生,把自己挨针时候的无力感和恐惧释放出来。 在一遍遍的游戏过程中,他完成了 自我安慰,催生出更大的勇气来面对下一次“去医院”。



5、提高宝宝的控制力和专注力


对于小宝宝们来说,模仿我们成年人说话做事、控制游戏进程是需要比当宝宝更高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专注力的,在模仿的过程中他从一个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简单生命状态 过渡到了一个 有专业技能的更高阶状态 ,他对身体的 控制能力、专注力 都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瓜瓜模仿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


“在工地干了一天活”的土根


6、帮助建立规则意识,并学会换位思考


在游戏的过程中,宝宝还要制定各种游戏规则,比如” 吃饭前要洗手 “、” 玩游戏要排队 “、” 不能只吃肉不吃水果 “、” 午睡时间不要聊天 “等等,当宝宝把那些我们平时对他耳提命面的规则设计到游戏过程中时,这些规则才真正地”听“到他的心里,在实际生活中也会更 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同时,在制定这些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因为他是 一人分饰两个角色 ,他就需要站 两个不同的角色的角度去思考 游戏要怎么玩。比如:


  • 在扮演妈妈的过程中,他 一边要学我们怎么说服宝宝 吃饭前要洗手 “、” 不能只吃肉不吃水果 “;


  • 一边 又要思考一个不讲卫生、挑食的宝宝是 怎么应对妈妈的各种苦口婆心,他会用什么语气说什么话,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很轻松就能做到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换位思考,也更容易做到共情、更能体验到人际交往的微妙,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大里程碑


如果是多个宝宝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他们还需要商量谁扮医生谁演病人,游戏要怎么玩,什么可以玩什么不能玩等等,这就是 团队合作,他们也将学会谈判、合作和分享


土根和瓜瓜在玩做饭游戏


除了这些种种“功效”之外,我更在意的是,在整个扮演的游戏过程中,宝宝只会觉得非常好玩、非常有趣,在 轻松、有趣、安全 的氛围中探索世界和学习生活技能 ,不会感觉到有任何说教、学习的压力。


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宝宝内心世界的重要通道,就像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 孩子用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洋娃娃 (他们自己的“孩子”) ”。


2


0-3岁角色扮演游戏分享

高质量亲子陪伴


不知道妈妈们还记不记得,我之前有说过,我们 最早玩角色扮演游戏是因为瓜瓜不爱喝水 ,为了哄他多喝,我就带他 玩“干杯游戏” ,一人面前放一个杯子,我们俩假装朋友聚会,说一句“干杯”,俩人举杯轻轻碰一下然后咕噜咕噜喝一口水。瓜瓜 玩得特别开心和满足,当然,水也没少喝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家里越来越多的东西都被我们拿来玩角色扮演游戏 ,也买回来 各种道具,比如水果切切乐、玩具收银台购物车 等等,我们玩的形式也不止局限于喝水。



今天我也把我们以前玩过的游戏整理出来做个分享。妈妈们不一定照着做哈,尽情想象,即兴表演。


6-12 个月

在宝宝学会说话前,他所记忆的内容都只有事物的形象 ,也就是说,“苹果“在宝宝的脑海里并不是”苹果“这个发音,而是一个红彤彤的、圆圆的、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东西。


所以,这个时期我们的角色扮演游戏会偏重认知这一块,通过游戏 帮助宝宝把实物和它所对应的发音联系起来

1、开车去旅行


道具: 手推车/滑板车


这个游戏是从瓜瓜喜欢的《开车去旅行》系列绘本里得到了灵感。


瓜瓜负责做把方向盘这个动作,我负责导游工作 ,和他说这一路上我们见到的各种东西,比如边上的灌木丛、人行道上的井盖、路过的金发外国阿姨、红绿灯等等。

游戏的好处: 提高宝宝对生活的认知以及对周边事物的注意范围;丰富词汇量。


2、宝宝的模仿秀

道具: 动物、动作的图卡

拿出上面印有小鸡、小鸭、小猫等小动物或者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的卡片(如果没有合适的图片,拿手机找个相关的视频也是OK的),让宝宝仔细观察卡片。


刚开始的时候,爸爸妈妈先 给宝宝示范表演一遍

然后大家开始 抽卡片,抽到哪一张就要表演出来 。如果抽到的是小动物,可以 降低下难度,让宝宝学小动物的叫声就可以



等宝宝大一点,可以让宝宝 模仿更多的动物、更复杂的肢体动作 ,比如兔子、袋鼠、青蛙等等。玩的时候可以增加点难度,放点欢快的音乐,这样会更有趣。

游戏好处: 锻炼宝宝的模仿能力,发展宝宝的身体运动能力,促进宝宝对动物的进一步认知。


3、手偶游戏

道具: 手偶俩个

这个游戏的灵感也是从绘本里得到来的。


妈妈和宝宝分别戴上小熊手偶,妈妈可以和宝宝对话:“ 你好,我是小熊,很高兴认识你,我们握握手,做好朋友,好不好 ”。

然后就可以互相给对方 介绍自己家里有什么人、有什么玩具、有什么吃的、刚刚看到什么 等等等。


妈妈也可以用手偶和宝宝 比赛谁吃饭快 ,或着进行一些 日常对话 或者 读绘本给宝宝听 ,让宝宝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从而刺激宝宝的想象力。

