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雪花如糖
大学教师,文字爱好者。喜欢简单的生活,随心所欲的写作。约稿、转载请简信。<br>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玉兰花开,一瞥惊鸿 ·  21 小时前  
商务范  ·  我用过最好的洗发水!洗完再也离不开… ·  3 天前  
潮人  ·  lulu女孩正在集体“跳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雪花如糖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雪花如糖  · 简书  ·  · 2017-11-11 15:01

正文

文 丨雪花如糖

01.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这是近两年微信公众号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每每读到它,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忆一下自己读过哪些书,现在有什么气质。但结果总是令人沮丧:我没什么独特的气质。

少女时期,无论男女同学都叫我假小子: 短发、瘦脸、麻杆腿,穿什么衣服都要先把袖子卷起来,走路带风,说话还嗓门儿大。表姐总是批评:  隔着几道墙都能听到你在叽叽喳喳,一点女孩子气都没有……

对,我不是那个斯文有内涵的淑女-----尽管我的作文比那些外表安静的美少女写得好,常常得老师表扬。而且,他们谁都不知道,夜晚里我还偷偷地读汪国真席慕蓉,有时还会莫名地伤感落泪。

前些天,初中的一位同学从各方打听到我的微信号,加完好友,他没有马上聊天,过了许久,屏幕上才出现几个字: 你怎么变了。后面还加了一长串流泪表情符。

他说他翻开我的朋友圈,认真地看完了我的每一条说说,觉得我没以前活泼开朗了…

是的,我变了。如果说这么多年读书的经历,成就了我今天的气质,那就是安静。


柔石的小说改编的电影


02.

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并没有多少钱来为我们买闲书。

但哥哥经常从同学那借小人书,或者拿押岁钱在新华书店买几毛钱的连环画,我都要来来回回翻好几遍,记不清看了多少本,现在能想起的却是两本电影连环画:《早春二月》和《流泪的红蜡烛》。前者的主演是谢芳,后者是倪萍。因为她们的模样实在太美,看完就忘不了。

除了连环画,家里见到的大部头小说极其有限。即使如此,只要有机会碰到一本,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

我读过的第一本武侠小说,不是金庸、古龙或梁羽生,而是聂云岚的《玉娇龙》。那是父亲从新疆带回的,我反反复复地读,书角都被揉得卷起了毛边。

书中的有些情节到现在还依稀记得,尤其是玉夫人死后出丧那天,身着缟服的玉娇龙美极了: 愁锁双眉,哀含两目,面容惨白如雕玉,神情悲戚似凌霜。姗姗而来,几度摇滚欲坠,有如凌风仙子飘飘随灵欲去,更增一种楚楚动人之态。

父亲爱看书,每次出远门,总能带回一本书,有些还有点旧,可能是从亲戚家借的,各种风格的都有,如《艳阳天》、《保安司令》、《隋唐演义》等。

小学毕业那年,考试前的一个月,母亲为了让我安心睡午觉,避免别人来打扰,就把大门锁好,自己去和左邻右舍聊天。听她的脚步声越来越远,我赶紧从抽屉里拿出那本《保安司令》,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等母亲快回来叫我起床时,我再放下书,迅速地上床假装熟睡。


我当初看的版本


03.

上中学后,由于一直在校住读,作业多,管理又严,几乎沒有多少时间看课外书。即使如此,女生之间还是偷偷地传阅琼瑶、席绢以及梁凤仪的小说。现在想起当时看书的情形,都觉得好笑。

只要读到男女主人公接吻的场景,就会脸红心跳,特别害怕此时有同学从座位旁经过,好比林黛玉看《西厢记》一样,我总要偷偷摸摸,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生怕被老师和同学误认为是思想不健康的少女。

彼时,哥哥正在上中专,有次放假回来,送给我一本《中国名言辞典》。原来朋友知道他有个成绩极好的妹妹,就特意买了本书相赠,勉励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周围的同学见了很羡慕,因为这是一本既有内涵又很正经的"闲书"。上课的时候,我都要特意摆放在课桌右上角最醒目的位置,就连老师也会不自觉地瞟几眼。为此,我很自豪。

这本书,到现在还珍藏着。从上大学再到读研、工作、成家,期间搬过好几次家,卖掉过几百本书,但它一直搁在书架上。很多诗词佳句的意思,都是通过它,才明白的。

记得刚上大学不久,睡在上铺的姐妹讲起她高中时暗恋老师的经历,最后幽幽地叹了口气: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听到这句诗,心里一惊,因为我不太明白它的确切意思,马上翻开那本《中国名言辞典》,知道了它的出处和涵义后,对上铺也生出了些同情和佩服。

图片发自简书App


04.

大学里的时光,作为一个文科生,最痛快的事就是一本接着一本地读小说。晴耕雨读,让人难以忘怀。

寒冬里,若逢雨雪,就半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背靠着枕头,捧一本书,读到精彩之处,忍不住和舍友分享,颇有围炉夜读的情趣 ; 热天里,则是一杯清茶,放在桌前,窗外无论是细雨蒙蒙还是大雨滂沱,和着雨声,沉浸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

从中国文学如《红楼梦》、《白鹿原》、《穆斯林的葬礼》、《最后一个匈奴》,再到西方文学,如《飘》、《简爱》、《呼啸山庄》、《上尉的女儿》……只要同宿舍的人从图书馆借来一本书,其她人都要拿过来看一遍,才去还。那时钟爱小说,陈忠实、刘醒龙、方芳、池莉、迟子建,都是我喜欢的作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