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营销微刊
关注数字经济,引领数字营销;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努力做数字产业发展的思考者、发现者、传播者;跳出传统营销思路的束缚,洞察现代企业的数字化生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马营销  ·  要闻|EssenceMediacom全球首席 ... ·  5 天前  
品牌几何  ·  「婚纱女王」Vera Wang出售个人同名品牌 ·  6 天前  
廣告狂人  ·  国货相亲梅开三度,淘宝真是天赋型月老啊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营销微刊

声声慢:零售变革是一场漫长春雨

数字营销微刊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7-19 16:53

正文


前不久,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发表署名文章《零售的未来:第四次零售革命》,关于马云和刘强东谁的观点更正确、更合理的讨论成为行业内热门话题。

 

鉴于个人关注的领域方向,我“大体认真”阅读了刘强东文章全文和马云公开讲话的一些资料。大致感受是:他们尽管都在说零售新变革,但阐述的层级和维度还是有差异的,不可以简单结论谁对谁错。为此,我想讲讲我的理解,向大家讨教,供专家指正。

 

刘强东关于“零售革命”的观点论述,从层次与结构上,是马云“新零售”的一个子集。这样讲,并非抬高或贬低谁。


原因有二:

 

一、马云谈论新零售的基础和框架是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的“五新”,脱离开五新的新零售是单独不存在的。在五新框架逻辑下,新零售依托于其他四新,既是它们作用于经济和市场的途径,还是它们价值变现的出口之一,但最主要的是,新零售将反作用其他四新进而作用于经济变革。刘强东谈论的零售革命是零售业本身的变革或进化,实际谈的是零售业各种业态伴随技术进步所进行的自调节、自适应、自催生的市场边界问题。

 

二、刘强东所大篇幅论述的“零售基础设施”,是具体层面的零售业改造升级的技术性解决方案的抽象提炼,它缺乏解答行业上下游与市场环境中利益相关方如何从中获益的问题,也就是说它需要另一个将零售业置于其中作为一部分的更高层面上的经济基础设施的逻辑论证,而这个在阿里的思路中(虽不够严谨和全面)有所体现。

 

若干差异和争议:

 

1、新名词之争

刘强东反复强调“我们并不需要不断地用新词汇去定义一个行业”、“零售不存在新与旧。”看得出,作为在零售行业深耕多年、自认了解零售本质的他,非常看不惯“新名词”—— 显然,这句话的指向包括了“新零售”。

 

这种情形在一定程度上是马云自己造成的,在他去年一日之间提出“五新”引发强烈轰动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他和他的智囊团对“什么是新零售”没有系统性梳理和阐述,行业内业莫衷一是,这种情形下产生一种管杀不管埋的抱怨是可以想见的。

 


应该说,马云的新零售论具备相当的市场实践基础的,他也多次阐述了这种市场变化的形态、特征和表现,但问题在于他没有进行收敛性的界定 —— 特别是,他强调新零售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定义出来的,这貌似合理和坦诚,却是一种避重就轻、王顾左右的行为 —— 这给了刘强东以机会:你的边界和本质是啥?有趣的是,刘强东其实并不真正反对新名词,他自己文章中就借用或推出了若干新名词,诸如“第四次零售革命”、“无界零售”。

 

但,有一点刘强东肯定是极端了,他借口零售本质的倡导,高喊“零售不存在新与旧” ,这当然是他机械地误解了马云讲的新零售。

 

“新零售”的新旧之义,是指新近/即将涌现的零售形态之于既往/既有的零售形态的经济作用差别,而不是零售本身的先进与落后的概念。刘强东的新旧观其实与多年前媒体人观点相近 —— 什么新媒体?媒体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新媒体都是胡扯! —— 问题在于本质与经济作用是两码事情,新零售讲的是形态的作用而非本质。

 

2、本质论与本质的实现方式

刘强东整篇文章建立在“零售业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成本、效率、体验”的本质论基础之上,他试图点出零售业本质,这是极好的,他也试图论证一个道理:一切变革,都要服务于本质,这是极深刻的。

 

问题在于,成本、效率和体验,并非是仅仅零售业的本质,也几乎是所有服务型行业的本质,而且随着经济与生产服务化的变革,这几乎成为所有产业、行业的本质(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全部商业经济行为的本质了),此时将其再称为零售业本质是不恰当的 —— 一个普遍具备的特质,不可以被称为某一个体的本质。

 

其实,从概念上看,零售业的本质似乎算不上是效率、成本和体验,这顶多是零售业经营/运营的关键。当然这种概念之争在这个语境下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暂且认同刘强东的零售本质的定义,并以此作为讨论基础。

 

