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上线了一个名为“想法”的新功能:
1.
在最新版本的APP底部栏目中,“想法”取代了之前的“发现”,作为一个单独的入口,被放到一级导航的黄金位置。核心内容是由用户发布的短内容构成,包括文字、图片、链接和短视频。而在这些内容的下方,配有转发、评论和鼓掌三个功能按钮。且在转发的过程中,不论转发多少次,都能始终保持完整的信息呈现:
而且,对于觉得不错的想法进行鼓掌的操作,并不会出现在个人主页的时间轴中:
此外,在这个产品界面,还可以看到由知乎官方进行的内容整合的痕迹,目前来看有3种形式:很有想法、正在讨论和推荐频道。
很有想法:由当日好想法的编辑精选,汇集正在发生的新鲜事、文化和消费内容:
正在讨论:官方设定的帮助用户进行想法输出的话题式内容讨论场景,比如“新片那么多,哪部值得看?”、“足坛风云”等,里面的想法又被分为“热门想法”和“最新想法”:
就目前来看,浏览这些话题下的想法,平均每天都会有相关的想法产生,当天的每个小时中话题下也会有最新想法的相关动态。
推荐频道:将想法分类,比如“建筑”、“健康”、“运动”等,每个分类下面会精选1-2条想法呈现给用户:
2.
在体验“想法”这个产品的过程中,我有如下的一些观察和体验:
(1)“想法”这里的内容更新非常缓慢,我关注了近150个用户,刷新“想法”对应的界面,大多数情况下是1个小时能刷出来2-5条想法动态。且有新的想法动态时,并没有相应的提醒:
(2)在看到的想法动态中,多数看完之后对我而言是无用的内容,这些内容多为吃饭状态、菜谱、一句话提问、转发互撕、自己出版的书籍的购买链接、自拍、每日穿搭等。
看到这些想法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平时都关注的什么用户啊?第二反应是这是知乎么,和我想象中的“想法”应该呈现出的调性并不一样啊。
(3)在浏览过程中,确实可以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想法,比如冯大辉和快刀青衣在这里的互动:
(4)极少数垂直领域的大V仍旧会在“想法”这里阐述自己领域内的专业知识:
此外,我也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
关注量偏低的用户,发条想法,鼓掌数不高,比如名为“小马宋”的知乎用户,有1.4K人关注,一共发了5条想法,鼓掌总数为47;名为“王德福”的知乎用户,有8.5K人关注,一共发了5条想法,鼓掌总数为48。
而关注量偏高的用户,发条想法,鼓掌数都不错,比如名为“梁边妖”的知乎用户,有564K人关注,一共发了4条想法,鼓掌总数为440;名为“Fenng”的知乎用户,有322K人关注,一共发了52条想法,鼓掌总数2100+。
3.
知乎为什么推出“想法”?对知乎来说,如果现有的内容已经开始渐渐达到瓶颈且想要继续考虑获得新的内容,拓展新的内容场景看样子是最好的选择。为了进一步了解“想法”背后更多的产品逻辑,我采访了“想法”这款产品的产品经理孙妍,下面将采访内容呈现给你:
我:“想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做“想法”?
孙:“想法”功能的出现,符合知乎一路走来的路径。知乎最初是一个问答的社区,然后我们通过问答的方式做一些知识分享,再到后来,我们及时去做了一些包括专栏、知识付费live以及知乎书店这样的产品,那这些产品的形态其实都符合知乎是一个知识分享的社交平台这样的一个定位。
“想法”其实也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定位而产生的产品。对我们来说,这样的一个产品是知识分享的一个创新,是知乎希望让知识去连接一切的一个实践,我们希望“想法”成为知乎这样一个知识分享平台上,更加丰富多元的使用场景的一个拓展。
在知乎这样一个基于兴趣、专业领域的关系形态之下,那我们可以拓展很多场景的知识分享,那可能“想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场景,比如说你阅读一些深度的长文,或者是系统化的知识的时候 ,你可能会去选择问答或者文章专栏这样的产品。当你获取结构化、比较体系化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能你有更长的时间去选择知乎Live、知乎书店这样的产品。
在这个基础上,用户的使用习惯其实是在不断地迁移和变化,他们使用手机更加高频、更加碎片化。那在这样的工作间隙,也是可以通过“想法”这样的一款产品,去创作、去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主要是基于这样去考虑推出“想法”这个产品的。
(根据孙妍的回答,我们可以获知“想法”是根据知乎作为一个知识分享平台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另一个用户可以在碎片时间,进行知识分享、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新场景。)
我:灰度测试时,是依据怎样的标准来选择种子用户的? 如何选择出知乎认为的符合“想法”这个产品的人来进行测试的呢? 从用户画像上来看,这些人符合什么特征?
