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第一完成单位
|
提名奖种
|
提名等级
|
湖北省(43项)
|
1
|
|
赵梓森
|
|
最高科学技术奖
|
|
2
|
基于核酸的分子识别和调控研究
|
周翔
|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环境遥感定量分析与智能处理服务
|
陈晓玲
|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煤/生物质燃烧颗粒物生成和有毒痕量元素迁移机制
|
徐明厚
|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5
|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应答和治疗新策略
|
宁琴
|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6
|
认知和情感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与药物靶点研究
|
陈建国
|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7
|
新型真菌病毒的发现及其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
|
姜道宏
|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8
|
石墨烯基光催化材料
|
余家国
|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9
|
高温高密核物质的硬探针信号
|
王恩科
|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0
|
“互联网+”时空信息智慧感知关键技术与设备系统
|
陈能成
|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1
|
微创等离子前列腺手米体系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
|
王行环
|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2
|
基于广域信息的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
孙元章
|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3
|
特种金属陶瓷可控制备及工程应用关键技术
|
熊惟皓
|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4
|
复杂振动的宽域近零抑制技术及装置
|
陈学东
|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5
|
富氧燃烧碳捕集关键技术装备及工程示范
|
柳朝晖
|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6
|
兽用化学药品创制创新与残留监管关键技术
|
袁宗辉
|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7
|
复杂地层钻探与机具制造工艺技术及实验装置
|
蒋国盛
|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8
|
多元固废协同铺筑沥青路面关键技术、性能评价及规模 化应用
|
吴少鹏
|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9
|
肝脏移植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叶啟发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
|
高性能纤维复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与应用
|
卢亦焱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1
|
实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
酸蠡线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2
|
复杂环境下监控音视频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胡瑞敏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3
|
业务需求驱动的智能化软件服务技术标准体系及产业化 应用
|
何克清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4
|
燃煤电站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
|
向军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5
|
异构统一云存储系统及服务保障技术
|
冯丹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6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新机制及其诊疗策略优化
|
姚尚龙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7
|
马铃薯脱毒试管薯高效繁育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创新与应 用
|
谢从华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8
|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
周锐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9
|
番茄、辣椒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叶志彪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0
|
柑橘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
|
潘思轶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1
|
再生稻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彭少兵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2
|
重大工程滑坡动态评价、监测预警与治理关键技术
|
唐辉明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3
|
工业固废水热合成制备绿色墙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
马保国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4
|
低品位难处理胶磷矿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
丁一刚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5
|
焦化污染物源头控制与资源化绿色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王光华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6
|
厚带钢厚镀层连续热镀锌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集成创新 及产业化
|
戴方钦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7
|
工业窑炉低导热炉衬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
|
袁林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8
|
特色木本油料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何东平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9
|
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生物修复协同的水环境改善关键技术 研究及应用
|
吴振斌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0
|
长江中游优质中籼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
游艾青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1
|
高山蔬菜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技术
|
邱正明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2
|
油菜耐溃性遗传改良与应用
|
张学昆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3
|
大漏量土石坝及高危险堰塞坝除险减灾关键技术
|
»浆斑线
|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黑龙江省(15项)
|
1
|
净水过程中高活性中间态成份的形成规律与除污染机制
|
马军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的理论与实践
|
王喜军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动物流感病毒跨种传播能力研究
|
陈化兰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污染物高效转化资源化的电化学水处理新技术原理与应用
|
冯玉杰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5
|
特殊油藏井高效开采装备与工艺方法及其工业应用
|
刘扬
|
东北石油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6
|
船舶柴油
/LNG双燃料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宋恩哲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7
|
极端环境高性能永磁电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邹继斌
|
哈尔滨工业大学、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8
|
高精度光纤陀螺核心器件测试关键技术及应用
|
苑立波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9
|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研制及产业化
|
张彦军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
10
|
禽重要免疫抑制病防控关键技术创制与应用
|
王笑梅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北京华都诗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1
|
番茄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和系列专用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
许向阳
|
东北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大学、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2
|
恶劣环境下船舶进气品质综合保障技术
|
孙海鸥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3
|