可以这样理解:即便存在着刘强东对零售本质的强调和马云对零售本质的“忽略”,但实际上两人都没有忽视对成本、效率和体验的生产方式的讨论,无论新零售还是零售革命,所涉及的都是在解决“本质”如何获得更好最优的生产方式而不是本质是否需要改变,换言之从来没有人质疑过这个所谓的“本质” —— 刘强东很技巧地在这里树立了一个橡皮靶子。

 


3、零售革命的划分

在阿里和马云以往的演讲、报告和谈话中,同样多次使用过第X次零售革命的提法。据我所知,起码从2010年起就经常性出现在阿里相关报道当中,而且对此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刘强东此次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对于马云来讲只是司空见惯而非并晴空霹雳或当头棒喝。

 

实际上,关于零售业变革或零售革命,究竟如何界定、划分,分为几次(几大次,几小次),每次革命的起因、特征、表现和作用是什么,这方面的研究本身非常多。

 

刘强东之所以从数十种零售革命的分次、分级、分类观点中选取了百货-连锁-超市-电商的这种分类,我的理解是,既有这种分类影响力和普及度最大的缘故,也有这种分类的核心是建立在零售体系本身发展而不是考虑其社会与经济反作用的原因,换言之,刘强东的核心是如何利用技术进步做好零售,而不是如何最大化利用好零售这一商业形态。

 

这点上,我们就不得不说马云的“新零售(五新论)”与刘强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不在一个层次上了。马云的新零售,狭义讲的是零售业在技术驱动与需求环境下的具体形态和方式,广义上是在讲市场是如何藉由交易端倒逼、驱动和改造生产端的,即能够改造和决定经济上游的商业零售活动的全部总和,称为“新零售”,而非某一零售业态或经营手段。

 

这才是两人最大的不同和无法谈拢的地方。

 

4、“互联网经济基础设施”与“零售基础设施”

这两年谈论基础设施的人多起来了,理由其实很简单:占领行业高地。

 

此次刘强东文章指出:“零售基础设施”这个概念是京东提出来的,以前并没有。的确零售业态改变的背后是零售基础设施改变,未来零售业态或许还会层出不穷,但一定是相关基础设施会越来越社会化、专业化。而且,京东的零售基础设施并不只是一个口号,有着具体的内涵和支撑的。

 

但,问题在于:在京东的“零售基础设施”提出前几年(最晚2012年),阿里已经提出了基于广义的“互联网经济体基础设施”或“电子商务经济体基础设施”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两个方面有可取之处:一、它的概念是针对互联网经济体这一远超零售范畴之上的,其前提便是互联网经济之下,经济活动的技术、市场的连接、共享,即不存在“只服务”与某一单一领域的基础设施;二、基础设施除去包含技术(如大数据、智能、云)和产品(智慧物流、移动支付、数字营销)等等之外,也包括运行在其上治理规则和价值逻辑。

 


事实上,阿里提倡的基础设施和京东提倡的基础设施,都有其合理与必然性,前者在框架与概念上包含后者,后者是前者的产品具体化和特殊化,谁第一个提出没有多大意思。

 

5、弗远无界及其他

其实上面几点分清楚了,这篇文章当中的“无界零售”、“零售基础设施”和3P 3I 3S,也就没啥可说的了。因为这些虽然既有趣,也很有创新思想,却都是所谓“法与术”层面的东西,除非你想进行经济学、市场学、商品学、营销学、心理学和技术层次的具体讨论,但这个对于区分马云与刘强东两个人之间的零售革命主题的“纠葛”没有多少意义。

 

小结:


一、马云和刘强东都是零售革命的旗手和先锋,都对人类与中华民族复兴有重大贡献;

 

二、本来不存在所谓认识与观念之争,因为他们在说不同层次的问题,但被人玩坏了,也被部分跟风者搞混了 —— 不过,从更客观的角度说,是零售变革正在路途之中,所有的风吹躁动都会引发惊鸿一片;

 

三、如何让新型零售形态作为改变生产乃至经济的撬动点(零售作用边界),与如何让零售进化演变的更具有运营效率和优势(零售市场边界),是一个对象的两个问题,前者是马云,后者是刘强东,两人实在都有彼此借鉴学习的地方;

 

四、我只诚实地分享我可能似懂非懂的理解,希望大家指正。其实,路途悠长,目标尚远,每个人都在探索中,即便是马云、刘强东。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马语微言(ID:MAYUWEIYAN)

有删减 




MORE | 更多精彩


关注新浪微博“数字营销杂志”

进入“微博橱窗”,即可购买

7期:“虎啸国际高峰论坛特辑”


价格:25元/本

小编提示

购买方式一:通过桌面微信,点击本文“阅读原文”,进入“微博橱窗”,进行购买。

购买方式二:打开微博网页/客户端,搜索“数字营销杂志”官方微博,进入“微博橱窗”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