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欢迎关注。本订阅号旨在介绍基因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其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产业市场等方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西广播电视局  ·  自治区广电局圆满完成2025年春节广播电视安 ... ·  2 天前  
广西广播电视局  ·  自治区广电局圆满完成2025年春节广播电视安 ... ·  2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李飞飞团队“50美元”复现DeepSeek ... ·  2 天前  
昌吉日报  ·  原来昌吉人都在这里“过年”…… ·  3 天前  
双碳情报  ·  美国能源部发布《储能战略和路线图》草案 ·  3 天前  
壹股经  ·  2025.2.5智能监控预警信号,开门红!分 ... ·  3 天前  
壹股经  ·  2025.2.5智能监控预警信号,开门红!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再获突破|全球首个基因编辑抗病毒疗法开启高剂量组患者招募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 公众号  ·  · 2024-08-12 08:41

正文

全球首个体内基因编辑抗病毒疗法BD111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一期试验患者招募持续进行中,该临床试验正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开展,最后一个剂量组的患者招募按计划启动。

关于单纯疱疹病毒与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体。 其唯一的自然宿主,就是人类。 因此,HSV在人群中的感染极为普遍,至今仍是尚未被攻克的医学难题,既无疫苗可用,也无药物可以根治。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角膜炎,为临床较常见的致盲性角膜疾病之一。针对中国人群的流行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其发病率约为65/10 万至110/10万。其中,I型单纯疱疹病毒性基质型角膜炎是最难治疗的临床亚型。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疗的痛点
治疗痛点

1.持续多年的 反复复发 ,给患者带来较大身心痛苦;

2.虽有临床治疗药物,但 只能抑制病毒繁殖 暂时缓解病情,不能彻底清除残存病毒,当患者免疫低下时,病毒重新繁殖、病情复发;

3.常年复发的药物治疗,一方面长期用药带给患者生活不便,另一方面也带来 耐药和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4.反复的病情发作,容易造成角膜的 瘢痕形成、新生血管化、角膜穿孔 等,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 致盲 眼病之一;

5.目前,全球 缺乏治愈性疗法或药物

6.研究发现HSV病毒也与 阿尔兹海默症 存在关联。
研发治愈性先进疗法减少甚至避免复发,是当前复发性I型单纯疱疹病毒性基质型角膜炎临床治疗的急需。

BD111注射液由上海本导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导基因)研发,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中国首个体内基因编辑临床研究,也是全球首个基因编辑抗病毒疗法。此外BD111还获美国FDA临床研究批件以及孤儿药资格。


BD111 相关理论与应用顶尖研究 学术成果
0 1

2024年7月 由上海交通大学蔡宇伽教授(本导基因创始人)团队联合丹麦科学家团队首次发现神经元特有的HSV-1病毒限制性因子TMEFF1,揭示大脑对抗病毒感染的独特机理,论文发表于《Nature》 (2024; on line.)

0 2

2021年1月 由上海交通大学蔡宇伽教授(本导基因创始人)团队完成HSK动物疾病模型的初步药效学验证(POC),论文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 (2021; 39(5):567-577.)

0 3

2023年11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教授牵头完成BD111治疗难治性HSK患者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论文发表于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协会(ASGCT)会刊《Molecular Therapy》 (2023; Nov 1;31(11):3163-3175.)

0 4

2022年3月18日 在第七届医学家年会(2022)暨第二届医师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发布了2021年度 中国眼科学十大进展”,BD111位居榜首。

2021年度“中国眼科学十大进展 ”发布

黄晶,公众号:医师报 2021年度“中国眼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BD111 体内基因编辑疗法I期临床初步获得预期结果
本导基因于2023年4月28日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BD111治疗复发性I型单纯疱疹病毒性基质型角膜炎1/2a期临床试验批件(2023LP00775),试验项目名称为:
“一项多中心、随机、单剂量评估BD111在中国I型单纯疱疹病毒性基质型角膜炎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与有效性的Ⅰ/Ⅱa期临床研究”


本研究在3家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进行,包括: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目前,BD111一期临床试验即将开始高剂量组的受试者招募。BD111在前3个剂量的受试者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和剂量限制性毒性事件;短期内疗效也有了令人希望的结果。
在招募过程中,期间也发生了有趣的现象,有多例合格患者“拒绝入阳性(非BD111)对照治疗组,并强调只想入BD111治疗组”,影响了阳性对照组患者的招募时间计划。其实,患者大可不必担心,加入了阳性对照治疗组,将来还会有机会进入我们的 II 期试验接受BD111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基因疗法全球研发进展

通过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网站、FDA网站、 EMA网站及ChatGPT等工具的信息搜索,目前全球有三款在研抗HSV基因编辑疗法,除了本导基因研发的BD111注射液,其他两款均由美国研发(一款是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中心开发的基因治疗候选产品;一款为Excision Bio的EBT-104)。本导基因BD111无论在技术水平和研发进度上均有显著的优势。三 者比较如下表:


BD111注射液: 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体内基因编辑抗病毒药物(first-in-class),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类病毒体VLP技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