油田精细注采智能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张广玉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石油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4
|
一种治疗和预防甲型
H1N1等流感病毒药物的二次开发
|
周有财
|
黑龙江澳利达奈徳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悦康科创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5
|
社会文化科学背景下的技术编年史(远古
——1900)
|
姜振寰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东北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奖)
|
二等奖
|
广西(7项)
|
1
|
超急性排斥级联放大
T细胞抗癌效应关键技术及应用
|
赵永祥
|
广西医科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
|
水泥绿色制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胡曙光
|
桂林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
|
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
|
白先进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国家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4
|
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
|
周诺
|
广西医科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
|
“
一喷三省”精准减量施药技术集成与应用
|
郭正
|
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
|
中国水稻两迁害虫源头防控策略与关键技术应用
|
廖世纯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
|
水牛体细胞克隆和干细胞建系关键技术与机理
|
石德顺
|
广西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吉林省(20项)
|
1
|
半导体氧化物纳米结构气体传感器的构筑
|
卢革宇
|
吉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微纳结构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物理
|
孙洪波
|
吉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宽禁带半导体的光频转换激发原理与方法
|
秦伟平
|
吉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富勒烯及相关碳材料在高压下的结构相变及新结构
|
刘冰冰
|
吉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5
|
低维氧化物半导体同质
/异质界面构建与应用基础研究
|
刘益春
|
东北师范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6
|
成环及
C-N键构建新策略
|
刘群
|
东北师范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7
|
东北玉米全价值仿生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
|
陈志
|
吉林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8
|
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顶部驱动精确控压关键技术及应用
|
孙友宏
|
吉林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9
|
人参皂苷结构修饰、技术标准及系列新药创制与应用
|
李平亚
|
李平亚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
|
高可信高性能计算环境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
胡亮
|
吉林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1
|
松辽盆地新领域油气资源多元勘探新理论、关键技术及找油重大突破
|
刘财
|
吉林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2
|
宫颈癌自适应近距离放射治疗
|
程光惠
|
吉林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3
|
草地生产
-生态多功能耦合的放牧管理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
王德利
|
东北师范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4
|
草地生产
-生态多功能耦合的放牧管理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
王德利
|
东北师范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5
|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及系列产品的研制与产业化
|
陈维佳
|
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6
|
黑土地玉米长期连作肥力退化机理与可持续利用技术创建及应用
|
王立春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7
|
矮秆早熟高抗广适高粱雄性不育系吉
2055A的创制与利用
|
高士杰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8
|
玉米绿色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
刘景圣
|
吉林农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9
|
电制热储热提升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的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
|
周云龙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
|
高精度高灵敏度空间紫外
-真空紫外光谱及宽谱段成像光谱遥感技术
|
王淑荣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湖南省(24项)
|
1
|
何继善
|
何继善
|
中南大学
|
最高科学技术奖
|
|
2
|
多模图像结构化稀疏表示与融合理论方法研究
|
李树涛
|
湖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新型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体系的设计、制备及应用
|
尹双凤
|
湖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低维半导体能带结构与光子特性调控
|
潘安练
|
湖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5
|
岩石动静组合加载理论与方法
|
李夕兵
|
中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6
|
大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及应用
|
黄守道
|
湖南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7
|
高速网络实时多样化监测技术与系统
|
苏金树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8
|
“
海牛号”深海海底深孔钻机系统与取芯技术
|
万步炎
|
湖南科技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9
|
特种钨基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及其智能化成套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
戴煜
|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
|
高速信息传输器件封装的关键技术与装备
|
段吉安
|
中南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1
|
营养米制品主食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
林亲录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2
|
FT-1500A
高性能通用64位微处理器及应用
|
窦强
|
国防科技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3
|
高效能异构并行调度关键技术及应用
|
李肯立
|
湖南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4
|
列车全研究链碰撞试验和安全评估技术与应用
|
许平
|
中南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5
|
复杂悬索桥计算理论与架设新技术及其应用
|
李传习
|
长沙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6
|
柑橘绿色加工与副产物高值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
|
单杨
|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7
|
制种安全高配合力株1S及衍生早稻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杨远柱
|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8
|
广适性骨干亲本Y58S创制与超级稻新品种选育
|
邓启云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
|
反刍家畜营养代谢调控及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
谭支良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
|
孤立性大肝癌外科治疗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
|
杨连粤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1
|
严重遗传病产前筛查和诊断新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
|
邬玲仟,
|
中南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2
|
脑梗死血瘀证病理实质与转化应用
|
葛金文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3
|
城郊农业环境保育和生态高值技术模式创建与应用
|
吴金水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4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大功率交流传动技术创新团队
|
丁荣军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创新团队
|
|
天津市(20项)
|
1
|
“
