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前313年)
1、
秦国名叫疾的右更官员率师伐赵,占领蔺城,俘虏守将庄豹。
胡三省注:
右更,官名,秦爵位第十四级。
2、
秦王想要攻打齐国,担心齐国和楚国关系亲睦,于是派张仪出使楚国,游说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我的,和齐国绝交,断绝往来,我愿意将秦国商於之地六百里献给大王您,并且送上秦国公主做您的洒扫之妾。这样,咱们秦楚联姻,相互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大喜,即刻许诺张仪照办,群臣都祝贺楚王,只有陈轸哭丧着脸。楚王怒道:“寡人不动一兵一卒,就得地六百里,你哭丧着脸干啥?”陈轸说:“我担心的是,商於之地不能到手,齐、秦两国反而联合起来对付楚国,大难将至啊!”楚王说:“这是何道理?”陈轸说:“秦国之所以看重楚国,是因为有齐国支持。如果我们闭关绝约,和齐国绝交,那楚国就孤立了。对一个孤立无援的楚国,秦国凭什么要看重他,还送他六百里土地呢?张仪回到国内,必定不会兑现他给您的承诺。这样大王北边和齐国绝了交,西边又召来秦国的祸患,两国都会发兵攻打我们。依我看,不如表面虚张声势,假装和齐国绝交,暗中仍然保持友好。派人跟张仪回秦国接受土地。他如果真给咱们,再和齐国翻脸也不迟。”
楚王说:“闭上你的乌鸦嘴!你等着看我怎么得地。”于是将楚国相印授予张仪,厚厚的赏赐他。然后闭关绝约,和齐国断交,派一个将军护送张仪回秦国,准备接收土地。
张仪一回到秦国,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受伤了,三个月都不上朝。楚王看那边没动静,心想:“张仪是不是对我有意见,觉得我跟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呢?”这时候他和齐国已经没有外交通道了,于是派一位勇士叫宋遗的,借了宋国的符节去见齐王,当面辱骂齐王。
齐王大怒,改变外交政策,和秦国交好。
这时候,张仪伤好了,开始上班了,接见楚国使者说:“咦?你怎么还不去接收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一共六里。”使者知道被骗了,回报楚王。楚王大怒,要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现在还能再说句话吗?现在攻打秦国,还不如和秦国交好,送他一座名城,和秦国联盟攻打齐国,这样在秦国失去的地,从齐国再找回来。现在大王您已经和齐国绝交了,如果再和秦国开战,那是逼着齐、秦两国联合对付我们,全天下的军队都开到楚国来了,国家必定大伤元气啊!”楚王气得发疯,哪里听得进去,派屈匄(gai)率师伐秦。秦国也发兵,派庶长魏章迎战。
秦楚两军战于丹阳,楚军大败,斩甲士八万,生擒屈匄及列侯执珪的朝臣七十多人,并且占领了汉中郡。楚王不服输,全国动员,倾国兵马出动,与秦军再战于蓝田,楚军又大败。韩、魏闻到血腥味,也来乘火打劫,向南袭击楚国,打到邓城。楚王只能撤回前线军队,又割了两座城给秦国求和。
2、
燕国人立太子姬平为君,是为燕昭王,燕国的内乱外患,终于告一段落。姬平在燕国被齐国攻破之后,吊唁死者,抚恤孤幼,与百姓同甘共苦,又放下身段,重金访求贤才。燕王对大臣郭隗说:“齐国乘我国内乱而攻破燕国,我自知国小力弱,现在还不能报仇。但是,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以雪先王之耻,那正是我的心愿啊!先生如果发现有贤能的人,推荐给我,我愿意屈身拜他为国师!”郭隗说:“以前有一位君王,派左右近侍拿着一千两黄金去买千里马,找到了千里马,但是马已经死了,那近侍还是花五百两黄金把马头买了带回来。君王大怒。近侍说:‘死马都买,何况活马!主公您等着,千里马他自己就来了!’不到一年,果然有三匹千里马送上门来。如今主公您要招贤纳士,就请把我当成死马吧!四方之士,比郭隗更有贤能的,将不以千里为远,纷至沓来矣!”
