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其果
”
化妆品行业禁业名单再添新人。
近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同一天连开2张罚单,其中,广州市×××化妆品厂因生产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被终身禁业;广州×××有限公司因在儿童化妆品中添加禁用物质,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质量安全负责人均被终身禁业。
青眼调查发现,这两家涉事企业分别为广州市白云区丰彩化妆品厂(下称“广州丰彩”)、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浩生物”)。早在去年,两家公司就已处于“经营异常”状态,同时,中浩生物还在今年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据广东药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广州市×××化妆品厂于2022年1月6日生产的××染发膏(紫红色)因检出产品标签及注册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未标示的染发剂2,6-二氨基吡啶、对苯二胺,被判定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属于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
▍
截自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经查,广州市×××化妆品厂生产的469盒上述涉案产品被全部销售完毕,销售价格为2.8元/盒,销售收入1313.2元,案件货值金额及违法所得均为1313.2元。
基于此,广东药监局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二)项,责令该公司停止化妆品经营6个月、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同时,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此外,对该公司原法定代表人陈××,处罚款15.25万元,并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
另一张罚单则“花落”广州×××有限公司。据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显示,该公司于2023年4月11日生产的××婴亲霜(批号:ZHBD04A02),以及2023年4月8日生产的×××臻护霜(儿童型)(批号:ZHBD02A01)均含有化妆品禁用原料他克莫司,且涉案产品均为儿童化妆品。这当中,涉案产品货值金额为2.55万元,违法所得为1.55万元。
▍
截自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他克莫司”是一种治疗中度或重度皮炎的抗生素,而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明确规定,抗生素类药物不得作为生产原料及组分添加到化妆品中。
最终,广东药监局决定对广州×××有限公司作出停止化妆品经营6个月、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的行政处罚。
与此同时,广东药监局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方×作出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处罚中,该公司质量安全负责人周××也受到罚款和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显示,上述两家被罚企业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分别为粤妆20161534、粤妆20220268。
而据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生产企业平台公开信息,这两个编号对应的生产企业分别为广州市白云区丰彩化妆品厂(下称“广州丰彩”)、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浩生物”)。
▍
截自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生产企业平台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广州丰彩成立于1993年,法定代表人为陈某国,经营范围包括化妆品制造、批发及技术开发等;中浩生物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Ⅰ类医疗器械、Ⅱ类医疗器械以及消毒剂的生产销售,法定代表人为方某。
青眼调查发现,广州丰彩、中浩生物曾多次受到行政处罚。其中,广州丰彩在2019-2023年5年间5次被行政处罚,罚款总金额为19.44万元;中浩生物近一年3次被行政处罚,罚款合计126.50万元。
从处罚缘由上来看,广州丰彩违规事实包括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使用化妆品禁用原料和未经批准的化妆品新原料,以及化妆品标签标注的成分与产品的实际配方不一致等。
而中浩生物违规原因则在于无证或超范围生产化妆品,以及使用禁用原料生产儿童化妆品。典型如,今年1月2日,中浩生物因使用禁用原料“他克莫司”生产红色蜗牛婴初霜以及杏庄园臻护霜(儿童型)、筱娃娃婴亲霜等产品,被广州市白云区市监局罚没共计110.05万元。
另早在2023年8月25日,中浩生物还曾因未经许可擅自迁址生产“嘟卡婴儿润肤乳”“红色蜗牛婴儿润肤乳”,被广州白云市监局处以罚款11万元。
而从产品备案情况来看,中浩生物自2022年以来,共备案了79款产品,包括面霜、身体乳、面膜等品类,其中近一半的产品已处于注销状态;广州丰彩共备案了301款产品,精华露、发膜、养发粉等,少量产品已注销。
值得一提的是,青眼调查了解到,2023年,由于“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广州丰彩、中浩生物已分别被广州白云市监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同时,在2024年1月16日,因“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领域”,中浩生物还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