吊运类”欠驱动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方法
|
方勇纯
|
南开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太赫兹亚波长光子学调控研究
|
张伟力
|
天津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大型客机座舱空气环境控制理论与营造方法
|
陈清焰
|
天津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面向高性能人
-机交互的多模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明东
|
天津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5
|
大容量、高安全性、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相关材料及关键技术
|
唐致远
|
天津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6
|
基于多尺度限域有序结构的高导热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
封伟
|
天津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7
|
内燃机主动抗扰智能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
谢辉
|
天津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8
|
光电信息融合事件识别感知关键技术
|
刘铁根
|
天津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9
|
基于水质提升与资源回收的环境友好水深度治理关键技术
|
周启星
|
南开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
|
高效生活垃圾精分选关键技术与装备
|
傅磊
|
天津百利阳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1
|
乳腺癌早诊早治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
|
郝希山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2
|
深海油气管道和平台高效高性能焊接与评估关键技术及应用
|
徐连勇
|
天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3
|
微电网定制化能源供应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王成山
|
天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4
|
高含盐难降解有机废水源头减排与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
费学宁
|
天津城建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5
|
雌激素样作用中药的基础及转化研究
|
高秀梅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6
|
基于脊柱脊髓损伤流行病学及微环境理论的诊疗体系建立与临床应用
|
冯世庆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7
|
常见恶性肿瘤三级综合防控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
陈可欣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8
|
内河整体式管节沉管隧道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贺维国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
|
致病菌分子血清型检测技术的创立及在疾控和检验检疫领域的应用
|
王磊
|
南开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
|
干细胞治疗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
李筱荣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广西(7项)
|
1
|
异种抗原
/天然抗体抗癌关键技术与应用
|
赵永祥
|
广西医科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
|
水泥绿色制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胡曙光
|
桂林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
|
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
|
白先进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国家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4
|
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
|
周诺
|
广西医科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
|
“
一喷三省”精准减量施药技术集成与应用
|
郭正
|
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
|
中国水稻两迁害虫源头防控策略与关键技术应用
|
廖世纯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
|
水牛体细胞克隆和干细胞建系关键技术与机理
|
石德顺
|
广西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深圳(5项)
|
1
|
高可靠、高性能、高效能的高端存储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严华兵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
|
华星光电第
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产业化项目
|
****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
|
多维资源高效利用的大容量无线传输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王喜瑜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
|
工业级高功率紫外激光器及其产业应用
|
阮双琛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
|
新型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
陶芝勇
|
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广东省(30项)
|
1
|
李立浧
|
——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
2
|
统计相关信号欠定盲分离理论与方法
|
谢胜利
|
广东工业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3
|
矿物天然冲击变质效应及其地质意义
|
陈鸣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4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理模拟系统理论、方法与应用
|
黎夏
|
中山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5
|
功能纳米材料及相关低维物理的基础研究
|
杨国伟
|
中山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6
|
细菌抗生素耐药代谢机制及其逆转调节
|
彭宣宪
|
中山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7
|
新型有机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力刺激发光响应机制研究
|
池振国
|
中山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8
|
泌尿系统肿瘤多组学信息挖掘、特异性识别与干预的研究
|
蔡志明
|
深圳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9
|
多模态脑机接口理论、方法及系统
|
李远清
|
华南理工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10
|
生物质水相转化制备液态烃燃料的理论与方法
|
马隆龙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11
|
电子制造机械高速精密运动优化控制关键技术、核心部件与典型装备
|
陈新
|
广东工业大学
|
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12
|
寒冷及严寒地区用空气源热泵关键技术
|
黄辉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
限公司
|
技术发明奖
|
|
13
|
高端医学放射影像设备关键成像新技术与应用
|
陈武凡
|
南方医科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
14
|
广适型优质稻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
|
周少川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一等奖
|
15
|
高品质电子陶瓷元件关键技术及大规模产业化
|
陈烁烁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6
|
高端印制电路板高效高可靠性微细加工技术与系列工具
|
王成勇
|
广东工业大学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7
|
动物专用新型抗菌原料药及制剂创制与应用
|
刘雅红
|
华南农业大学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8
|
非霍奇金淋巴瘤个体化诊治策略的创新和应用
|
林桐榆
|
中山大学肿瘤
防治中心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9
|
复杂高层结构大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工程应用
|
滕军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0
|
南方
4种重要水果贮运保鲜关键技术与应用
|
蒋跃明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1
|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关键技术创新与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
庄建
|
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2
|
稻田镉砷污染阻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
李芳柏
|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3
|
面向智慧城市的大规模无线感知和异构互联系统及其产业化应用
|
伍楷舜
|
深圳大学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
24
|
岭南特色水果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徐玉娟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