孙:其实我们选取首批种子用户的时候,是经过了一定的定向筛选的,其实是更有目的地去收集大家的一些试用反馈,进而提升早期的一些体验。我们主要是选取少量在各领域比较活跃的知友。然后在后面继续开放的这样的状态下,其实是没有单一的特别的维度去区分,希望是一个均匀分层、平均筛选的一个状态,争取计算到更多类型的用户。
(由此我们可以获知,“想法”初期内测为了帮助“想法”的迭代,种子用户选取的是各个领域的比较活跃的用户,后期测试将会选取更多类型的用户。)
我: 目前外界的声音有一部分是说“想法”的出现是为对标微博和朋友圈,对此你是怎么思考的? 就目前来看,“想法”只是基于移动端,PC端并没有, 那么为什么要做一个发布端为纯移动端的产品? 在这一点上是怎么考虑的?未来想法会在PC端出现吗?
孙:对此,我们只能说现在还没有很强的定性。首先,我们做这样一个产品,肯定不是用来对标朋友圈或者是微博,我们的出发点肯定不是这个,更多的是刚才我提到的,很多的用户不仅仅是互联网的用户,在移动端的使用场景和创作习惯都是在不断地迁移,“想法”的这个场景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使用场景去做的一个更多的场景的一个尝试,并不是为了对标某一个产品。
然后目前能够看到主要的很多场景都在移动端,PC端的个人主页其实我们页都能看用户发表的想法,当然后面我们也会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需求,再去整体去通盘地考虑PC端的一些情况,去安排去考虑后面的一些规划。主要还是看用户的实际需求。
(由此我们可以获知,“想法”的出现不是为了对标朋友圈和微博,且发布端为移动端更多的是考虑用户的移动端的使用频率在增大。
对于是否对标朋友圈或者微博的回答,我是持质疑状态的,因为就目前体验“想法”的过程中,这个场景中的内容状态有微博化或者朋友圈化的倾向,对于接下来“想法”将会怎么调节这种氛围,我将持观望状态。)
我:对于知乎来讲,反向反馈的产品设计有3个,比如没有帮助、投诉等,这很容易理解的,也明白彼此之间的区分和意义。出现的正向反馈的产品设计有4个:点赞、感谢、打赏,鼓掌,彼此之间的区分是什么?鼓掌相对于知乎一直存在的点赞、感谢和打赏,相当于怎样的级别?和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讲,为什么要设计鼓掌这个功能?
孙:首先这个事情,不能横向、单一的维度去进行考虑,我们在做这个事情之前,考虑了不同的使用场景、创作场景以及功能之间的这种表意的程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大家进行更加多样化的表达,提供更多价值取向的互动。就目前来讲,鼓掌是我们在新互动方式上的第一步尝试,未来我们会继续探索、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互动方式。而且我们的设计师在知乎站内对于鼓掌的设计进行了相关的回答,大家可以来借鉴,应该会对鼓掌有更深的理解。
(结合孙妍以及设计师在知乎站内的回答,可以了解到鼓掌的设计是多样化表达的延伸,帮助用户进行更好的互动。
但是至于鼓掌与点赞、感谢和打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们其实并不能得到更为精准的回答,至少在我体验“想法”的过程中,遇到不错的想法内容的时候,我是把鼓掌当做点赞来使用的。)
我: 点赞的行为可以出现在时间轴中的,但是鼓掌并不会,对于“想法”本身内容的传播而言是受限的,这个是怎么想的?
