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喋喋
编辑| 何润萱
拍出豆瓣8分国产剧还被骂上热搜的导演,张开宙大概是独一位。
由正午阳光影业出品、王凯主演的古代传奇剧《清平乐》开播11天,豆瓣开分8.2,在普通观众眼中已属精品之作。然而作为导演的张开宙却在首播当日被骂上热搜:网友认为他剪辑节奏拖沓拖累了演员和剧本,甚至称他为“人间褪黑素”,意思是张开宙和褪黑素一样让人瞬间昏昏欲睡。
图片截自微博
这种吐槽待遇可能是某种“正午限定”:其一,国产剧质量普遍参差不齐,观众对豆瓣8分作品基本很少再“吹毛求疵”,只有优等生正午阳光会被观众以更高的标准评价。
其二,明星为中心的国剧制作大环境下,观众叫得上名字的幕后主创屈指可数,能被热议的导演、编剧一年也没有几个,但部分观众对正午阳光主创团队如数家珍,以至于可以精准指认到张开宙本人的导演风格——《清平乐》豆瓣热门短评第一写道:“这风格和节奏非常张开宙,很拖沓,受不了”。
豆瓣网友《清平乐》剧评
近几年中,除了最核心的孔笙、李雪,正午阳光团队其他导演也纷纷推出独立作品:张开宙执导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正在播出中的《清平乐》,同样播出中的《我是余欢水》由孙墨龙独立执导,简川訸拍出了《都挺好》,曾与孔笙联合执导《大江大河》的黄伟如今正在独立拍摄《大江大河2》。
不过在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看来,如今正午阳光的创作谱系之中,张开宙是相对特别的存在: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女频言情IP,离正午最擅长的正剧范儿和现实题材最遥远,剧集受众也更偏向年轻化和女性群体。他成为吐槽重灾区、被划定为不合格的正午导演背后,也有着复杂的成因。
成为“人间褪黑素”之前
成为“人间褪黑素”之前,张开宙一度是被剧迷寄予厚望的正午新导演。
导演张开宙
2011年8月,正午阳光工作室正式创立,核心团队是孔笙、李雪、孙墨龙三位“山东影视制作”出身的导演。2014年底,“金牌制片人”侯鸿亮辞去在山影的职务加入正午阳光,侯鸿亮、孔笙、李雪的“铁三角”正式结成。
2015年播出的正午剧《伪装者》、《琅琊榜》创造了现象级的口碑与热度,被称为“国剧门脸”,也奠定了正午阳光在国剧观众心目中的品质印象。
《琅琊榜》热播期间,观众已经关注到正午阳光主创团队中的其他人,并且对张开宙期待颇高:剧粉认为张开宙和孔笙、李雪一样是摄影出身,首次担任导演就与孔笙合作口碑剧《战长沙》,业务能力看起来有保障;而且张开宙在正午导演中外形相对出色,被称为正午导演里的颜值担当,甚至得了一个外号“花泽宙”。
2016年,豆瓣网友开贴讨论张开宙的颜值,热评表示:“我宙最帅”(图片截自豆瓣)
但随着张开宙独立导演作品的播出,围绕张开宙的评价逐渐发生了变化。
2015年10月,张开宙个人首部导演作品《他来了,请闭眼》播出,彼时《琅琊榜》刚收官不久,对正午阳光满怀期待的观众感到了不小的落差。在《战长沙》中饰演了“白月光”顾清明一角的霍建华变身霸道总裁后令人失望,最终《他来了,请闭眼》豆瓣评分只有6.4分,张开宙“单扛”剧集的能力遭到首轮质疑。
2016年,张开宙执导的《如果蜗牛有爱情》播出,这部剧和《他来了,请闭眼》同为丁墨推理言情小说改编,豆瓣分数7.2,有的观众认为张开宙进步明显,并且称赞剧中镜头考究、画面精良;但另一部分观众认为《蜗牛》存在和《他来了,请闭眼》同样的节奏拖沓问题。
豆瓣网友评论《如果蜗牛有爱情》
2017年,《欢乐颂2》播出被认为与第一季相比质量严重下滑,豆瓣评分也从首季的7.4降至第二季的5.4。观众继而发现导演团队变更了:首季由孔笙、简川訸担任导演;第二季则是简川訸与张开宙联合执导,作为“变量”的张开宙成为众矢之的。
2018年末,张开宙执导、赵丽颖主演的超级IP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播出,节奏问题再度遭到小规模吐槽。
网友在豆瓣小组开贴讨论张开宙的业务能力,称《知否》节奏存在巨大问题,并且对拍摄中的《孤城闭》(即《清平乐》)表达了担忧。热评也调侃道:“宙宙,导演界的花瓶”、“他还是适合给孔笙打下手”、“别霍霍戏了,长那么帅,出来演戏也是可以的”。
豆瓣网友评导演张开宙业务能力
不过这种针对节奏的吐槽发生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即对正午阳光剧集脉络较为熟悉的小部分观众之中。
在更大的讨论空间中,《知否》的口碑和热度是成功的:豆瓣23万人评分7.7,2018-2019年度网播量最高剧集,《知否》的蜡烛打光、精致的服化道和出色的摄影构图也被交口称赞,在这一层面上,张开宙反而收获不少观众的夸赞。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到了《清平乐》,局面发生了变化:首播当日,仅仅看了两集的观众对张开宙爆发了强烈不满,诞生了“宇宙起源张开宙”、“人间褪黑素张开宙”等毒舌金句,还有网友制作表情包揶揄他比IE浏览器和树懒还慢。王凯粉丝也冲在了吐槽第一线,称王凯的演技再一次拯救了张开宙。