25
|
嵌入式软件功能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
|
杨春晖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
26
|
动力用煤降损与环境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林木松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
27
|
地下结构抗浮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
|
唐孟雄
|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
28
|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
吴硕贤
|
华南理工大学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
29
|
基于低碳低硫的高值化糖品绿色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
于淑娟
|
华南理工大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
30
|
微型半导体发光器件跨尺度光功能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
汤勇
|
华南理工大学
|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陕西省(33项)
|
1
|
秦岭多期复合造山作用与过程
|
董云鹏
|
西北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2
|
多源动态信息融合理论及在监视预警中的应用
|
潘泉
|
西北工业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3
|
超轻多孔结构多功能跨尺度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
卢天健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4
|
高气压多组分放电等离子体动力学特性及其应用基础
|
荣命哲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5
|
保障软件可信性的程序验证基础理论
|
段振华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6
|
大失配条件下雷达成像理论
|
邢孟道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7
|
航空航天特种
MEMS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
苑伟政
|
西北工业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8
|
黄种人基因组特征识别系统
|
李生斌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9
|
超快速响应户外显示液晶的分子设计与关键合成技术
|
安忠维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10
|
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及装备
|
赵升吨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11
|
高效模数转换器和模拟前端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
|
杨银堂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12
|
基于金磁微粒的即时检测系统创建及临床应用
|
崔亚丽
|
西北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13
|
完整氨基酸序列类人胶原蛋白的发酵合成及新型修复材料的创制
|
范代娣
|
西北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14
|
轻金属表面梯度涂层的界面结构调控技术与关键设备
|
蒋百灵
|
西安理工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15
|
先进核反应堆高保真物理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
吴宏春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16
|
空间大型网状可展开天线反射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
马小飞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17
|
油气探井光谱快速气测录井技术
|
汤晓君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18
|
损伤性呼吸功能障碍救治关键技术及策略
|
金发光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9
|
跨临界
CO2热泵的并行复合循环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曹锋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0
|
大骨节病分子生物学新机制与防治研究
|
郭雄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1
|
大型火电厂核心建(构)筑物新型结构体系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
李红星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2
|
高对比、高分辨超声微泡成像与灌注参量成像技术及系列设备
|
万明习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一等奖
|
23
|
煤火及次生爆炸灾害动态感知与主动防控关键技术
|
邓军
|
西安科技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4
|
旱区优质抗病西瓜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
张显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5
|
油气钻采废液的物化
-生物全流程耦合资源化技术与应用
|
金鹏康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6
|
输变电设施噪声与电磁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
|
邬雄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7
|
危化品运输装备智能化与在途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赵祥模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8
|
仿生内植物与细胞治疗精准重建脊柱脊髓功能的关键技术
|
贺西京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9
|
新型宽带移动网络业务协同与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曲桦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30
|
秦川牛种质资源挖掘评价、保护选育及高效利用
|
昝林森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31
|
西安交通大学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辐射转换创新团队
|
邱爱慈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
|
32
|
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团队
|
舒德干
|
西北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
|
33
|
——
|
——
|
——
|
国际科技合作奖
|
|
河北省(13项)
|
1
|
原位金属基复合材料反应生成机理与复合强韧化机制
|
崔春翔
|
河北工业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C-TRIZ
及其技术转移辅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
檀润华
|
河北工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3
|
智慧供热节能技术及产业化
|
齐承英
|
河北工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4
|
油气管道非开挖穿越和悬索跨越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李国辉
|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5
|
新型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催化剂与脱汞剂研发与应用
|
沈伯雄
|
河北工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6
|
板带热连轧机稳定运行理论技术体系搭建及其应用
|
彭艳
|
燕山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7
|
玉米害虫二点委夜蛾灾变规律与防控技术
|
董志平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8
|
宽带钢连轧全线高速钢轧辊制造及应用关键技术
|
薛灵虎
|
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9
|
多抗优质高产
“农大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马峙英
|
河北农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0
|
红羽高产粉壳蛋鸡配套系的培育和产业化应用
|
宁中华
|
河北大午农牧集团种禽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1
|
食管癌高发区防治模式和关键防治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
单保恩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2
|
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
|
张伟
|
河北农业大学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13
|
纳米抗癌药物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的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
李春雷
|
石药集团中奇制剂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北京市(46项)
|
101-2002
|
以神经软体征为核心的精神分裂症内表型研究
|
陈楚侨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01-2003
|
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评估及其对心血管和呼吸健康的影响研究
|
郭新彪
|
北京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01-2004
|
石墨烯的可控生长及其性能调控
|