孙:在“想法”这个场景下,一个好的想法诞生,它是可以激发出更多的思考和创作的,我们希望提供的这种传播机制,可能首先是能够高效的流通,其次是在流通的过程中,如果激发出的思考和创作,它们是可以通过关联的形式呈现且传递给更多人去看到的,所以赞同等方式,可能大家已经习惯,但是它们仅仅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没办法很好地去产生想法之间的关联性,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转发的这个功能去承载、传播以及对内容关联性的一个探讨这样的一个结构。
因为有了转发作为我们最核心的传播逻辑,那么我们在鼓掌的这个定位上,其实是希望它能够更加轻量地去传达给创作者和浏览者更多的认同感。而且,你现在看到的“想法”,后面还会有更多拓展的空间。一期大家看到的是鼓掌的功能,后面大家可以期待更多。
(在这里,孙妍认为点赞可以帮助内容的传播,但是未必会提高内容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想法”这里,通过设置转发这个功能,去更好地帮助想法的传播和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我:“想法”,从字面理解,有一种暗示的潜在感觉,对于这种轻表达,你们将会如何维护这种调性呢?
孙:首先我们其实是希望“想法”能够带给这群人最大的帮助,是能够帮助他们更便捷的分享一些有价值的短内容。其中包含了可能是某个瞬间产生的零星碎片、观点想法,那通常它也包含了更多广义上的一些含义,比如说对一些内容事件的一些想法,对于自己专业领域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还包括一些所在的行业领域,其实这个包含的范围非常非常广,我觉得大家理解的想法可能有点咬文嚼字。
至于如何维护这种调性,首先是前面提到的知乎的关注关系,其实知乎的关注关系其实是比较纯粹的,是一种基于兴趣专业领域的关注关系,这种关注关系本身对于内容调性的要求,可以看到在问答社区和文章这里,其实就会有一个天然的这种比较好的维护。
另外,除了基于关系去传播内容以外,其实我们还会有一些就是跟知乎社区比较对齐的对内容质量的重视和把控,包括网络暴力、八卦留言、反对侵权等,这样的内容在“想法”这里的一些画线,以及我们对其的重视程度,其实和问答产品等是一脉相承过来的,包括针对垃圾信息以及微营销等破坏社区氛围的行为,我们都会从技术、产品等很多方面去约束和维护的。
(对于“想法”氛围的维护,孙妍认为一方面知乎基于关注关系呈现出来的内容氛围是可以天然维护的,另一方面也会基于知乎社区一直以来对内容的约束,来维护“想法”的调性。)
我:我们所知道的是,知乎问答是基于话题来进行的,我们也能看到,问答前面的一些回答质量是比较好的,但是后面的一些质量就不是很好,那么这些不是很好的内容会不会转变成为想法呢?
那么对于问答的内容定位来讲,是希望更丰富还是更精华?如果问答想要更精华的内容,那么之前在问答下回答质量不高的用户,大多数可能会被引导到“想法”那边去,但是如果问答想要更丰富的内容,那么“想法”的出现就比较尴尬。“想法”会不会冲击现在的问答,对此,你是怎么思考的呢?
孙:首先我觉得这两个场景首先是完全不冲突的,“想法”和问答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分享场景,从创作动力、处理手段来看,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的。
而且还有一点我觉得需要特别明确说的是,我们认为内容长短并不是评价一个内容好坏的唯一的标准。对于一些质量不高的回答而言,其实在任何内容里面夹杂着不那么高质量的回答,它们会被折叠,而且可能它们本身在用户的那一侧关系链中的选择,就会被自然地淘汰掉,包括“想法”这种页面里,一个质量不是那么优质的内容,你觉得它具备生命力和传播力吗?
所以在“想法”这个场景下,这就是我们认为想法有价值的原因,包括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与其相关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时间,甚至一些需求点都是有差异的。所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使用场景,对此我们认为它们之间是完全不冲突的。
(对于“想法”会不会冲击问答的疑问,孙妍认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分享场景,所以两者互相影响的可能性会很低,而且认为基于用户关系链的选择来看内容,加上质量不好的内容本身生命力和传播力不高的条件下,最终“想法”会呈现出有价值的一面。
尽管如此,我个人还是持质疑态度的,质量不高的内容虽然没有生命力和传播力,但是它们仍旧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出现在我的浏览场景中,会影响我的浏览体验。 )
我: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知乎问答和专栏是可以共存的,因为问答是基于话题的,而专栏则是基于个性表达的,这两者是完全不会冲突的。但是“想法”的出现,看上去会对专栏造成冲击,因为想法的门槛更低,如果大家都来轻表达,那是否意味着重表达也就是专栏失败了?
