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政治局会议如何解读?
政治局会议传递出哪些信号?
如何理解重提货币“适度宽松”?
城投有何新动态?让我们一起看看市场都是如何说...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强调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政策基调整体偏向积极,财政扩张主线清晰,或带动经济增长预期上修以及风险偏好的回升
。
延续9月政治局的基调,本次政治局会议进一步给市场注入信心,政策方面出现多个新的提法。
从政策目标上来看
,对增长要求更加明确,对“楼市股市”的表述也十分清晰。
从政策方向上来看
,扩大内需排在首位,提振消费、改善民生的倾向进一步突出。
从政策基调上来看
,货币财政政策都更为积极,首次提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在具体的政策展望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①明年财政政策力度有望显著高于今年;②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或通过综合施策打开,结构性货币政策或明显加码;③全方位扩大内需,增量举措可能更加侧重消费;④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
总体而言,政策组合符合我们所判断的金融周期下半场“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
来源:中金点睛
政治局会议传递出哪些信号?
本次会议传递八大积极信号:
第一,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上次如此提法在2020年,应对疫情冲击。预计明年上调赤字率,财政政策增量扩容,加快10万亿化债落地。
第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上次如此提法在2008-2010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预计明年更大力度降息降准。
第三,全方位扩大内需,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预计明年促消费中央补贴金额有望扩大。投资方面,一是优化结构,二是抓落实,三是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第四,稳住楼市。
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房地产稳则经济稳。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明年有望进一步放宽限购、大规模住房银行收储等更多新政策出台。
第五,稳住股市
。引导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功能,支持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
第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未来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发展、深化科研与产业融合、优化政策环境。
加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和产学研一体化。
第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明年促进对外开放的方向可能在加强区域开放、推动文化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
第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和乡村相互配合协调,县域经济“微中心”化,都市圈农村反向融合。
中国经济潜力大,如果全力拼经济,前景光明。
全文阅读请点击链接:
适度宽松,稳住楼市股市——政治局会议传递八大信号
如何理解重提货币“适度宽松”?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会议中提到“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修改为“适度宽松”
,
上一次提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追溯到2009年经济工作会议,
如何理解这种变化?这种提法使市场不免联想到2008-2010年波澜壮阔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拳。
这大概率指向准备金率、政策利率的调整幅度加大。从跨周期框架到逆周期调节。
回溯过往历史,可以感知到2024下半年以来,我们已经处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中。
展望2025年,货币政策单次降准、降息的幅度可能不会低于50bp、20bp(2024年的幅度),同时也不排除面临极端情况进一步加大幅度的可能性。具体的宽松程度和持续时间可能取决于经济状态。
对于后续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我们也可参考2009-2010年,先观察信贷投放(信用扩张),再关注通胀和增长变化。如果经济没有出现过热风险,货币政策不至于转向收紧
。
来源:郁言债市
全文阅读请点击链接
:
重提货币适度宽松,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