刘云圻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01-2005
|
原子气体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研究
|
刘伍明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01-2006
|
低温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构筑及协同机理研究
|
夏定国
|
北京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01-2008
|
面向癌症诊断的功能无机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性能调控
|
高明远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01-3001
|
先进纳型卫星设计制造及应用
|
尤政
|
清华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1-3002
|
面向高精度任务的机器人自主柔性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
乔红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1-3005
|
放射性废物高效处理关键技术及装备
|
王建龙
|
清华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1-3006
|
柔性直流换流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V3
|
贺之渊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1-3007
|
基于微热管阵列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赵耀华
|
北京工业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1-3008
|
多用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耐久性关键技术及应用用
|
裴普成
|
清华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1-3010
|
治疗肿瘤的医用电子加速器
(A45)装备研制与产业化
|
孙启银
|
北京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1-4001
|
基于自主技术的大尺寸超高清液晶显示器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邵喜斌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02
|
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
SoC芯片的研发与应用
|
张韵东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03
|
嵌入量子密钥安全服务的新型移动网络架构、技术研究及应用
|
王健全
|
北京邮电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04
|
群体智能支撑的互联网搜索技术及其应用
|
刘奕群
|
清华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06
|
超重型桥式龙门数控机床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刘志峰
|
北京工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07
|
绿色公共建筑环境与节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林波荣
|
清华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08
|
基于驮运架一体机的桥梁快速整体置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秦大航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11
|
商用车机械自动变速式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
|
李亮
|
清华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12
|
EC
系列国民车整车开发及应用
|
郑刚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13
|
城市燃气安全预警与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支晓晔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14
|
北京及周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制及防控措施研究
|
王跃思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15
|
国家主要农作物面积统计遥感调查技术创新与应用
|
潘耀忠
|
北京师范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16
|
地铁上盖建筑及沿线环境振动控制成套技术及应用
|
张斌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17
|
城市工业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
|
廖晓勇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18
|
京津冀地面沉降多元场协同监控关键技术与重大工程应用
|
宫辉力
|
首都师范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20
|
城市及村镇餐厨类有机垃圾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
王凯军
|
清华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21
|
非电行业工业烟气脱硝催化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何洪
|
北京工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22
|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非能动安全试验平台研制与应用
|
常华健
|
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23
|
大型致密砂岩气藏评价开发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王志章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24
|
多维度高可靠性电力计量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徐英辉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25
|
家畜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智能饲喂装备创制与应用
|
熊本海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26
|
中国
HIV感染者T细胞免疫特征
|
张永宏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27
|
牙颌面功能重建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
|
王松灵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28
|
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和应用
|
张烜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29
|
糖尿病足治疗的创新理论与关键技术
|
谷涌泉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30
|
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制定、健康风险评估及防治技术推广
|
米杰
|
首都儿科研究所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31
|
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及关键诊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张罗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32
|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张顶立
|
北京交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33
|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与应用
|
刘建勋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34
|
治疗恶性肿瘤靶向药物人源化尼妥珠单抗的研发及产业化
|
白先宏
|
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35
|
脂微球载体被动靶向镇痛药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产业化
|
刘玉静
|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36
|
一种新型流脑
-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的开发及应用
|
蒋仁生
|
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1-4037
|
药物新制剂中乳化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张强
|
北京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厦门市(
1项)
|
1
|
干眼诊疗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
刘祖国
|
厦门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江西省(8项)
|
1
|
食源性多糖免疫调节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
谢明勇
|
南昌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2
|
工业固废中多金属资源化回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罗胜联
|
南昌航空大学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3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及应用
|
赖卫华
|
南昌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4
|
铜阳极泥伴生稀贵金属梯级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廖春发
|
江西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5
|
复杂铅锌硫化矿高浓度分速浮选新技术集成及应用
|
罗仙平
|
江西理工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6
|
中药制造现代化
