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迷影课
迷影课是图像时代视听控深度中毒患者的选修课堂,讲讲电影野史,侃侃视听分析,吹一吹理论,批一批新片,评一评新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津云  ·  今晚,哪吒全球登顶!超越星战! ·  昨天  
涵江时讯  ·  《哪吒2》登顶!福建企业立大功! ·  2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2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哪吒2》闯进中国影史票房榜前3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迷影课

影向标 |《皮绳上的魂》: 西藏——宗教冒险与神话想象中的现代江湖

迷影课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8-23 11:24

正文

影向标周末版-第一百零五期

评《皮绳上的魂

得分6.3


1. 胤祥: 8分

电影学者。

从去年上影节看完就开始吹,吹到今年终于上映了。写过跟导演的对谈,写过长文,也没有什么别的想说了。 摄影好不用我再夸,结构漂亮,值得好好珍惜。问题还是把两个看似贴合实则内在冲突的文本捏合在一起,类型电影的表象冲淡了作者性。另 外看到万玛才旦导演对方言的讨论,这个点实在是只有藏族角度才能看到的问题。由此其实还能在藏语电影的脉络中打开新的讨论空间。

2. U兔: 8分

电影类书籍译者。

完全可以当西部片来看,表现的西藏景观挺酷,很奇幻, 更像是单纯作为一个西部边远地带的神奇存在,符合“在路上”的感觉 ,好几处拍得挺有特点的,美术和摄影都很好。有些细节挺有趣,比如女主负重带着复杂的煮茶工具。

3. 胡续冬: 7分

诗人,译者,随笔作家,执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虚构叙事与写作进程交织互现、黏连不分是后设小说或称“元小说”常见的套路, 国产电影里很少见到有人把这种套路视觉化以后还不会显得过于尴尬,《皮绳上的魂》在这方面还算不错 ,但是不能细究,不是逻辑穿帮的问题,而是整个片子的明信片摄影风和演员造型的另类选秀风消解了“后设叙事”的必要性。

4. 风间隼: 7分

影评人。

《冈仁波齐》没拍到的阿里美景,都在这部电影里了。 张杨用时空交错的三条故事线捕捉到了西藏的不可思议,表达了熄灭贪嗔痴的佛家义理,但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他把西藏拍成了依然与国家治理若即若离的现代江湖。 血仇制度与电子眼监控并行不悖,这或许是对当下最准确的表达。

5. 西帕克: 7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冈仁波齐》的另一面,偷师了不少莱昂内。 展现了一个颇具有文学性的西藏,宗教冒险与神话想象,以及故意误导打乱的多线叙事,可以看出是一部挺用心的作品。

6. 大奇特: 7分

欧美老电影爱好者,DVD收藏发烧友。

放下屠刀与冤冤相报,借由一个藏地传说来完成救赎。哑巴先知抢得作家身份,指引角色步入正途。作者不知如何收尾,片尾打通所有脉络。

7. 秦婉: 6分

凤凰电影策划。

这部电影能看出导演的全心投入,拍摄藏区美景有很强烈的西部片即视感,在上影节拿下摄影奖,不足为奇。 此片有看点,但导演才华还是稍欠,对于神秘主义的构建,没有新颖的形式和提供强大的力量,时长也有压缩的空间。 演员有质感,不过曲尼次仁可能在娱乐圈接触的表演信息太多了,表演方式完全是汉人的,失去了藏族人原始的表现力,让人有些遗憾。这几年藏族题材文艺片兴起,少数民族艺人可以抓住机会和优秀导演合作,回归演绎本民族的故事,但一定要找回自己的民族表演特点,像《德兰》的女主角就非常好。

8. 桃桃林林: 6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一部非常神奇的国产魔幻题材,掺杂进民族和宗教元素,让这部电影充满藏地魔幻味道。同时,影片在结构上用出了不少花样,虽然整体比较艺术片,却又很多叙事的诡计与结构的变化。

9. 独孤岛主: 6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全程制造目的鲜明的神秘感,建立了疏离情境也扁平了人物个性,瑕瑜互见的尝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