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剧帮
网剧帮成立于网络剧元年2014年8月,是国内第一家服务于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的专业互联网影视平台。网剧帮,帮助互联网影视人成长;致力于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商业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商报  ·  借光“哪吒”,光线传媒还能继续涨停吗? ·  16 小时前  
中国商报  ·  借光“哪吒”,光线传媒还能继续涨停吗? ·  16 小时前  
西部财经融媒  ·  7000000000+!《哪吒2》预测票房近 ... ·  5 天前  
西部财经融媒  ·  7000000000+!《哪吒2》预测票房近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剧帮

一位国际影人为中国电影开的药方

网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8-12-05 17:31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 " 网剧帮 " 与互联网影视人在一起

【每一条微信直击网络影视产业】

“1852年,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发表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唤醒了美国社会对农奴制的关注。

9年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接见斯托夫人,称她为‘引发了一场战争的小妇人’。

161年后,以‘釜林事件’为背景的《辩护人》在韩国上映,连续29天坐稳票房榜头把交椅,观影人次突破1100万,成为当年最卖座的韩国电影。


来年,‘釜林事件’二审宣判,当年的5名被告沉冤昭雪,此时,距离第一次开庭已过去33年!

虽然,电影不应该成为‘改变历史的林肯’,但它却可以是那个‘发动战争的小妇人’。

而《辩护人》里,男主的名字之所以叫‘宋宇锡’,恰是结合了导演梁宇锡与主演宋康昊的名字与姓氏, 因为他们想对历史负责。

在中国,因为电影审查,能推动历史进程的影片不多,今年的《我不是药神》就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暑期档,票房更是一骑绝尘。


而现实题材的影片难过审也成为了许多中国影人的共识,这其中拍过12部长片,在国内公映仅4部的贾樟柯导演相信最有发言权。

但是有一项数据也有目共睹:

中国本土影片所占份额只有 54% ,而美国每年的外语片份额平均只有 3% ,个别年份这个数字甚至只有 1% 。作为世界第二大票仓的中国理应好好反思这背后的原因。


韩国在上世纪90年代,由分级制度取代了电影审查。继而伴随该国经济的腾飞,电影也成为韩国的国家名片。

分级并不等于不审查,只是让电影找到更精准的受众群,从而为电影市场的繁荣创造更多可能!

而中国只有建立电影分级制度,赋予创作者开拓现实题材的更大自由,才是提高本土电影竞争力的捷径。 当然,这一方式注定任重而道远。

和《我不是药神》中的主人公‘程勇’起初得过且过的设定类似,《辩护人》中的‘宋宇锡’在成为维权律师之前,人生的全部追求也不过是为发家致富,因此精明、市侩就成为其显著的标签。

放弃伟光正,注重表现人性的深度,是一个国家电影崛起的标志, 即使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包括我在内的外国同行也能深切感受到如今中国电影的蜕变。

因此,比起中国电影票房的高歌凯进,我更关注贵国电影软实力的递增。

2018年春节档,普通中国家庭组团看电影的风潮;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被引入中国;是枝裕和、韦斯·安德森这类知识分子或艺术家型电影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上映;烧脑科幻片《湮灭》在中国的票房不俗……

这些都是去年《战狼2》创造56亿票房奇迹后的连锁效应,挤进全球最卖座100部电影行列的它, 标志着中国真正大片时代的到来。

而当我看完《红海行动》后,更是被林超贤导演精湛的技艺所折服,毫不夸张地说, 好莱坞电影也不过如此。 在此之后,我成为了林导的忠实影迷,我知道他的《紧急救援》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之中,如果能在2019年暑期档上映,我预言一定会续写中国票房新纪录。

而我个人并不喜欢《路过未来》、《路边野餐》这类电影,并不是因为文艺或者商业的分化。而是因为它既没有《心迷宫》的故事内核,也没有《喜丧》的情感共鸣,虽然制作精良,但我只在其中领悟了何为作者电影, 丝毫没有感受电影的娱乐属性。

而你看韩国影人,即使在面对《辩护人》这类政治题材时,也有意将其打造成一部惊悚片,这会大为增加影片的 可看性

卖片这么多年,我和同仁得出一点经验: 具有内涵且叙事流畅的电影,往往无往不利。 即使一位创作此类电影的导演,第一部作品没有一战成名,但也一定会因作品好看而逐渐累积受众。第二部电影推出后,明显会比上一部卖座。

但是世界市场太大了,平心而论,这也是我全球卖片多年依旧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 规律中仍然会有惊喜。

客观来说,欧洲两大电影王国, 法国人更钟情于文艺片,英国人则更青睐商业片, 以去年中国影片在法国与英国的销售对比来看,两者没有任何交集。

图片说明:2017年在法国与英国销售的中国影片,对比鲜明此外,影人的团结尤为关键!

1997年,美国要求韩国废除电影配额制度,韩国电影人集体反对,100多位制片人、导演和学生当街削发,开始了为期5年的‘光头运动’,死守电影配额底线。

只有电影人万众一心,珍视所在行业,才会赢得观众的理解与支持。

韩国影人的壮举也加深了韩国观众的‘国产情结’,在2012年韩国电影观影人次就突破 1亿 大关,而韩国人口的基数才 5000万 。当年,本国千万观影级作品就有两部,观影人数超越400万的影片更是多达 9部

而在我从业的25年里,许多中国朋友常问我什么样的影片在海外能卖钱?

以全球最赚钱的中国影片《卧虎藏龙》为例,它既拍出了中国武侠的意境美,又有‘李安背后的男人’詹姆士·沙姆斯把关剧本,将西方人喜闻乐见的‘个人至上’融入其中,因此在美国掀起功夫热的同时也赢得了他们的芳心;而为何《金陵十三钗》却止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比,因为西方人无法认同用‘性工作者的死换学生的生’,这有悖我们的价值观。


因此,如果你的电影达不到《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的高度,你最好请一位熟悉西方电影的中间人为你把关电影的情节设定,至少在价值取向上不要偏离轨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