孙:其实我觉得这个事情是有一个潜在的目的在里面的,对于知乎来说,短内容也是创作的一种方式,一样可以产生很有价值的讨论氛围。尝试短内容并不意味着自己重视轻表达,或者说之前的这种深度的内容失败了,这完全是两码事。短内容是我们对知识分享的一个补充,一个新的场景,是从问答、专栏、文章比较深度内容的分享,到live、电子书这种结构化的分享,再演变到“想法”这种轻量内容分享上来的,这三种分享在不同场景下,是有很好的互补作用的。
如果从知乎此前开始做更为结构化的知乎live、电子书店就推导出知乎做问答是失败的,这个逻辑是不太成立的。这之间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它们之间是一个互相补充的矩阵。
(对于“想法”轻表达的出现是否意味着重表达专栏的失败,孙妍认为这是两码事,知乎的内容产品之间是互补的,适用于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对于这点,我认为更好的佐证是可以通过专栏的相关数据来进行更为客观的分析,或许在下一次知乎公开一些相关的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到更为精准的思考。 )
我:我在体验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关注数不高的用户发一条想法几乎没有人来为其鼓掌,纵然内容还不错。而关注数高的用户,发一条想法鼓掌数则恰恰相反。
我们知道,微博是表达为主,传播为辅,朋友圈则是记录为主,表达为辅,“想法”顾名思义,从名字和场景来看,是渴望有共鸣,但是现在我300个关注量,发表一条想法,鼓掌看上去和我没有一点关系,内容也不会二次传播,表达的想法几乎没人看到 ,这样不就是自说自话,单向封闭,那么“想法”存在的意义有何在?我为什么要在“想法”的这个场景里做一些表达呢?
孙:其实不是这样的,主要在内测期间。另外,大家可以看到,前期“想法”是继承了知乎原有的这部分关注关系。我们是这样考量的,我们希望通过原有的这种兴趣网络,作为“想法”创作和交流最初的一块土壤,在这样的土壤和关系氛围下,我们在“想法”里面形成最早期的认真专业评论的氛围,基于这种关系,这种氛围,各种行为是更为自然的。
另外,新的创作场景,也会催生出新的创作者,我们相信未来在“想法”这个场景中,会涌现出越来越多新的创作者的。他们一定会和原来的回答者是共生或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的,至于你提出的基于关注关系传播的这种现象,可能只是我们目前进行考量的一个维度,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关联性的讨论,将想法呈现给更多的人,转发的机制是可以让更多优质的内容得到快速的筛选和传播。
除了这个逻辑外,其实我们现在还有推出“推荐频道”、“很有想法”以及“正在讨论”这样的一些栏目,这些栏目已经包含了很多算法,以及人工推荐等,这个其实都是为我们去挖掘优质的内容去服务的,后续还有一部分是我们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希望去不断完善创作者发现的一个机制,让更多优质的创作者能够被发现出来。
(通过孙妍的回答,我们可以获知的信息有三点,第一点是想法并不会单向封闭,目前出现的这种情况是因为处于内测期间,和用户的关注关系有一定的联系。第二点是她认为后面将会有更多的创作者产生,且内容传播将会有更多维度的考虑。第三点,想法在后续将会将发现更多创作者作为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关注。
对于第三点,我的思考是“想法”将在不断吸引更多长尾用户的同时,通过不断挖掘更多优质用户的手段,让优质用户这一稀缺资源在“想法”这个场景下,结合产品和运营的重心的倾斜的策略,更多地匹配给更多的长尾用户,从而提高用户的粘度和活跃度。针对这点,我想我们可以继续关注,看看“想法”接下来的一些运营方式会是如何的。)
我:对于“想法”这个新的内容场景,你们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如何评判取得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 另外,就目前来看,“想法”的门槛很低,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些无价值信息的体量会相应增高,进而可能会淹没对自己有价值或者自己关注的大V所发布的想法内容,知乎对此的处理方式会是怎样的?