——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刘红宁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7
|
赣南脐橙新品种选育与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钟八莲
|
赣南师范大学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8
|
特高压工程用超大尺寸瓷绝缘子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
阎法强
|
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二等奖
|
上海市(78项)
|
1
|
超表面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
|
周磊
|
复旦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烯烃聚合反应
|
金国新
|
复旦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氧化氟烷基化反应
|
卿凤翎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复合固体电子转移及其在催化脱氢中的功效
|
陈接胜
|
上海交通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5
|
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原理与应用基础研究
|
朱为宏
|
华东理工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6
|
长江水库化驱动中下游
-河口地貌环境非均衡转换
|
陈中原
|
华东师范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7
|
DNA
甲基化调控的分子机制
|
徐彦辉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8
|
精神疾病关键基因的精细定位研究
|
师咏勇
|
上海交通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9
|
肿瘤细胞代谢感受的调控机制及其病理效应
|
雷群英
|
复旦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0
|
基于功能基因组策略的肝癌发病新机制研究
|
韩泽广
|
上海交通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1
|
620℃
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研制
|
沈国平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2
|
有机
-无机杂化策略设计构筑多功能生物医用材料
|
朱美芳
|
东华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3
|
液晶高分子的结构调控及其功能化
|
林嘉平
|
华东理工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4
|
高效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
张金龙
|
华东理工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5
|
出生缺陷致病易感基因发现及功能研究
|
王红艳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16
|
一种高效、广谱的微生物源吩嗪类杀菌剂的创制及其应用
|
许煜泉
|
上海交通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17
|
介入医用材料改性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
张海军
|
同济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8
|
石油钻柱动力学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
|
狄勤丰
|
上海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9
|
羰基还原酶的定向创制及高效合成手性化学品的关键技术
|
许建和
|
华东理工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0
|
高承载服役环境氧化物耐磨抗蚀陶瓷涂层制备及应用技术
|
陶顺衍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1
|
有机
-无机杂化涂层材料设计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
|
武利民
|
复旦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2
|
深海油气钻采工具耐磨蚀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与应用
|
尹衍升
|
上海海事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3
|
基于拘束理论的重大承压设备断裂评价与调控技术
|
轩福贞
|
华东理工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4
|
大尺寸高硬度特殊曲面精密磨削与动态精密检测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
|
胡德金
|
上海交通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5
|
柔性工件的机器人精准操作技术、装备与系统
|
朱向阳
|
上海交通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6
|
高性能
DDR内存缓冲控制器芯片设计技术
|
杨崇和
|
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7
|
高速低功耗硅光子集成芯片关键技术与应用
|
甘甫烷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8
|
基于多元兼容集成制造技术的
MEMS传感与驱动器件
|
丁桂甫
|
上海交通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9
|
主动碎片清除微纳
GNC系统技术
|
刘付成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30
|
面向突变型峰值服务的云计算关键技术与系统
|
过敏意
|
上海交通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31
|
乙烯装置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控制技术
|
杜文莉
|
华东理工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2
|
高能皮秒拍瓦激光系统
|
朱健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33
|
新型结构的功能化水处理药剂的设计及应用
|
李风亭
|
同济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34
|
C919
大型客机航电系统与飞机系统动态综合试验及环境
|
周贵荣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5
|
极地科考机器人探测装备与应用
|
谢少荣
|
上海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36
|
基于纳米技术的乙肝病毒及肝病全程的快速侦检技术与应用
|
崔大祥
|
上海交通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37
|
都市农区绿色生态种养平衡关键技术与应用
|
周培
|
上海交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8
|
融合北斗的集装箱物流跟踪与监控技术及国际标准
|
包起帆
|
华东师范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9
|
大型污水厂污水污泥臭气高效处理工程技术体系与应用
|
张辰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0
|
2
型糖尿病预警、监测及治疗新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
贾伟平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1
|
内镜微创治疗食管疾病技术体系的创建与推广
|
周平红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2
|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精准诊断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
王培军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3
|
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
周彩存
|
同济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4
|
帕金森病的早期预警诊断及优化治疗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
陈生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5
|
股骨头坏死早期干预及保髋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
张长青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6
|
脊柱脊髓损伤功能重建与再生修复的机制及临床转化应用
|
程黎明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7
|
提高胰腺癌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技术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
|
沈柏用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8
|
复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理论与技术系统创新及应用
|
刘建民
|
上海长海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9
|
骨盆肿瘤精准切除与个性化功能重建的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
郝永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0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外科治疗创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程树群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1
|
《急诊室故事》医学科普纪录片
|
方秉华
|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2
|
青光眼诊治康复精准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
孙兴怀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3
|
中医推拿微调手法治疗脊柱病筋骨理论研究与应用
|
房敏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4
|
斡旋三焦法治疗慢性肾病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
