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市值风云
有料,有趣,有深度。由董秘、CFO、投行和基金经理等一线从业人员组建的专业市值管理公众号,专注于解读中国资本市场最典型的并购重组、最血腥的股权战争和最脑洞大开的财务舞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夜读|一个人的底气,藏在读过的书里 ·  15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赵初一007 ... ·  2 天前  
钱眼  ·  冲上热搜!刚刚,彻底“杀”疯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市值风云

三维视觉国产替代生力军,服务C919、比亚迪等重大客户,思看科技:冲刺科创板3D扫描第一股!

市值风云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1-06 18:13

正文


基本上每1-2年就会进行产品的全新开发和重大升级。




作者 | 贝壳XY
编辑 | 小白

曾几何时,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制造在西方的商场里,德日制造在中国的工厂里,美国制造在中国的实验室里。短短一句话,虽有些戏谑和嘲弄,但着实刺痛了我们的内心。

以手持激光三维扫描仪为例,作为智能制造及基础研发产业链上中游3D数字化建模与检测的基础硬件工具之一,曾长期被海外厂商垄断,严重制约着我国数字计量与智能制造的转型与升级。

直到2015年思看科技(688583.SH)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境况。思看科技3月成立,4月就推出初代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期间相隔仅一个月的时间。

(来源:思看科技第二轮问询回复)

目前,思看科技正在科创板注册发行,并于今日申购,拟募集5.69亿冲刺科创板3D扫描第一股,一起来探探究竟。

前沿应用多点开花

自成立时起,思看科技便专注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域。

所谓三维视觉数字化,即用摄影机等光学传感器件代替人眼,用计算机及相应的三维重构算法软件代替人脑,形成实体物体的高精度三维立体数字模型,以实现3D成像、高精度测量等功能。

相较于传统的2D技术,三维数字化能够1:1还原真实物体三维空间尺寸,识别空间形貌、几何尺寸、位姿等传统技术难以捕捉到的信息,可以满足更复杂的需求。

为了便于理解,风云君找到一个现实应用案例,比如汽车制造质量控制。这是车企的关注重点,因为任何缺陷或组装失误都会导致安全隐患,影响到整车性能和用户安全。

三维视觉数字化,能够克服传统单点测量技术存在的效率低下、数据缺失、测量有误等缺陷,提供数据采集的同时,还具备更高的灵活性,提高检测效率和数据准确性,满足现代汽车制造业对质量和速度的高要求,从而提供可靠地质量保障。

过去几年,受益于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平稳增长,特别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壮大,三维视觉数字化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同步增长。

除了汽车制造,三维视觉数字化也在不断拓宽应用场景,比如航空航天、工程机械、交通运输等工业场景,以及教学科研、3D打印、医疗健康、虚拟世界等专业场景。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这些场景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都是当下的前沿热门领域

如此以来也就不难理解,三维视觉数字化行业的市场规模未来也将以较快增速持续成长,预计将从2022年的122.9亿元涨至2027年的400.1亿元,复合增速约为26.6%。

以国内范围来看,2022年,我国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市场规模还不到15亿元,但到了2027年,预计将增长至60.3亿元。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国内制造业的迭代升级。用时下最热门的一个词,就是“新质生产力”。

打破外资垄断

根据下游应用场景的不同精度要求、扫描及检测的不同实现方法等,三维数字化产品主要下游应用可分为三类:高精度工业级领域、高效率专业级领域、高性价比的商业级应用领域。

(来源:智研产业)

思看科技的现有产品主要集中在工业级和专业级两大赛道。

从第一代HSCAN手持激光三维扫描仪系列开始,思看科技现已搭建起较为完善的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平台,开发出跟踪式/专业级彩色/工业级自动化3D视觉数字化产品等产品矩阵。

从整个行业来看,国内市场的参与者还比较少,集中度也相对较高,除了思看科技,还有形创公司、海克斯康(含武汉中观)、先临三维(含天远三维)和卡尔蔡司(含蔡司高慕)。

思看科技的看家产品是手持式及跟踪式产品,目前在国内的市占率位于行业前列。

根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公司主营产品手持式激光三维扫描仪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2年,其手动式产品的市场份额为16.3%,同样位列业内第一。

思看科技也陆续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科技小巨人等称号。报告期内,其产品毛利率始终保持在75%以上,这也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一种侧面体现。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通常来说,一家公司想要保持在业内的领先地位,离不开快速的产品研发及迭代。

从过往来看,公司基本上每1-2年就会进行全新产品开发和重大产品升级,迭代速度业内领先,持续拓展新的下游市场。

有产出就要有投入,放在思看科技身上,就是研发。2020年至今,思看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基本都保持在15%-20%的高水平区间。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研发人员数量也日益攀升,截至2023年末共拥有121人,较2021年近乎多了一倍,人才的积淀也在为后续持续创新保驾护航。

业绩增量可观

回看思看科技的过往历程,其真正规模化放量起始于2019年推出的新一代KSKAN系列产品,至今不过5年时间。2023年,思看科技实现营收2.72亿,归母净利润1.14亿。

与2020年相比,思看科技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分别达到43.5%和56%,领先于行业整体发展增速。考虑到行业未来的增长空间,还是值得期待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