孙:“想法”期望在创作和阅读上提供更加轻量及时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下面,我们期望“想法”的内容质量和调性仍然保持很知乎的标准,这是现阶段核心的目标。
创作门槛降低不代表内容就一定会下降,关系形态决定核心创作属性。在知乎这样的兴趣网络下,其实形成认真讨论的氛围是非常自然的。
另外,无价值的内容会淹没有价值的内容的现象,我认为肯定是不会出现的。在新的场景下面,在这种关系网络下面,这种认知专业友善的讨论氛围是可以继续保持的,同时想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页面,不与问答、文章等共同流通的,创作者的思考过程和方式,都是以时间联系的方式在这样独立的页面串联的,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创作者个体的一些形象的,以人+碎片化的这个思考维度,其实是具有天然的主题聚合的意义的,所以我们会选择一些好的优质的想法进行推荐,希望优质的内容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分享,继续遵守社区的规定,保持我们比较良好的社区氛围。
(由此,我们可以获知“想法”的阶段重点还是会放在氛围的形成上,确保它呈现出的还是知乎一直想要保持的调性。至于无价值的内容是否会淹没有价值的内容的现象,孙妍认为肯定不会出现,通过她的回答,可以知道想法将会加大对优质内容以及优质内容的创作者形象的强化。 )
我:最后,我们回归到知乎的商业化来, 从长远来看,“想法”对于知乎的商业化有什么帮助或者引导?
孙:正如前面所谈到的,“想法”现阶段的目标为大家营造一个很优质创作阅读的内容知识场景,所以现阶段暂时不去考虑商业化的事情。
4.
到此,我们对于知乎为什么要推出“想法”似乎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其实在2016年9月份知乎举办的“媒体活动日 ”上就可以发现一些迹象。知乎的CEO周源在分享的最后提到:
“知乎将进入一个平台化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我们要面向广泛知识消费者和机构伙伴建立一个大型知识平台。并展开更多产品探索与市场创新,从而以「用知识连接一切」为使命,让知乎成为知识连接的基础设施。”
且周源提到知乎的五个产品模块(问答、专栏、知乎Live、值乎和电子书 ),分别对应着五种不同的知识分享和服务场景。而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知乎将致力于提供更多更方便的信息生产力的工具。包括以建立话题索引为主要方式的现有内容结构化,也将其中是重要的一步。
再回到“想法”产品自身来看,知乎是一个知识分享社区,在社区中有两个关键的因素,即内容和关系,在这其中,优质的内容从哪里来,资源如何匹配是运营的重点,这点对于“想法”而言,亦是如此。随着“想法”越来越公开化,将会有更多的用户会参与到这个产品的使用中来,届时“想法”这个场景下的内容形态是否就能正如知乎设想的那样呢?在较短的内容空间里,最终传达出来的是创意,是知识还是观点?
就目前而言,“想法”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观点,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观点又很廉价,沉淀的价值在哪里呢? 知乎有着一批自己原生的能够产生优质内容的大V,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场景下都是“大V一个人的狂欢,评论里一群人的孤单”。 且对于大V来讲,“想法”于他们而言,是多了一种观点表达的途径,那么对于浏览者而言,付出了时间,匹配到的价值又是什么呢?我昨天大部分时间在浏览“想法”,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用户对于一些信息的观点,甚至已经出现因为一些观点不合,而互相辩论的内容,投入时间看过之后仿佛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
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已经直观感受到知乎的内容也没那么“高质量”了,知乎的氛围也没那么“高逼格”了。如果“想法”在接下来的运营中,在对用户价值这方面的考量不明确的话,那么这个产品最终会反过来干扰用户。这是其一。
另外,虽然孙妍在采访的最后对于“想法”的商业价值的定位是暂时没有考虑这个方面,但是回顾知乎在商业化变现方面的尝试,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坚决。知乎一直在探索一种更加符合知乎文化和氛围的变现方式,在去年的那次媒体分享会上,周源特别提到,知乎也同样会把“广告”视作是一种有价值的内容。基于此,知乎将继续加强对于广告系统的开发,会基于某种“零妥协”的准则来设计自己的广告系统和相应产品。
结合“想法”这个产品的权重和定位,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产品迭代中,“想法”一定会在广告的探索方面有所动作。但是具体会是什么,这里不做猜测,对此我们将持续关注,并保持期待。正如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讲的那样“知乎在商业方面确实必须变得更明确、节奏更快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