|
陈以平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5
|
心脑血管药效学技术体系构建及基于新理论模式的新药创制
|
缪朝玉
|
第二军医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56
|
新一代环保空调器的高效设计与精密制造
|
丁国良
|
上海交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7
|
优质益生菌创制、应用及智能化装备关键技术
|
艾连中
|
上海理工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8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创新团队
|
宁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
59
|
超大型海洋钢结构高效智能化精准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陆汉忠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0
|
复杂空间环境下大型航天器动力学成套实验装备及实验方法
|
孟光
|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1
|
深海油气开采核心装备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李志刚
|
上海理工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62
|
高强钢薄壁车体电阻点焊质量实时控制技术及应用
|
李永兵
|
上海交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3
|
基于动态特性的数控机床优化设计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李郝林
|
上海理工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4
|
高可靠配电网优化规划、快速自愈和系统测试关键技术
|
程浩忠
|
上海交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5
|
大型跨临界
CO2离心式压缩机研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
王彤
|
上海交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6
|
1000MW
级汽轮发电机组可靠性预测和寿命监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
史进渊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7
|
上海
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研制
|
沈志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8
|
快递包裹分拣系统的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
吕岳
|
华东师范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9
|
云网融合环境下信息内容分发服务与安全管理关键技术
|
李建华
|
上海交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0
|
高可靠新能源电站仪控设备与系统自主化技术及应用
|
费敏锐
|
上海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1
|
近视激光透镜的创新与应用
|
周行涛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2
|
支持互联网级关键核心业务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周傲英
|
华东师范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3
|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
|
1
、龚剑,2、丁洁民,3、顾建平等
|
1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3、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74
|
重要历史建筑特征维持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
顾祥林
|
同济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5
|
长大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精细感控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黄宏伟
|
同济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6
|
特大双主跨缆索承重桥梁动力优化和风振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葛耀君
|
同济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7
|
新能源汽车用高密度永磁电机驱动系统和核心器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贡俊
|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8
|
空间变结构蛇形臂精细操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敬忠良
|
上海交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江苏省(25项)
|
1
|
金属微纳结构材料的精确制备、光学新效应及应用基础
|
王振林
|
南京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生物分子与细胞的纳米传感和分析新方法研究
|
鞠熀先
|
南京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3
|
面向高效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的光电极设计与表界面调控
|
李朝升
|
南京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4
|
神经动力学模型群集行为分析与优化应用
|
曹进德
|
东南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5
|
网络关联动态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及应用
|
岳东
|
南京邮电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6
|
光功能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探索研究
|
刘庄
|
苏州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7
|
中国极端气候变化的观测分析及其预估研究
|
翟盘茂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8
|
宽电压高能效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及定制流程
|
时龙兴
|
东南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9
|
燃煤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脱硝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
|
金保昇
|
东南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0
|
深基础自平衡法承载力测试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
|
龚维明
|
东南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1
|
电动汽车新型动力系统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陈昊
|
中国矿业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2
|
复杂大部件机器人智能钻铆关键技术与装备
|
廖文和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3
|
新型放射性粒子支架的研发与应用
|
滕皋军
|
东南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14
|
“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
常进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5
|
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
马鸿翔、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6
|
极端工况化工泵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应用
|
袁寿其
|
江苏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7
|
奥沙利铂系统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推广应用
|
秦叔逵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8
|
复杂动载荷作用下飞航装备结构动力学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
费庆国
|
东南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
|
纳米机器人技术在肝癌诊疗中的应用
|
张业伟
|
东南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
|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技术的研究
|
陈绍良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1
|
转底炉高效处理钢铁流程含铁、锌尘泥资源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
刘俭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2
|
血液系统疾病出凝血异常诊疗新策略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
吴德沛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3
|
乳腺癌规范化诊疗基础上的精准诊断改进与治疗耐药机制的应用研究
|
唐金海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4
|
TX-RFTI-1
射频肿瘤治疗仪
|
戴耀良
|
江苏天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5
|
面向柔性光电子的微纳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
陈林森、
|
苏州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山东省(26项)
|
1
|
随机递归系统的最优控制理论
|
吴臻
|
山东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2
|
图与组合优化难题攻坚与生物数据挖掘算法研发
|
李国君
|
