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白云仙院
此时正是修行时!关注白云仙院,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白云仙院

道长大声喝斥说:你们名曰道流,其实都是妖人!

白云仙院  · 公众号  · 道教  · 2024-11-16 07:36

正文



1


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大意是:粤东有一位大商人追求成仙,供养了几十位方士,某日,一位道长来访,这位无名道长的法术震慑了商人和诸方士,商人和诸方士拜无名道长为师。


拜师后,无名道长对众人说:“我展示的那些法术,是术不是道。如果我不展示我的法力,你们一定会说我只会说大话。”随后,无名道长揭露诸方士的方术,大声喝斥说:“你们名曰道流,其实都是妖人。”


无名道长指示他们要靠自度,并大书十六字:“内绝世缘,外积阴骘,无怪无奇,是真秘密。”


写完后,无名道长将毛笔扔在桌案上,发出雷电般的巨响,随即不见了身影。


故事中的“伪术”肆虐,是清代社会现实的反映,这种夸大效果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在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也屡见不鲜,特别是某些人打着道教方术的幌子,兜售夸大效果或弄虚作假的“伪术”以攫利沽名,败坏了道教的声誉。


像故事中的粤东巨商那样上当受骗的人,在当今社会中也大有人在,不仅包括企事业老总、高管,各界名人,还包括教授、高官等。


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不少人不了解宗教,对真正的道教方术很陌生,加之那些骗人者打着道教方术的幌子,加之那些人如少翁和栾大般敢为大言、鼓舌如簧,加之那些伪术“时有小验”。如此一来,有人一不留神就上当受骗,也就不足为怪了。



2


故事中那位无名道长,面对“道家之滋伪”和粤东巨商“信之益笃”的情况,主动上门揭露伪术,帮助粤东巨商停止受骗,无名道长不客气地称诸方士为“妖人”。当诸方士有悔过之意时,无名道长为他们指明正道,当今道长应当如何对待行伪术的当代方士和上当受骗者,故事中的无名道长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无名道长曰:“夫修道者,须谢绝万缘,坚持一念,使此心寂寂如死而后可不死,使此气绵绵不停而后可长停,然亦非枯坐事也。仙有仙骨,亦有仙缘。骨非药物所能换,缘亦非情好所能结。必积功累德而后列名于仙籍,仙骨以生。仙骨既成,真灵自尔感通,仙缘乃凑。此在尔辈之自度,仙家安有度人法乎!”


这段话虽是代表故事作者的观点,是专门针对粤东巨商与诸方士说的,但其特别强调“清净冲虚”和“积功累德”,亦不无道理,正如无名道长问粤东巨商:“尔曾闻笙歌锦绣之中,有一人挥手飞升者乎?”


问诸方士:“尔曾闻炫术鬻财之辈,有一人脱屣羽化者乎?”这是说,一个人无论多么富贵,如果心中不干净,如果不行善,不多为社会做贡献,只靠方术是不会成仙的,崇信伪术更是南辕北辙,这是说,那些行伪术的方士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当今社会也应提倡“清净冲虚”和“积功累德”。


当今社会那些盲目求养生、问前途、寻慰藉者,如果心中多一点“清净冲虚”,就不会那样心浮气燥、急功近利,就不至于那么轻易地上当受骗。


那些掌握某种方术的当代方士,如果心中多一点“清净冲虚”,就不会那样不顾道德、贪财骗名,就不至于堕落成为兜售伪术的“妖人”。



3


道教多术,这是道教的显著特点之一,道教方术中有许多内容对社会和民众有益,道士行术,天经地义,但应走正途。


笔者在《道医陶弘景研究序》中说:对于道士而言,道教医学是一种术,可以用来治病救人,也可以用于自己养生,治病救人有助于弘道度人,同时,治病救人即积德累功,而养生正是成仙修炼的基础,二者皆有助于自己度世。所以,对于道士而言,术是手段,道是目的,术与道不可分,凡是真正的道士皆以道统术,凡是真正的道医,皆以道统医。


陶弘景整理本草著作、医方和养生方等,目的很明确,为的是治病救人,积德累功。


其曰:“行阴德莫大于施惠解救。”(《真诰》卷六《甄命授第二》)所以他不会夸大甚至杜撰医术,不会制售假药,也就是说,他不会借医而敛不义之财,他作为道医,高扬仙道贵生的思想,尊重生命,关爱病人。


其曰:“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为生。”(《养性延命录序》)


所以他不会漠视病人,更不会见死不救。


陶弘景的以道统医,在病人眼里就是以德统医,医德高尚。历代高道皆不只重方术,皆不悖道行术,他们行术皆做到了“清净冲虚”和“积功累德”。


以度人度世为目的,即清净冲虚,如此行术即积德累功,合二者言之,也就是以道统术,当代许多高道也做到了以道统术,以道统术体现着宗教的神圣性,彰显着道士这一称号的内涵,只有以道统术,道教方术才能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正以修身得成真,驱除邪伪心身正,坦荡无私正气存!

老子:能静下来的人,身体绝对健康!

人和狐狸同时修仙,谁先能修成功?

我们的身体里,真的住着神仙吗?

老子心法十字诀,读后受益良多!

道人法力高强,难移山间小庙,吕祖临坛降诫,化解人神之争!

何为道家的“三等布施”?随所发心,皆有功德!

《道德经》的“礼”观:怎样理解,《道德经》中对“礼”的看法?

老子:无为是懦弱吗?原来道家的“无为”如此厉害,无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