但另一方面,张开宙的优点也仍然坚挺:豆瓣热门好评中不乏“宙导的镜头很绝,好几个空镜美到窒息”、“随便截屏就是壁纸”这样的称赞。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开宙出道多年“人设一直没崩”,一直很美,一直很慢,优缺点都极为稳定,决定剧集是否好看的变量从来都不是他本人。
豆瓣网友评论《清平乐》
不仅是“顶流”导演张开宙,正午其他导演们也或多或少得到了观众的关注,部分网友给正午导演纷纷贴上了标签:孔笙是无短板王者,李雪次之,简川訸是“二代目”最强,但失之于狗血,孙墨龙、黄伟还没什么存在感,张开宙则是公认的“食物链底端”,业务能力不佳的“花瓶”导演。
正午“第二代”导演
而尽管张开宙在部分观众眼里“德不配位”,但他确实是一位经过扎实历练的标准正午“第二代”导演。
“第二代”导演并不是一个既有概念,而是外界基于对正午主创团队的了解形成的粗略代际划分:侯鸿亮、孔笙和李雪的“铁三角”组合是正午第一代主创,如今开始独立执导电视剧的简川訸、张开宙、孙墨龙和黄伟都曾担任过孔笙的副手,因此是“第二代”。
正午阳光主创团队
这种划分并不严丝合缝,比如李雪与孙墨龙其实是同期,2008年他们共同担任山影经典抗战剧《生死线》的摄影,也都“摄而优则导”,通过担任孔笙的副手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导演。只不过李雪独立更早,凭借独立执导《伪装者》名声大噪,跻身正午“铁三角”。
而孙墨龙作为正午阳光初创成员,经历了更漫长的成长期:他先后担任了《温州一家人》、《琅琊榜》、《琅琊榜2》的摄像指导、摄影指导,又与孔笙联合执导《温州两家人》、《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今年播出的《我是余欢水》是他在正午的首部独立导演作品。
张开宙曾在澎湃新闻的采访中提到山影的“摄影接班”传统,这或许构成了正午团队培植新导演的传统渊源:“我们那时候,山影的摄影要管很多事,导演就坐在监视器后面主要管演员的表演。至于镜头怎么出,分镜头什么样,导演不管的,我们摄影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多。”
《都挺好》导演简川訸本就不在山影编制内,从2010年起已经独立执导多部电视剧,只是与山影合作了多部剧集,因此有不少与孔笙合作的经历:2009年他在孔笙执导的《钢铁年代》中任分组导演,加入正午团队后,第一部作品是与孔笙合拍《欢乐颂》。
与孔笙联合执导《大江大河》黄伟是2018加入正午阳光的新面孔,自身履历金光闪闪:担任过电影《天下无贼》、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摄影,与张黎导演五度合作,凭借电视剧《白鹿原》获得“白玉兰奖”最佳摄影,如今正在独立拍摄《大江大河2》。
从履历层面上“第二代”导演并不全师承孔笙,但一个客观的现象是:近几年正午阳光的创作力量已经初步完成换代,创作主力由“铁三角”变成了“第二代”导演。
随着正午“第二代”导演相继独立,每个人进入了更细分的生产线,比如小人物映射大时代的现实题材作品《大江大河》、军旅题材的《我们正年轻》、都市家庭题材的《都挺好》、针对女性观众的IP改编剧《知否》和《清平乐》。
《孤城闭》(即《清平乐》)剧照
不过“第二代”导演们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他们发展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他们执导的正午剧,仍然是团队整体把关之下的产物。
就像《琅琊榜》原作者海宴担任剧版编剧曾引发争议,但侯鸿亮在新浪娱乐采访中表示:“我们有导演组以及策划和责编人员把关,并非海宴孤军奋战,最终的剧本,是整个主创团队共同呈现的结果。”
是短板本身,也是补短板的人
在曾经的山影体系里,一个优秀导演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当下高速度的影视制作规律之下,正午导演们的成长速度或许尚未满足观众的期待,二代导演们或多或少都面临过创作适应期,但张开宙似乎是最尴尬的。
他是和年轻观众最接近的正午导演。
图片来源:微博@电视剧清平乐
侯鸿亮曾经在新浪娱乐的采访中承认,偶像剧是正午的一块短板:“像偶像剧我们就一直做不了嘛,就一直觉得可能是创作的心态也不够年轻,所以偶像剧的东西,我们特别希望能够有新的导演进来,然后能够去拍这些。”
这个意义上来说,张开宙既是短板本身,也是尝试补上短板的人。
《他来了请闭眼》、《如果蜗牛有爱情》、《知否》、《孤城闭》均为知名女频IP改编剧,和主攻现实题材的简川訸、孙墨龙、黄伟不同,张开宙拍摄的内容在山影、正午阳光的作品序列中并没有太多成套可以参考,同时他执导的题材又是与继承自山影的国剧厚重传统最不兼容、也是正午认为需要尝试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