游戏好处: 宝宝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人际互动,培养文明习惯,促进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宝宝的动作能力。


1-2岁

这个阶段是宝宝 “角色扮演”能力的萌芽期 ,很多宝宝开始有了假装的意识,有意无意地开始模仿妈妈做一些动作。这时,他们用的道具都是比较具象的。


1-2岁也是宝宝 语言、认知、精细运动、大动作能力、自我认识 等方面都进入开始迅猛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我们游戏重点可以围绕这些来开展。



1、我来当妈妈


道具: 一个娃娃


宝宝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永远是妈妈,他会模仿你照顾“自己的娃娃”,喂娃娃喂奶、换尿布、哄睡等等。


那就让她来当妈妈,你来当宝宝吧, 把平常小家伙磨人的招数全部还给他 ,看看他要 怎么哄一个哇哇大哭的大龄宝宝去睡觉、怎么让一个不爱喝水的大龄宝宝多喝一口水、怎么让那个大夏天要穿羽绒服的大龄宝宝乖乖换上短袖......


游戏好处: 宝宝会好!带!很!多!而且,对宝宝来说,学着照顾别人是培养责任心的关键一步。


2、超级飞侠送包裹

道具: 3个不同颜色的鞋盒子,比如红色、黄色和蓝色

你是金宝,宝宝是超级飞侠 中的任意一员。


现在你接到任务了,要 安排超级飞侠去送快递 红色 是特急快递,要 用飞机 空运; 黄色 是加急快递,要 用汽车 送; 蓝色 是普通快递, 骑自行车送 就可以;


  • 宝宝如果拿到红色的鞋盒子,就要双手侧平举模仿飞机做快速跑的动作,把快递送到指定位置;


  • 如果拿到的是黄色的鞋盒子,宝宝就要模拟开车做快步走,把快递送到指定位置;


  • 如果是蓝色箱子,则是扭动屁股模拟自行车前后摇摆前进,直至将盒子送到目的地。

游戏好处: 锻炼大运动能力、提高颜色认知和抽象思维能力(把颜色抽象化成它所对应的交通工具)


3、帮助小动物回家

道具: 小动物玩偶/动物积木/动物拼图

小奶狗的妈妈带小奶狗出门去逛街,走着走着,小奶狗看到了一家冰淇淋店,它特别想吃,但妈妈却说要先去买衣服,回来再给小奶狗买。小奶狗不听话,趁妈妈不注意偷跑回去了。

可没走多远, 小奶狗就迷路了,怎么办呢?

你可以帮助小奶狗 找到它的家吗? ——把小奶狗放回它的专属格子里。


每次得到宝宝的帮助,别忘了代表小奶狗对宝宝 表示感谢 哦。



等宝宝长大一些就可以 增加难度,或者加入其他道具比如数字、字母、汉字等等 ,同时也可以设置 更开放性、复杂的安全自助问题 ,并鼓励宝宝想出更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比如,迷路了怎么办?

1、 是继续走还是在原地等妈妈来找?

2、 如果要找人帮忙,可以找谁呢?警察叔叔、商店老板、还是路人阿姨?

3、 记得自己家的地址/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


游戏好处: 提高宝宝对动物的认知, 培养宝宝空间想象力、安全意识,提高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最近在玩的汉字迷路游戏


4、小小营业员

道具: 购物车/POS机/娃娃的衣服/果蔬/汽车之类玩具

让宝宝来当超市的营业员,我们充当顾客。

“老板,这是什么?“

“这是苹果,圆圆的,红色的,甜甜的,要削皮吃”。

“老板,苹果怎么卖“

“一个一块钱“

游戏好处: 学习如何买东西、培养宝宝运用口语进行连贯讲述的能力,巩固其对物品特征的认知。


2-3

2岁以后,大部分孩子的角色扮演不再是一个动作了,他们会把多个动作合并在一起,他们的游戏里开始出现故事情节,并初步展示出他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时候可以玩的角色游戏就很多了,基本上生活中所有的人事物都可以拿来扮演了。

1、水果切切乐

道具: 玩具刀和果蔬

在玩这个游戏前,一定要让宝宝看几次 你是怎么准备水果的 ,比如水果切之前要先洗、洗完的水果要放哪里、切水果要准备什么用具等等。


顺便和宝宝叨叨水果什么时候吃比较好、各种水果都有什么营养, 培养爱吃水果的好习惯

等宝宝对这些都有了了解之后,再让宝宝假装自己是妈妈, 要帮小鸭子也就是“宝宝”准备饭后水果盘

在准备的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忘记要怎么做,这个时候,我们可 以提醒 宝宝。

多做几次,下次宝宝就知道要做一个果盘都要准备哪些东西了。

游戏目标: 帮助宝宝建立最初的统筹观念,学会“三思而后行”;提高宝宝自理能力;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2、今天我上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