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日报
高度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在警车里生了!孩子取名叫…… ·  3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人生的三把尺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赢了!郑钦文晋级 ·  4 天前  
新华社  ·  这条视频,送给每一个奋斗的你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日报

元宵祈福到佛山!看完攻略“行通济”,包你鸡年“冇闭翳”

南方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11 12:46

正文

年后开工首个周末遇上元宵节

你要怎么过?

 


想祈福?想凑热闹?

还想感受岭南传统民俗?

南报菌给你推荐个好去处


佛山“行通济”


这一传统民俗延续了400多年

从明末清初开始

每逢正月十五、十六

佛山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行通济”

人们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

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

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每年的“行通济”都吸引数十万人参加

珠三角、港澳地区的朋友都会来现场

外国友人都要来现场凑热闹

连续几年,都引来央视报道


去年2月,央视《新闻联播》中《欢乐元宵闹起来》对“行通济进行报道。


这样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

今天已经开始啦

晚上7点后,就会越来越热闹

想来围观的小伙伴,速度行动

错过又要等一年啊!



就在今天下午

“南方+将直播这场民俗活动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



周边城市的小伙伴来围观

回家、停车都很方便


搭乘广佛地铁到同济路站下,跟着指示牌就能顺利抵达通济桥,广佛地铁还特意延迟1.5小时收班,12点还能从佛山禅城回广州海珠;通济桥周边提供18个停车场,还有上千个免费停车位提供;今年佛山警方首次为方便行动不便、老幼病残和有其他特殊情况的人士提供专车免费服务


看到这,有点心动?别急。小编特意整理了“行通济”最全攻略,告诉大家行通济的历史由来、文化内涵,并奉上路线、交通和安全指引。看完攻略再“行通济”,包你鸡年“冇闭翳”!

 

 

民俗篇


◎“行通济”的习俗何时兴起?


行通济的风俗从明末清初开始,发展至今已成为了佛山文化的一张名片。《行通济》一书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 


在“行通济”过程中,许多人都会口里念着“行通济,冇闭翳”。这是为什么?“闭翳”是指忧愁、衰气的意思。“行通济,冇闭翳”是指到通济桥上走走,就能消除疾病、烦恼,得到幸福、安康,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这句话,也是对人们行通济最有力的感召。

 


◎“行通济”时间有何讲究?

  

佛山市民俗学家余婉韶说,行通济的时间被误说成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其实正确的时间应该是农历十五晚11时(子时)开始,十六晚亥时(10点)结束。


到了现在,行通济的时间已经从正月十五白天开始,到正月十六的凌晨结束。


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行通济必带“吉祥三宝”

 

生菜是“行通济”旧有的习俗。生菜被叫做“胜意菜”,走完通济,买棵生菜带回家,寓意这一年都会“万事胜意”。至于“扔生菜”的习俗,则是人们的误解。

 

风车象征着“时来运转”或者是“一帆风顺”;


风铃预示着今年走完通济桥后会招来福音。

 

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行通济”,还有这三大禁忌!

 

→不能折回复返

 

《佛山史志》主编助理黄国扬认为,走通济桥,要按照固定的路线行走:要一次从桥头(北岸)行至桥尾(南岸),不能折回复返,须由桥尾右傍大基而去,经尾窦到澳口返回佛山镇,否则不吉利。

 

→不抛生菜

 

生菜是“生财”谐音,俗称胜意菜,行通济买生菜取其“胜意”、“生财”的好意头,因此就成了佛山人行通济时必备的一样东西,意在求财。

 

但每年行通济的活动中,人们喜欢在道路上丢弃生菜,形成了大量的浪费。将生菜扔掉是弃财之举,行通济的游客不妨把生菜带回家,取“引财归家”的好意头。




→不抛钱币

 

与扔生菜相呼应的,部分人还喜欢往通济桥下扔钱币,一些人不顾生命安全,下水去捞钱。这一习惯遭到民俗专家的批“陋”。

 

佛山市民俗学家余婉韶认为,还不如把硬币捐作慈善用途,既能够满足市民投钱币企求神灵多关照的心理,又能将这些钱用在有需要的困难人士身上,既求福又做善事,一举两得。


 

攻略篇

今年行通济有3条路线


为了确保本次“行通济”的现场秩序和安全,佛山公安公布了今年行通济的三条行进路线和安保措施。

 

3条行进路线

2条主路线+1条备用路线

奉上佛山公安手绘的行通济路线图

☟☟


→路线1

 

卫国路(汾江路口)——普君西路、兆祥路——文华路(同济东路入口)——同济东路——骑楼通道——通济桥——济世广场——普澜二路(同济路、同华东一路、同华东二路)。


市民可从卫国路、普君西路、兆祥路沿线支路进入,并统一经文华路入口进入。

 

→路线2

 

季华路(汾江路口)——季华路(岭南大道入口)——岭南大道——同济东路——骑楼通道——通济桥——济世广场——普澜二路(同济路、同华东一路、同华东二路)。

 

