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晴妈说
晴晴妈妈讲讲儿童心理学、婴幼儿脑科学、个人育儿经验、亲子游经历、读书游戏学习知识,不定期更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早阅】Node.js ... ·  2 天前  
GitHubStore  ·  现代化的封面设计工具,让创作更简单! ·  3 天前  
GitHubStore  ·  现代化的封面设计工具,让创作更简单! ·  3 天前  
前端早读课  ·  【早阅】CSS手风琴动画指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晴妈说

永恒纠结: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听话”?

晴妈说  · 公众号  ·  · 2017-08-25 14:27

正文



【写在前面】这是去年的一篇文章。给朋友主编的一本书《遇见天使》,书里是各个领域达人父母写的文章。我写了一篇偏抽象的,供大家批评。放出来的是片段节选,占原文1/3左右。




哈哈

可能对于所有新时期爸爸妈妈而言,该不该让孩子“听话”都是个纠结的问题,太强制,担心压制个性情感;太放纵,担心长成熊孩子。

其实,这个问题不可能有单一答案,我们作为父母需要的,就是不断分辨不同情形、不同心理过程。

明智的分析才有明智的判断。



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得回到最基本的问题:父母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听话呢?


如果接受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的观念,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让一个独立个体听我们的话呢?




理由一:孩子太小了,不懂对错,要由我们告诉他们

这个假设有很多时候是对的。孩子小的时候,确实不懂一些事务的轻重缓急,需要抓紧时间的时候,却玩个没完没了,对健康好的东西毫不感兴趣,公共场合不懂得遵守公共秩序,诸如此类。在这种时候,父母可能确实需要一定的强制性,让孩子听话。

母亲A:是这么回事。每次出门的时候她都拖拖拉拉,有时候还得哭一场。



但是不是总是这样呢?孩子是永远都无法自己判断吗?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孩子最容易情绪爆发的时候,就是我们认为他无法判断、而他自己认为自己能判断的时候。从孩子一两岁开始,他就会觉得自己能知道应该做什么,想要做什么,因此,当他人来干涉的时候,总是用尖声惊叫来抗议。

所以很多时候,这是控制权的争夺,孩子认为“我能控制我的人生”,而父母始终要求由父母控制,孩子只是完成父母的要求。

问题首先就是对控制权的认知:谁该享有对孩子人生的掌控?孩子自己,还是父母?

理由二:父母想要优化孩子的人生

当我们问父母为什么这些事情要强制,不能让孩子判断,很多时候,父母也承认孩子对自己的事务有判断,但是远不是最优的。孩子可能不知道怎样是最优的食谱、最优的作息、最优的学习法,父母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方案强行输入



这里面核心的问题有两个。

第一个问题是这个“最优”是否是真的最优。例如父母觉得必须先看书再玩耍最合适,这种信念往往只是父母的个人意见,而在这方面父母是非常急迫的,有时在网络公众号上看到某些模棱两可的方法,就想塞入孩子的身体实践,有一种人间偏方全好用的迷信。父母的方案真的比孩子自己对自己的规划要好吗?

母亲B:我觉得人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是一贯的,自己的东西不整理整齐了,怎么能学习井井有条?所以我要求孩子必须把文具摆整齐了。但孩子总不听我的怎么办?

另外一个问题是,即使父母的方案确实更优,给孩子的方式也分成许多种,同一种方案,建议和强迫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父母想给孩子制定更好的学习方案,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执行过程中的强制和执拗才是冲突的来源




理由三:父母担心让孩子掌握控制,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没有好处

这实际上是我们最经常听到的反对,也是传统老一辈经常的担忧:怎能让孩子做决定,如果全都听孩子的,长大了之后还了得,不是进入娇宠模式就是进入小霸王模式。

母亲C:没错,我家老人最喜欢这么说了。还可能延伸到更坏的可能性:现在不听话,以后就不孝顺;现在不服管束,以后就作奸犯科。


      是的,我们确实看到过一些熊孩子,在公共场合不能顾及他人,对父母和他人缺少基本尊重,或是长大之后做出反社会的举动。毫无疑问,我们不希望小孩子变成这样。

但问题是,这些熊孩子真的是因为父母控制得太少导致的吗?或者反过来问,父母减少对孩子的控制,就会导致熊孩子出现吗?

