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對我來說是一門全新的學問。
幾年前,太太在工作退休後修讀港大佛學碩士課程, 記得每次到港大接她下課時, 她都會在車上雀躍地與我分享課堂學到的佛學概念和歷史, 我聽得津津有味,開始對佛法思維產生興趣。太太畢業後,現正繼續在港大進修佛學博士學位。
這幾年我們參加了很多港大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所組織的活動,最深刻的是到敦煌和西藏研習考察, 得到隨團教授們的指導啟蒙,獲益匪淺。之後我們自行去了日本高野山, 體驗了「弘法大師」空海為日本佛教真言宗佈局的山野曼陀羅,歎為觀止!
佛學是一個令人神往、值得思考的世界,我想知的越來越多,便決定報讀港大佛學碩士課程。想不到自己在大學授課之餘, 也當上一個兼讀學生呢!
回想年青唸大學時,醉心比較文學和藝術史, 現在發現佛學研究和文學及藝術有許多共通交疊,與自己的專業和教學也一樣,都是在探討無常無住的人文生活文化,緣起性空、變化萬千。
無論是課程內容、教學人員和學生, 港大的佛學研究是一個具全球面向的課程。
中心的主幹都是博學認真的教研人員, 如藏傳佛教學者Halkias教授和漢傳佛教專家廣興教授,當然還有德高望重、弘揚佛法和教授禪修的釋衍空法師,能成為他們的學生,機會彌足珍貴。還記得之前修讀日本佛教史時, Endo教授危在病榻也堅持親自批閱我們的功課, 至死方休, 實在感激不已!
來港大修佛學的同學來自八面四方, 有社會閱歷豐富, 想反思人生路上的成年學生, 有本身已精通佛法的佛門出家和在家弟子, 也有大學畢業不久, 但想窺探佛學的年輕一族。
中心課程發展成熟, 老師們用跨學科多維度帶領我們去探究佛學作為宗教、文化、哲學和人類行為的發展和歷史,課程也提供梵文、巴利文和藏文的語言學習,有立志讀博的同學,大可兼修這些語言幫助將來做研究。二十年發展下來, 中心和校友會聚集了一群希望尋找正見正道的同道者。
經過這兩年的學習,我個人對密宗多姿多彩的演繹、修煉工具和精密哲學非常感興趣,領略到渺小的「我」, 謙卑慈悲的重要,更能輕鬆看待周遭的人和事,在這個充滿紛亂和矛盾、無常無有的世界中,如何自處,如何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