市民可从季华路沿线路口进入,并统一经岭南大道入口进入。

 

→备用路线

 

季华路(岭南大道以南)——文华公园(电视塔广场)——文华路——同济东路——骑楼通道——通济桥——济世广场——普澜二路(同济路、同华东一路、同华东二路)。

 

→紧急疏散通道

 

市府南小公园、厚源路(普君南路至岭南大道路段)、后龙东街、后龙西街、后龙横街、金鱼街(普澜一街至同济路路段)、同济路(普澜路至金鱼街路段)、同济东路北侧(金鱼街至岭南大道路段)、普君新城等路段。

 

市民从岭南大道、文华路进入同济东路由东向西行进,进入骑楼通道和通济桥,最后可由济世广场出口到普澜二路分别向西、南、北三个方向疏散。


管制区内别停车,自驾的朋友看这里


★管制时间

 

从元宵节(11日)当晚7时起,除停放在停车场内,“行通济”当天内围区域沿线禁止机动车停放。

 

★一图读懂管制区域

 

元宵当晚7时起,管制区域内车辆禁止出入

 


周边有18个停车场,可停放车辆

 

P1:莲花广场地下停车场、P2:岭南天地停车场、P3:原祖庙路玫瑰商场背后地块上的露天停车场、P4:ICC(原友谊商场)地下停车、P5:华辉停车场、P6:岭南站地下停车场、P7:百花广场停车场、P8:金城街停车楼、P9:创意产业园停车场、P10:唐翠园地下停车场、P11:九鼎国际停车场、P12:彩虹路两侧停车位、P13:文华路亚艺公园停车场、P14:兆阳广场停车场、P15:荷园路两侧停车位、P16:深华路两侧停车位、P17普君新城停车场、P18岭南明珠停车场

 

图中的18处停车位可供车辆停放,需注意的是:P17普君新城停车场和P18岭南明珠停车场位于管制区内,开始交通管制后禁止车辆出入,因此不建议游人停车入内。如附近住户或过夜停放也可将车在管制前驶入上述两停车场停放。所以建议驾车的游客尽可能选择巡游区域周边的16处停车场停车。


此外,佛山市家博城将免费提供1000个车位。建议从乐从方向过来禅城的车主,将车停放在家博城停车场后,到距停车场700米左右的澜石地铁站搭乘地铁前往通济桥附近。

“行通济”温馨小贴士


1、亲友走失不用怕,现场广播帮你找!


指挥部设有中央广播室,如果和同伴走失,可向路边执勤民警反映,民警会与广播室沟通,帮助大家寻人。


2、路线不短,轻装上阵


行走路线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走完,建议大家不要带过多的行李物品,着运动鞋。如遇体力不支等状况,第一时间向身边的执勤民警寻求帮助。


3、随身财物要看牢


行通济活动规模大、人数多、范围广,而人多拥挤的地方又往往是小偷、骗子等不法分子伺机作案的场所,要多注意自身财物安全。最好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和大量现金;带包的市民不要将包挎置于身后、侧面等容易被盗的位置;摄影发烧友必须看管好镜头、相机;不法分子还可能趁市民出外观看巡游之机实施入屋盗窃,市民在参加活动前要锁好家中门窗。


奉上资深便衣民警自制的防扒地图


4、人多拥挤,大家要防止被踩踏。


人流密集区域切忌弯腰捡东西或绑鞋带,不要拥挤和起哄,要顺着人流走。禁止逆行,或长时间停留拍照。要减少在桥面和生菜池前的停留时间,以免被挤摔倒,发生踩踏事件。


5、注意安全,这三件事不要做哦

 

☞严禁未审批无人机飞入。不规范操作无人机及无人机低空飞行极易造成人员受伤或引起恐慌发生踩踏事故。今年禅城公安首次启用行通济空中管制措施,严禁未经审批的无人机飞入行通济禁飞区域。

 

☞严禁携带氢气球和明火香烛。燃香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不小心与氢气球发生碰触,容易发生火灾。

 

☞严禁燃放孔明灯。燃放孔明灯存在危险,容易引发火灾。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对于非法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的单位及个人,公安机关可对其依法查处。


全攻略已经发布完毕

祝大家元宵节团团圆圆

行通济,平安开心

 


查看更多内容

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猜您想看:

13岁少女为打赏男主播,两月败光25万! 母亲报警后无法立案


别人家的开学第一课!画风清奇的这些题你会做?


15楼起火,母亲带3岁儿子翻窗逃生,消防官兵说她做对了!| 高楼失火怎么办?


这个“00后”少女堪称新一代“女神”界清流!根本不是一台“文曲星”能概括的……


天天盯着手机熬夜追剧,女白领眼睛里竟然长满结石!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佛山文化 公安主持人 佛山交通 今日禅城

 | 南方日报记者 夏小荔 梁志毅

编辑 | 朱丹 冯仕妍

校对 | 吴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