这是典型的过度推论,而且是没有论证的过度推论。如果说一个“完全听话的孩子”是“被动服从状态下的孩子”,是“被动的好”,那么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自我负责的孩子”,是“主动的好”,而不是全然放弃期待和指导,更不是对不文明、反社会行为的纵容。这里面核心的对立是“被动”和“自主”。

自然状态下,孩子会变成熊孩子还是健康自主的孩子呢?它多少像是那种“自我印证的预言”。当父母对孩子有初始的稳定的信任,孩子会感受到这一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健康的好孩子,而接下来的生活会积极,于是父母就更放心,更敢于放手。孩子会吸收父母对他的隐含假设。反之亦然。

理由四:担心让孩子掌握他的生活,就是自己的失控

而对失控有一种恐惧感

也就是说,有一些执拗强迫的父母,其实是内心不够安全。什么叫内心足够安全呢?就是可以放心地接受生活中绝大多数情况,除了杀人放火吸毒,其他状态都有心理承受力,包括可能的失败与风险。而内心不够安全的父母,设想到风险的可能性,就觉得忐忑或焦虑,不敢于迈出尝试性的步子。

失控,就是对这种安全感的测试,试一试将控制权交出去,自己不制定和执行方案,而是看另一个人决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人。他会决定怎样过生活?不知道。他会把事物怎样安排?不确定。会不会出很多幺蛾子?有可能。这种前景对于不少父母而言是非常焦虑的,经常时时刻刻紧张于下一步发生什么。于是他们拼命让小人儿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通过对确定性的预测让自己安心。这种情况对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父母最容易出现,他们并不是故意压制孩子,而只是把自己对不确定的紧张转移到孩子身上

父亲D:是的,我要是看到家里乱糟糟的,我心里就很紧张。要是小孩的行为不可预测,不知道又要把什么东西乱扔,我就特别抓狂。



失控感和放心感,是对同一种现象的不同感觉。都是放手让别人做决定,前者是紧张,后者是轻松。失控感充斥的时候,也是一个人脾气最容易被点燃的时候。他并不是故意找碴,而是内心的紧张感已经像气球一样膨胀得爆炸。

完美主义的父母,如果与孩子冲突严重,其实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回溯自己完美主义焦虑的来源。试试失控会怎么样呢?其实不会怎么样。世界多数情况是可以自动运行的。即便是不管不顾,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为何让孩子掌控人生

再回到前面的问题,孩子的人生控制权,应该掌握在谁手里?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我掌控,这个倾向从他们一两岁就开始了,一直会持续一生。父母陪孩子长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将控制权逐渐移交到孩子手中的过程。

自我掌控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它是需要锻炼的。孩子绝不是一放手就会学坏,但也不是一放手就懂得自我约束。他只是像刚刚会走路的一岁的孩子,摇摇晃晃,跌倒爬起,走不好,但是还想走。

如果不把对自我的控制权给孩子,让他锻炼,那么他一辈子都无法学会自我掌控。如果不能给予孩子自我掌控的机会,他们会与父母陷入长期斗争状态,或者变得怯懦自我压抑,不知道自己有自我掌控的能力。

 

另一方面,孩子的自我掌控感是一生成就动机的来源。

研究人类动机的心理学家发现,儿童幼年时期的经历,和长大之后无意识中潜藏的动机有很大关系。幼儿时期自己掌控生活的能力,与长大之后一个人的成就动机正相关。

而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心理学前沿“自我决定论”相信,人的内在动机主要的三部分: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其中自主感是核心中的核心。唯有发自内心的选择,才会让人有内在幸福的感觉。

如果希望孩子一生能获得幸福,应该早一些让他学会自我掌控。




★本篇选自《遇见天使——达人父母养育札记》,郝景芳、张沪宁等 著,人天兀鲁思出品

作者:郝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