山东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3
|
结构复杂系统最优二次及
H无穷估计控制理论研究
|
张焕水
|
山东大学
|
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二等奖
|
4
|
组合磁极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发电系统电磁耦合稳压控制技术及应用
|
张学义
|
山东理工大学
|
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5
|
高性能聚合物固态锂电池材料、技术及系统应用
|
崔光磊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6
|
基于熔体结构调控的纳米晶种材料研制与应用关键技术
|
刘相法
|
山东大学
|
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7
|
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
|
崔洪芝
|
山东科技大学
|
技术发明二等奖
|
二等奖
|
8
|
面向领域的智能计算与智能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应用
|
魏志强
|
中国海洋大学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9
|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挖掘与开发
|
王长云
|
中国海洋大学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0
|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建设关键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
|
刘永阳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1
|
超深水半潜式平台设计和超大模块并行总装建造技术及应用
|
杨忠华
|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一等奖
|
一等奖
|
12
|
铸铁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体系构建与控性控形高爆压内燃机曲轴产业化
|
丛建臣
|
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3
|
基于基因工程菌株构建奥利司他新制备体系的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
张贵民
|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4
|
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鲁原
502的选育与应用
|
李新华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5
|
花生抗逆高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万书波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6
|
特色浆果良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
孙蕾
|
山东省林科院科学研究院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7
|
面向慢病管理的物联网医疗平台及应用
|
王英龙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8
|
鸡饲料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林海
|
山东农业大学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19
|
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创制与规模化生产应用
|
张民
|
山东农业大学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0
|
低温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及在新能源汽车与国防地面装备中应用
|
张铁柱
|
山东理工大学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1
|
基于一次换热的高温固体散料余热回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刘永启
|
山东理工大学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2
|
岩土体预应力锚索锚固效果控制与监测关键技术
|
王清标
|
山东科技大学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3
|
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
|
崔新壮
|
山东大学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4
|
恶性肿瘤新型生物标志物研发及推广应用
|
王传新
|
山东大学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5
|
苹果提质节本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原永兵
|
青岛农业大学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二等奖
|
26
|
小麦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创新团队
|
于振文
|
山东农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创新团队
|
|
辽宁省(16项)
|
1
|
混沌编码理论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
王兴元
|
大连海事大学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
|
基于凝固组织高塑化表面无缺陷微合金钢板坯连铸新技术及其应用
|
朱苗勇
|
东北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3
|
长大桥梁灾变前兆综合预判多级预警技术
|
伊廷华
|
大连理工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4
|
车铣复合数控加工装备及关键技术
|
吴玉厚
|
沈阳建筑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5
|
车铣复合数控加工装备及关键技术
|
王国仁
|
东北大学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6
|
亿千瓦级水电系统跨省跨区消纳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
|
程春田
|
大连理工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7
|
大功率复合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机
|
刘双仲
|
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8
|
电制热储热提升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的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
|
葛维春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9
|
新一代二氧化碳捕集提纯核心技术和超临界输送集成及应用
|
张永春
|
大连理工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0
|
胶质瘤免疫诊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
|
吴安华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1
|
针阵列电晕放电和(光)催化协同空气净化技术
|
朱益民
|
大连海事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2
|
中药生制饮片临床区分使用依据
|
贾天柱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3
|
贫杂铁矿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工业示范
|
邵安林
|
东北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4
|
胃功能血清学评价体系建立及其在胃癌筛查早诊中的应用
|
袁媛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5
|
资源节约型日光温室及蔬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
|
李天来
|
沈阳农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6
|
基于理想穗型的北方粳稻品质改良理论与技术研究及应用
|
徐正进
|
沈阳农业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青岛市(6项)
|
1
|
倒梯形深微缝精密防砂完井筛管创制技术与装备及工业化应用
|
刘永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
|
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
|
董蒨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
|
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
李华军
|
中国海洋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
|
综合交通视觉大数据多维高效表达与全景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术
|
尹宝才
|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5
|
高清、超高清电视显示模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乔明胜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6
|
海洋生态在线监测仪器及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
张涛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海南省(4项)
|
1
|
橡胶园土壤保育与精细化施肥关键技术创建及应用
|
罗微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
|
椰子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利用
|
赵松林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
|
全省域自贸区(港)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
吴清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
|
海南植物种类知识新体系及珍稀特色植物培育技术
|
杨小波
|
海南大学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宁夏(5项)
|
1
|
高参数
新型对流降压系列调节阀开发及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