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杭子牙
犀利的观察者,中肯的评论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个妈妈六个娃  ·  老母亲最怕的,是突然接到孩子受伤的电话…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因奶奶往水里加了……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开学我给孩子制定一周的早餐安排,吃好又不重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杭子牙

特朗普上台了 俄罗斯与普京得救了?

杭子牙  · 公众号  ·  · 2025-01-26 09:08

正文

特朗普上任后,俄乌停战再度成为讨论话题,毕竟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不断声称“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当然,这种话更多是选举考虑的民粹语言,不过特朗普上任本身,是否能够成为俄乌战场、乃至美俄关系的变量,确实是相当值得关注的话题。

1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便公开恭贺特朗普就职,并指俄罗斯愿与美国就乌克兰局势对话,更称俄方从未拒绝与美国对话,且准备同任何一届美国政府平等合作,只是双边合作应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以及考虑到俄罗斯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其中包括在巩固战略稳定与安全方面的作用。

而特朗普虽在就职演说中对于俄乌议题保持沉默,却还是在几个小时后对白宫记者表示,自己很快会与普京会面,“他应该达成协议,我认为他不达成协议是在摧毁俄罗斯。”

特朗普也在重返白宫后迅速签署行政命令,暂停美国所有对外援助计划90天,以审查这些计划是否符合特朗普的政府目标。

1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声言如果普京不在短期在同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的话,美国将会加大对俄制裁,“我们可以以容易之途又或者困难之途去做这件事,容易之途永远更好。”不过,他同时也表示他同普京有很好的关系。

整体来看,特朗普虽没有在24小时内停止俄乌战争,却似乎已在私下协商相关事宜;而有鉴于俄罗斯相对掌握战场主动,乌克兰被迫接受“大国协调”似乎也是必然结局。不过特朗普协商俄乌停战能否真正改变未来的美俄互动,恐怕需要更多观察。

为什么特朗普成为“救星”

早在特朗普上任前,不少媒体都把候任总统形塑成「普京与俄罗斯救星」,主要根据有二。

第一,认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可能导致美国撤回对乌克兰的援助,而俄罗斯可能因此掌握更多主动,普京将能在停战谈判上「狮子大开口」。其实就连前俄罗斯总理、现任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都在社交媒体上直言,「特朗普有一个优点对我们而言很有用,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他极其痛恨把钱花在那些贪图占小便宜和不劳而获的人身上,比如乌克兰。」

第二,认为特朗普与普京存在不错的「私人交情」,能连带惠及美俄关系。例如前美国联邦调查局代理局长麦凯布就对《外交政策》表示,「从特别检察官2017年开始工作以来,越来越多问题、证据与情况都指向有关特朗普与俄罗斯、特别是与普京的关系,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美国资深调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也在新着《战争》中提到,普京曾在特朗普卸任后与其七次通话。

但回顾特朗普上一次执政,类似推测也曾出现:「美国优先」会让特朗普减少在欧洲的战略挹注、包括乌克兰,与普京的关系能让美俄互动止跌回升。但事实证明,这种推测有其局限,或者应该说,特朗普其实有某种程度的「心口不一」。

从话语体系来看,特朗普第一任期确实对普京有不少正面评价,例如称「普京在重塑俄罗斯形象和重建俄罗斯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也对两人关系取态积极,例如《华盛顿邮报》就在2019年分析,特朗普自2017年上任以来,与普京私下交谈了至少16次。

但在政策场域,特朗普便没有那么「友善」。例如在2017年8月2日,特朗普就签署《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CAATSA),对俄罗斯等国家实施新一轮制裁,这一法案扩大了对俄行业的制裁范围。另外根据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发布的美国对俄制裁资料,从2017年到2020年,特朗普政府对与俄罗斯有关的个人和实体发布了273项制裁,其中131项与乌克兰有关。

当然,与奥巴马第二届政府发布了370项与乌克兰有关的制裁、占与俄罗斯相关的455项制裁80%的比例相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速度相对缓慢,或许可以视作「对俄友好」的表征;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就算特朗普与普京有私人交情,基于美国的政治惯性、国家利益,还是必须推进对俄新制裁,而且制裁重点甚至更加广泛,除了乌克兰问题,还针对了恶意网络活动、选举干预等。

因此,即便俄乌战争极可能在特朗普任内停火,特朗普在个人立场上也可能对普京相对友善,从第一任期的作法来看,被形塑成「普京与俄罗斯救星」的特朗普,其实未必能让美俄关系焕然一新。

美俄关系的结构性问题

如果从冷战以后的美俄(苏)互动来看,领导人的私交往往不是影响双边互动的决定性因素,甚至会受国家利益定位和战略制定影响。

例如艾森豪威尔威尔与赫鲁晓夫之间虽有私人交情,却不能阻止冷战波动性升温的时代大势;里根与戈尔巴乔夫之间也存在私人友情,或许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日后的冷战终结,却绝非关键因素,因为苏联解体还涉及复杂的内部问题,也是历史背景的漫长积累;其实小布什也曾与普京有过「蜜月期」,美俄关系却还是日渐恶化,在小布什上任之初,美国不认为俄罗斯是主要的战略威胁,而是一心打赢中东「反恐战争」,但在结束中东热战后,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已经开始「向东看」,美国也决定回归旧战场、对付「老敌人」,美俄关系便直线下滑,小布什与普京的所谓「私交」,当然也就荡然无存。

而特朗普即便打着「反建制」旗号上台,也还是要直面美国整体的对俄立场。

首先是美国民众的对俄态度,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5月的民调数据显示,美国民众对俄罗斯的负面观感仍然很强,有大约六成的美国人认为俄罗斯是美国的「敌人」、而非「竞争对手」,更不是「合作伙伴」。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7月的民调更显示,虽然62%的共和党人认为,美国没有责任帮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但大多数共和党人(66%)和民主党人(77%)都赞成对俄罗斯实施严格的经济制裁。这种民意结构必然影响特朗普的对俄政策与立场。

当然,虽说特朗普和普京在解决乌克兰问题上有各自的利益考虑,并也面临不同难题,双方却还是存在一个共性,就是尽可能冻结冲突、结束战争,而不是加码升级。只是就算「结束战争」,也并不意味停止「敌对行动」,对俄乌双方来说是如此,美俄恐怕亦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