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据猿
关注大数据行业的最前沿资讯,分享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深度文章,关注“数据猿”就是关注大数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通知 | ... ·  4 天前  
数据派THU  ·  综述 | ... ·  2 天前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我,在腾讯月薪6万,离职后突然惊醒:人越努力 ... ·  5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Nature重磅:AI化学家再升级!大幅提升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据猿

虽然阿里的人工智能试验田“淘咖啡”挺火,但无人便利店还是有很多bug

数据猿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7-07-13 08:01

正文

数据猿导读
 

日前,阿里的无人超市“淘咖啡”正式开门接客了,吸引了公众和各大媒体的目光,“淘咖啡”最大的亮点是内部没有收银台及收银人员。

上图为阿里杭州淘咖啡店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评论区点赞第一名有个大大大红包


作者 | 郭敏


本文长度为2000字,建议阅读4分钟


“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催生一个新的阶层——无用阶层, 数以亿计的人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和人工智能竞争。”《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提到。


日前,阿里的无人超市“淘咖啡”正式开门接客了,吸引了公众和各大媒体的目光,“淘咖啡”最大的亮点是内部没有收银台及收银人员。


科技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人类离“无用阶层”到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不过,今天先不讨论这么伤春悲秋的话题,我们来看看阿里的“淘咖啡”是怎么实现无人运营的,以及这样的无人便利店到底有没有bug。



开门迎客的第一天,场面很是火爆。进店第一步,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获得一张电子入场券,通过闸机时扫这张电子入场券;



第二步,在餐饮区点单,或者自行选购其他商品;



第三步,付款。离店时要通过两道门,当第一道门感应到用户的离店需求时,它便会自动开启;几秒钟后,第二道门将开启,此时已经完成了扣款。提示器会说:“支付宝共计扣款XX元”。



如此运营方式,科技感十足!那么,阿里的“淘咖啡”到底采用了哪些技术?


1、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


在餐饮区,顾客向服务员提出要购买的咖啡名称,电子设备会自动识别人脸完成身份确认,再通过语音识别完成下单。确认购买商品无误后,相应款项就会自动从支付宝账户中扣除。


取餐区安装了电子屏幕,完成点单的顾客只要在屏幕下方站着,头顶就会显示取餐号码和剩余时间。如果已经做好,电子屏会显示:XX号,请取单。


2、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技术


面部识别和语音识别需要人配合,淘咖啡还有一套复杂的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即使顾客不看镜头,超市也能精准地捕捉到他们的特征。


3、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在阿里的无人超市中,每件商品都被打上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标签。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


4、物联网支付


阿里的无人超市应用了会员账号打通、商品链路和物联网支付技术方案。其中,物联网支付方案由蚂蚁金服提供技术支持。蚂蚁金服方面表示,物联网支付技术混合运用了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再叠加非配合生物识别技术(“非配合”的意思是在用户无意识的状况下就能完成身份核实)。


黑科技促进数据累积  进而产生“经济效益”


看完上述这些黑科技,是不是觉得阿里的无人超市很强大?其实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无人便利店也不止只有“淘咖啡”这一家。2016年,日本经产省实施“无人便利店”计划,在便利店引入无人收银台与“电子标签”。之后,日本7-11、全家等五家大型便利店都宣布将引入该系统;与此同时,韩国的7-11连锁便利店也在全球第五高的大楼Lotte World Tower开设了新店,内置了一套自动结账系统,通过“手掌”来支付;同年12月,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推出了Amazon Go便利店,应用了先进的感测器和演算法。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会对使用者进行时刻监测,保留用户数据。同样,当你走进一家无人超市后,你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这些黑科技“眼中”的数据源。以阿里的无人超市和亚马逊的便利店为例,二者的货架上都安装了商品识别系统,顾客走近货架选择商品的全过程都会被采集,当然也包括顾客拿起商品时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阿里无人零售团队方面透露,目前阿里还采用了多路摄像头和传感器结合的方案。多路摄像头的主要作用在于监控店内的情况,同时追踪分析消费者的行为。


通过黑科技采集来的数据对于便利店的运营商、供货商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他们改进便利店的商品摆放位置、调整需求量,长远来看可以达到优化运营的目的。


新技术的试炼场,商用的话还存在很多问题


新技术的使用固然让人眼前一亮,但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随着无人便利店店铺面积增大、人流量增多,再牛的技术也会感到无力。3个月前,亚马逊宣布位于西雅图的首家无收银员便利店Amazon Go推迟开业。


彭博社的报道中称,当商店过于拥挤时,Amazon Go的测试一直出于崩溃状态。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亚马逊的便利店对人数有限制,假如店内顾客人数超过20人,Amazon Go的技术设备就很难追踪顾客以及其手上的商品。


根据亚马逊就Amazon Go申报的专利内容显示,无人便利店构想的关键技术在于其特殊的货架。它通过感知人与货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货架上商品的移动,来计算是谁拿走了哪一件商品。因此在人多拥挤的时候,系统的计算量即会迅速变大,商品加购准确性也不好保证。


前文也提到了阿里无人超市采用了物联网支付技术,该技术混合运用了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再叠加“非配合”生物识别技术。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方案的难点在于,随着店铺规模扩大,系统的计算量会增加,这会给GPU带来巨大的压力。即便抛开成本不谈,识别的精确度也难以保障。据了解,目前阿里的“淘咖啡”也仅仅可以承载50人。


接着谈文章前面提到的RFID标签,它采用了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相信你在一些图书馆、商店也见到过,这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不过这种标签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问题,标签被紧紧捏住将无法识别,玻璃等特殊材质的商品将不被识别。另外,在雷雨天气这种标签也存在罢工的隐患。


写在最后


阿里的无人超市推出后,国内市场一下子冒出来了好几家类似的便利店,比如宾果盒子、F5未来商店、24爱购、神奇屋等。无人超市或许是继共享单车之后的又一个风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技术方面还要很多难题要攻克,离大规模商用还需一段时间。



本文评论区点赞第一名有个大大大红包哦(以7月13日20:00为主)


推荐阅读:


盛世的阴影: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渐渐浮出水面


来源:数据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