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战争
专注艺术资本与市场的深度分析和数据挖掘。为艺术收藏家、艺术机构高管、文化产业高管、奢侈品高管、有艺术品味的新富群体服务。发力未来10年最有发展潜力的三大艺术产业:艺术金融、艺术消费、艺术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CA  ·  寻找永恒 ·  4 天前  
LCA  ·  立春,种下希望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战争

80%富豪用30%资金购买艺术品

艺术战争  · 公众号  · 艺术  · 2017-04-06 23:59

正文

(导读:中国艺术品市场所创造的回报率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资金不断涌入艺术品市场。在西方的财富整合中,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形式,被称作安全的资产管理方式而深入人心。在西方发达国家,80%的富豪会将30%的资产配置为艺术品。)



一,80%富豪将30%资产配置为艺术品


资产配置就是用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来分散资产风险。艺术资本与其他金融 产品的关联度非常小,这也是艺术品适合做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胡润、福布斯排行榜上,中国前50位的富豪参与艺术品市场的大概不超过3个。而在西方发达国家,80%的富豪会将30%的资产配置为艺术品。


在西方的财富整合中,艺术品作为一种资 产配置的形式,被称作安全的资产管理方式而深入人心,不同于获利目标和期限明确的金融产品,艺术品资产化是将艺术品作为有效资产,区别于一般标准化资产标的物的另类投资。


近年来,我国艺术品市场所创造的回报率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资金不断涌入艺术品市场,助推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兴盛,但是在某一方面却过度重视理财投机性投资,而轻视资产配置型投资。艺术品商品化、证券化、金融化形态既有积极响应的一面,也存在很多质疑的声音。



1,财富增长机遇


艺术品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在过去的5~10年中,艺术品的表现都超过了金融资产、股票和房地产。全球股市从回报率为6.5% ;而艺术品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了16.6%。巴克莱银行曾对英国本土各类资产在不同经济情况下的表现研究表明,艺术品投资在高成长的环境中表现优异,而在高通胀环境下的表现要远远好于房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


无论从艺术品资本特性还是国内外经验看,资产配置是艺术金融投资的重要选择方面。在当下世界经济震荡的环境中,艺术品市场所创造的回报率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资金或是热钱不断涌入艺术品市场,这可能会进一步助推市场投资取向出现偏差的行为,即过度重视理财投机性投资,而轻视资产配置型投资。即在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更多地重视艺术金融产品的金融特征,而忽视了艺术金融产品的内容 :艺术品本身的特质。




两者的最大差别就是前者把艺术品当作一种金融产品,获利目标与期限明确 ;后者将艺术品作为有效资产,是一种“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财产持有概念。在世界发达国家,艺术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标准化的投资标的物,而是区别于一般意义标准化资产标的物的另类投资。在西方财富整合中,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已深入人心。在西方艺术品作为投资还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时候,他们已经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选项。


所谓资产配置就是用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来分散资产风险。艺术资本与其他金融产品的关联度非常小,所以这也是艺术品适合做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艺术金融产业并不一定是我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但在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所提升出的理念——资产配置是重要的,值得去关注与学习。因为我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资产配置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



2,如何配置艺术品


纵观全球,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国际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显示,当人均 GDP超过 3000美元的时候,收藏需求会出现增长趋势;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便会进入“井喷时代”。文化艺术品列入家庭资产的配置表也必定是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有个机构对艺术购买者做过调查,得 出的结论是 :“国内高收入阶层中过20%的人群有收藏习惯,他们大约可将超过其财产1%的部分投入到艺术品收藏。假设全国个人储蓄总额其中 16 万亿元中有50%属于高收入阶层, 则意味着,至少每年800亿元资金在理论上是可以用于艺术品的。”由于艺术品正如名车、别墅一样成为高级品位、财富与权势的象征之一, 所以目前富二代、艺二代人群正被吸引进入艺 术品投资领域。


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具有保值性强,安全系数高的优点。这些是艺术品的魅力所在。


当然,艺术品作为家庭配置资产,不像投资房地产,具备简单的知识即可,艺术品投资需要具备多方位的知识。




所有的艺术品都可以做资产配置,目前推荐的是流通性强、市场成熟的艺术品,以近现代绘画和当代艺术为主。来源是在平台上委托卖出的艺术品及管理机构推荐的艺术品,从中筛选优质艺术品,通过管理公司来实现投资预期。达到投资期限的艺术品,可以通过客户购买、画廊交易、拍卖等方式变现。


资产配置是以艺术品流通的真实价值作为推荐对象,根据艺术品市场交易行情和拍卖行情得出判断。随着艺术品市场继续活跃,这样的艺术品交易平台会越来越多。客观来看,根据目前的市场和政策环境,艺术品资产配置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艺术金融化模式,相对于艺术品基金、信托的门槛要低,让普通家庭可以参与进来,分散股票、房产投资的风险。


同时,艺术品投资作为一种中长期投资行为,要五年以上才能看出明显回报,且在回报上是远远超出其他资产的。这要求资产化的支撑主体需认同艺术品资产化形态的存在,对投资有理性的认识,不盲从跟风,将艺术品投资作为必得的财产追加行为。而在对艺术品资产化的探索过程中,从文交所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艺术品类产品的尝试,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其实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最重要的落地是融会贯通,把握好融资与投资的进出口,建立一个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从而解决大众对艺术品资产配置的担心。


