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而:酒店·40年
本原创视频著作权属于
建E室内设计网
不得删改、盗用
▼
林伟而
香港思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 总经理
“我经常想一个酒店为什么人设计?
一个300个房间的酒店
我不可能为全世界人去设计
一天有300人,一年有1万多人住在这里
了解这1万多人就是我要做的事情
他们的兴趣、生活方式,都能在酒店里表现出来
就会是一个很成功的酒店”
▲安吉悦榕庄
北京喜来登长城酒店、滩万日本料理酒店
香港香格里拉酒店、深圳香格里拉酒店
香港东隅酒店、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
他从事酒店设计,已经40年了
▲安吉悦榕庄
“190个专业设计奖项 ”
“艺术爱好者”
“一家五口全部从事设计”
“作品曾于香港、成都、美国和荷兰展出……”
这一切的标签,都使得“成功”这个词
在他身上显得理所应当
“林伟而”,似乎变成酒店设计界的一个符号
然而,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
这次的对话,
我们看到的
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被“成功”所包裹的林伟而
更是一个沉入设计、低调、务实的林伟而
▲
童年家庭合影
美国康内尔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的他
结束了5年的建筑学习后,转而做了室内
同学问他辛苦五年的建筑学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
他说
“
建筑跟室内是应该共同考虑的
室内是人能真实感受到的空间
我一直都觉得室内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
“当我经过自己设计的地方
我会觉得我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建筑是理性的,室内是感性的
建筑出身的他
却将感性与理性处理得刚刚好
▲安吉悦榕庄
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故事
最初从事设计的林伟而只有一个十余人的小团队
那时的他,需要通过一些朋友介绍的小项目
来维持团队与生活
而转折点源于新加坡金沙酒店的设计托付
接手,就要面临团队的扩张
以及一切工作内容的全新分配与管理
不接手,就会错失这次经验与机会
“我们很小心去考虑这个机会
后来我们决定去做”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
意想不到的是
新加坡金沙酒店的设计灵感竟源于《清明上河图》
酒店的规划引用了清明河上图的长画卷构图形式
巧妙地在一个长尺度空间里规划人流和导向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平面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前后三年时间
林伟而团队成功完成了该酒店的设计任务
也是那以后
林伟而的酒店设计开始迈入另一个阶段”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
香港一个叫中环的地方
有座新地标建筑 "H Queen's"
而它同样出自林伟而之手
这里更像是一个浓缩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