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喝玩乐在北京
认准大脸头像的啊!!! 其余都是山寨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速存!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2月日历来了! ·  2 天前  
气象北京  ·  森林体验指数预报(2025-2-4) ·  2 天前  
气象北京  ·  寒冷天气持续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吃喝玩乐在北京

啤酒加小菜,北京人夏天的标配

吃喝玩乐在北京  · 公众号  · 北京  · 2019-05-28 17:00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北京早知道

ID:ibeijinger




瓷,从现在开始就算是入夏了,

如果您跟小早一样爱出汗,

那见天儿浑身上下肯定都是黏糊糊的,

这下班到家,就想舒舒服服的冲上一个澡,

等洗好了,打开冰箱,

“嘿,我昨冰的那凉啤酒上哪去了?”



咱北京人爱喝酒,

甚至还有点离不开酒。

尤其是到了夏天,

当被热得嗓子眼儿冒烟,

四脖子汗流的时候,

要是能来上一瓶凉啤酒,

那暑气绝对顿时全消。



您别看咱现在离不开啤酒,

但想当年,啤酒刚进入京城的时候,

销量并不好,

那时候的人们还不习惯喝啤酒,

觉得啤酒有股中药味。



等到了70年代左右,

喜欢喝啤酒的人才慢慢多了起来。

有一段日子,在北京还上演了抢散啤大战。

每天不到十点,

附近院儿的老少爷们儿有抱着暖瓶的、

有拎着铝锅的,

有揣着大搪瓷缸子的,

还有拎着桶的,

在卖散啤的地方就排上了大队,

等着散啤开卖。



“买一升啤酒搭卖两盘菜”

那时候有很多饭店都是啤酒搭着菜一起出售的,

有的饭馆为了牟利,甚至还往啤酒里兑水。


1980年7月28日,《北京日报》1版

聊到这儿,小早这嗓子眼儿也有点干了,

“要不,咱今儿晚上喝点吧?”


俗话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在北京喝酒,我们讲究的是一口闷,

咱能坐在一桌子上喝酒,自然是天大的缘分。

甭管您是喝白的、啤的、红的还是自家泡的酒,

咱都得一口闷!

您要给我来碗生豆汁儿,

我也能给您表演一个一口闷!



“这杯我先干了,您随意”,

北京人喜欢劝酒,

“您看您要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您要真拿我当朋友了,那您这杯可得干了”

北京人局气,

也不爱玩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话放这了,绝对以身作则,

等喝完了还得来一个华丽丽的转杯动作,

告诉您我可喝干净了,一滴都没剩。

(当然啦,您要是来不了一口闷,

也别逞强,咱喝酒总归是为了放松。)



北京人爱喝酒,不论男女。

而且北京人上哪吃饭去,都有理由喝上两口。

撸串的时候不得喝点啤的啊,

吃铜锅涮肉、

炙子烤肉的时候不得来二两白的啊,

今儿咱吃牛排去,那来点红的呗。

虽然话是这么说,

但当北京人真想喝酒的时候,

并不需要多么“华丽”的下酒菜。

一盘小葱拌豆腐或是一碟花生米,足以。



北京人对喝酒的器具就更不讲究了,

喝红酒用不用高脚杯,都行,不挑,

没杯子的时候,拿碗一样喝。



北京人虽爱喝酒,但酒量却参差不齐,

对酒的热爱程度也不一样,

在这其中还有这么一类“神奇”的人,

北京人好管他们叫“酒腻子”。



嘬钉子,咂摸石子, 舔大盐粒,

在“酒腻子”身上什么新鲜事都能瞅见,

但您别小看了这钉子,这里面的学问也大了去了。

石子也不是随便往兜里一装就行了,

得放到特制的小布袋里,最次也得拿纸包起来。


截图来自相关影视作品


您看现在满大街的饭馆、清吧、酒吧,

但北京人喝酒还真不爱去这些地儿。

“赶明您到我家喝点啊”,

您可别觉得这是北京人抠,

为了省钱才把您请到家里去的,

这是把您当真朋友了才会这样做。



偶尔想在外面喝的时候,

去的也是藏在胡同犄角旮旯里的小店,

去大饭馆总觉得差点意思。



拍黄瓜、煮/炸花生米、煮毛豆、

开花豆、咸鸭蛋,小葱拌豆腐、

拌萝卜皮、糖拌西红柿、肉皮冻。。。

在北京人的酒桌上,

一准有这几样下酒菜。

要不就是炸点小黄花鱼,

或是去熟食店买点拌猪耳朵和猪头肉回来。



想起过去住平房那会,

一院里总有个爱喝酒的主。

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

动不动的就要在院里攒个局。



其实这个局也没多大,

也就是在院里支上张桌子,

要是没有合适的小桌子,

拿个高点的板凳也就代替了,

来参加的都会从家拿点吃的来,

也不比谁拿的最好,

您带两盐鸭蛋来,也没人嫌弃您。

扇着蒲扇,喝着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