另外,鉴定、评估、保管、保险等基本过程是产品上市必须要达到的前提条件,投资机构的信誉、背景、规模和运营模式,直接影响人们对艺术品资产配置的认同度。



3,不仅是投资


艺术品的文化特征和独特性决定了其价值。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有其相应的文化内涵,通俗称为文化故事,如古董,它产生的朝代、产地、做工、材料、用途、稀缺性等 ;如书画,创作者的身份与名气、画作本身线条、色彩、构图、意境等等。这些都是其文化欣赏价值所在,能满足人精神层面的价值需求。


艺术品也是独特的。从古至今,艺术品都是权贵阶层的玩物,是身份与地位的一种体现,青铜器、玉器、瓷器、红木家具、字画等艺术品,一般百姓难以接触,基本都在皇族、官僚或地方富豪手中传承。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这可以作为当代中国艺术品大众化的一个写照。由于民众经济水平和鉴赏水平提高,艺术品成为了国人的家中之物,不仅能陶冶情操,怡情养性,还能成为传家宝,传承给后代,亦可以实现连年保值,必要时可以通过渠道变现。


总体而言,艺术品市场水比较深,艺术品行业是唯一允许赝品流通的行业,这里到处充斥赝品泛滥、虚假鉴定、假拍拍假等种种丑陋现象。因此在投资艺术品时,个人或机构拥有专业的知识看起来是必须的。


作者:刘旭辉

来源:《财富管理》

原题:《资产配置洼地:艺术品投资》



二,中国富人的消费方向转至艺术品收藏


(中国的富人受“地位”驱动的消费观已经变淡,中国富裕阶层在继续消费以证明他们富有的同时,也已经将艺术品收藏和旅行作为他们花钱的方向。中国富人对奢侈品的消费观念更像西方人的想法了:一些人为收藏而消费,其他人为体验而消费。”)


根据全球最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5月16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与5年前相比,今天,中国的富人受“地位”驱动的消费观已经变淡。


这是毕马威5年中研究中国富裕阶层以及他们消费理由的第四份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富裕阶层在继续消费以证明他们富有的同时,也已经将艺术品收藏和旅行作为他们花钱的方向。


报告称,2006年,中国富人46%的奢侈品消费都是“地位”在推动,为“行家资格”而购买收藏品和为“自我报答”而进行的消费分别占到8%和21%。如今,他们只有33%的消费是为了“地位”,为“行家资格”和“自我报答”进行的奢侈品消费占的比重大大提高,分别为18%和26%。毕马威分析说,这种消费态度的变化意味着,高端消费品中最大的增长点在于水疗、旅行和艺术品收藏等领域。


毕马威中国零售和消费品业主管合伙人戴力行(Nick Debnam)称,“我们看到,他们的消费观从为地位消费明显地转变到某种更复杂的东西上面。”他指出,“5年前,中国富人买东西明显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买到想要的东西,如果有人买了路易威登提包,人们就知道他很富有。但是现在,中国富人对奢侈品的消费观念更像西方人的想法了:一些人为收藏而消费,其他人为体验而消费。”


这份研究报告是毕马威与全球第三大市场研究公司索福瑞集团中国公司一起,对24座城市的1200名高收入消费群体做了问卷调查后编撰的。


来源:《新财经》

原题:《中国富人的消费方向转至艺术品收藏》



三,富豪圈艺术品收藏热蔓延


5月8日,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以近1.85亿元人民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拍下了毕加索名画《盘发髻女子坐像》。收藏投资老手王中军此举没有多少让富豪圈意外,震撼的是他启蒙了马云等顶级富豪,带动了一批富豪们的艺术珍品热。


艺术品市场的信息显示,2014年很多珍品都为中国买家所拍下,苏富比、佳士得拍出的高价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作品也多为中国买主收入囊中。随着顶级富豪盯上艺术珍品,名人名画艺术品价格或很快水涨船高



1,富豪热衷艺术品收藏


此次王中军以29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含佣金)拍下的毕加索作品,是创作于1948年的油画。去年,王中军豪掷3.77亿元左右,拍得梵高油画《雏菊与罂粟花》,一举刷新中国藏家海外竞拍西方艺术品的纪录。


苏富比透露的信息称,这场“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拍卖会的亚洲藏家表现抢眼,高价的3件作品都是亚洲藏家投得,亚洲藏家竞拍的成交额占了总成交额30%以上。


在海外竞拍市场,中国内地有三个最受人关注的富豪,包括买下苏东坡《功甫帖》和明代鸡缸杯的刘益谦,其中鸡缸杯以2.8亿港元拍下;2013年以1.72亿元拍下毕加索作品的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还有就是两次高价拍下艺术珍品的王中军。


分析认为,这些富豪藏家正流露出对西方艺术品的关注,他们频频出手,越贵越买,在收藏投资圈刮起了中国旋风。在回答媒体有关高价的问题时,王中军认 为亿元价格在预期中,即使价格再高一些也可接受。万达集团收藏团队在拍下毕加索作品后称,这仅仅是收藏世界级艺术家作品的第一步,今后还会继续收藏国内外 艺术珍品。




2,收藏书画成投资热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