于是燕昭王为郭隗兴建宫殿,以国师之礼相待。消息传出去,天下贤士纷纷投奔燕国,乐毅从魏国来了,剧辛从赵国来了。燕王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
胡三省注:
为之后乐毅攻破齐国埋下伏笔。
华杉说:
千金市骨的故事,也是儒家思想:近悦远来,又叫悦近来远。你要想远方的人来,不需要去远方招徕,只需要对你近处的人好,近处的人喜悦了,远方的人他自己就来了。近处的人怎么能喜悦呢,还是靠你自己的修为,所以一切只需向内求,在自己身上下工夫。人才对明君的渴求,超过了君王对人才的渴求,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你是明君,并且能卑身厚币求人才,他们会蜂拥而至,比你一个个去找,效率高多了。
我们今天经营也是一样,要么是要客户,要么是要人才。这两者,都适用千金市骨,近悦远来的道理。要客户,不用到处去找,把现有的客户服务满意,其他客户自然就来,因为客户找到一个满意的供应商的难度,远远超过你找到一个好客户的难度。你对照一下自己就知道了,是开发一个客户难,还是找到一个让你踏实省心的供应商难?同样,要人才,也不必去猎头公司找,一个行业就难么大圈子,要让这行业里所有的年轻人都想到你的公司来,只需要让现有的人都认为他们确实处在这行业最好的工作单位。
3、
韩宣惠王薨。儿子韩仓继位,是为韩宣王。
四年(前311年)
1、
蜀相陈庄叛乱,杀死蜀侯。
2、
秦惠王派使者告诉楚怀王,想用秦国武关以外的地,来跟楚国交换黔中。楚王说:“不愿意换地,如果能把张仪交给我处置,黔中地白送给你!”张仪听说后,向秦王请行。秦王说:“楚王恨不得杀了你才甘心,你怎么能去送死呢?”张仪说:“无妨,秦强楚弱,有大王您在,楚王不敢把我怎么样。再说,我跟他的宠臣靳尚关系很好,靳尚又侍奉他的宠妃郑袖,郑袖的话,楚王没有不听的,我自有办法保全自己!”张仪于是到楚国,楚王把他投入大牢,准备处斩。靳尚对郑袖说:“秦王非常喜爱张仪,要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和秦国美女来交换赎回他。大王重视土地,尊崇秦国,那秦国公主一定贵宠,您就要被大王疏远了。”郑袖于是日夜在楚王面前哭泣:“臣子都是各为其主,张仪有什么错,无非是替秦王办事罢了。大王您要是杀了张仪,秦王一定大怒,再开战端。我请求您让我们母子迁到江南去,不要遭受秦兵凌辱啊!”楚王一听,也有道理,把张仪释放,又重新尊为上宾。张仪乘势游说楚王:“那些制定合纵政策的人,就像驱使一群羊去攻击一头猛虎,实在是不明智啊!如今大王您如果不与秦国交好,那秦国裹挟韩、魏两国的军力一起攻楚,楚国就危险了。秦国西边拥有巴蜀之地,积蓄粮食,打造战船,从岷江顺流而下,一天能走五百里,不出十天,大军就到楚国扞(han)关,扞关告急,则楚国西部边境以东,都成了危城,黔中、巫郡,也保不住了。这时候,秦军再从武关南下,楚国北部边境又告断绝。西、北两面夹击,楚国危矣!所以啊,秦国要攻打楚国的话,危难在三个月之内,而楚国要争取其他诸侯国的援军呢,他们半年都到不了!如果期待弱国的救援,而忘了强秦之祸患,这是大王您没有想明白啊!大王如果能听我的,我愿意牵线,让秦、楚长为兄弟之国,不要互相攻伐。”
张仪自己送上门来给楚王处置,楚王这时候气已经消了大半,如果真把张仪杀了,那就要如约把黔中地白送给秦国,楚王也不舍得这么大一片国土啊,于是就听从了张仪的建议。
张仪又到韩国去,游说韩王:“韩国土地多山,粮食生产,只有大豆和小麦,产量不高,国内没有两年的存量,在役的士卒不过二十万。秦国呢,全副武装的部队有百万之众,东方各国的军队,作战时身披重甲,头戴铁盔,笨重不堪。秦国人则扔掉盔甲,赤膊上阵,左手提着人头,右臂夹着俘虏,以孟贲(bi)、乌获那样的猛士,攻打不服的弱国,就像以千钧之重,要压碎一个鸟蛋,那鸟蛋没有扛得住的。大王如果不和秦国交好,秦军一旦占领宜阳,切断成皋,大王的国家就被切成两段了,鸿台的宫殿,桑林的猎苑,都不再为大王您所有了。我为大王您考虑,不如事奉秦国,攻打楚国,讨取秦国的欢心,把祸水引向楚国,没有比这更好的战略了。”
韩王被张仪说服。
张仪回到秦国汇报,秦王再封给他六座城邑,号位武信君。张仪再出使东方,游说齐王:“那些献合纵之计给您的人怎么说呢?他们一定说,齐国有韩、赵、魏为屏障,地广民众,就算有一百个秦国,也奈何不了齐国。大王觉得他说得不错,却没有看到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秦楚交好,相互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韩国献出宜阳给秦国,魏国献出河西之地,赵王也入朝秦国,割让河间之地。天下诸侯,都是秦国的朋友圈了。如果大王您还不赶紧表态,秦国驱使韩、魏攻打齐国南方,再动员赵国军队,横渡清河,兵锋直指博关,恐怕临淄、即墨就非您所有了。一旦撕破脸,战争爆发,您想要和秦国交好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