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层楼
”
关注我们
年关之际,杭州楼市变得越来越纷乱复杂。
一方面看不清明年的行情走势,另一方面恐慌焦虑心理,仍在延续。
于是,不少传言,甚至谎言,悄然出现,混淆视听。
比如,前段时间出现的“明年2万拆迁土豪跟你抢房”,和“房地产税即将全面开征”。
这两个,已经被证实,确为造谣!
然而,连续第三个需要破解的传言,又出现了。眼下,朋友圈正在疯传:
“
1月1日起,首套房贷利率上涨20%以上
。”
这一次,它会是真的么?
元旦起首套房贷上涨20%?
这是销售偷换概念瞎编的
先来看一看,这条传言的全文。
“下个月起,全国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涨20%以上。这个月内买房,至少能帮你省下30-50万,最差也能帮你省10-20万。记住:是这个月内买入!2018年1月1日将正式执行,买房抓紧了!要投资的抓住机会!”
看起来挺有紧张感,也挺有煽动力的。
一些不明就里的网友,明显被吓到了:“
这是真的么,紧张死我了,刚买的房子,房贷手续还来不及办
,拖到下个月,那就亏大了!”
部分网友跟风表示,“一切皆有可能”、“现在基准利率这么低,上浮20%其实也不高的”。当然,也有一批网友坚信,这是假消息,认为这是中介为了卖房,编出来的忽悠段子。
孰真孰假?谁才是真相?
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
但真相只有一个,根据我们的考证,
这绝对是一条实打实的谎言
,它其实源自一则真实的新闻报道:
某机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36%,相当于基准利率1.09倍,同比去年11月上升逾20%。如果现在贷款200万买房,要比去年多支付40多万的利息。
看到了吧!20%这个数字,是今年11月,对比去年11月的涨幅。但是到了中介销售手中,就变成了明年将上涨20%以上。
这显然是
偷换概念
,目的是
故意制造紧张气氛
,鼓动大家赶快买房,从而提高其年内销售业绩。
目前首套房贷上浮10%居多
部分停贷,还有银行倒欠总行
为进一步验证真伪,我们再一次调查了,目前各家银行的房贷政策。
结果跟之前(两个多月前,层楼做过一次房贷调查),并无太大区别:首套上浮10%居多,个别15-20%,二套基本15-20%。
调查银行中,最夸张的是浦发银行武林支行。
不管首套,还是二套,利率齐刷刷的上浮20%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实在没办法,额度太紧张了。
的确,当下大部分银行的额度,非常紧张。
某银行支行的工作人员说,目前放出去的房贷,已经在透支未来的额度,
倒欠总行,寅吃卯粮
。
另一家杭州本地银行,前段时间就已经停贷。“现在
不接受新单
,只处理已受理的业务。”该行工作人员表示,有人还款了,才有钱放贷。
额度紧张,放款速度成了购房者最关心的事。
朋友K小姐,今年8月,三成首付,买了勾庄某楼盘。起初还是很高兴的,但迟迟不放款,一直折磨着她,
生怕利率继续上浮,毕竟已经等了快5个月了!
虽然普遍放款很慢,多数连时间也不敢承诺,但部分额度还行的银行,仍然能做到较快的速度。
比如华夏银行西湖支行、花旗银行杭州分行,1到2个月内,就能放款。最神速的渤海银行杭州分行,
材料齐全,最快只需要一个礼拜
。
对于网传的元旦后,首套利率上浮20%,所有的银行都给出了一致回复:根本没这事!
信贷紧张短期不会放松
明年“加息”概率正在增大
可以发现,信贷的紧张程度,短期并不会明显放松。
相反,以目前外围的市场背景看,中国
被动加息的概率
,正在不断增大。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川普的税改,韩国加息,日本跟随减税,还有央行金融研究院的孙国锋发言:不能长期维持低利率。
全球已经普遍进入加息周期,其中12月美联储宣布的加息,影响最为明显。根据其经济预期显示,
美联储预计2018年将加息3次,2019年加息2次
。
世界各国为了抢占资本,都选择加息。如果我们不加,就会造成人民币贬值,资金外流。在这种强压力下,面临的加息压力,会越来越大。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中国在金融周期上只比美国晚半拍,必然会经历加息、减税的过程。
中国近年贷款利率变化(与楼市存在一定关联)
参照中国历年加息降息表,也可以看出,当
市场持续处于火热期时,加息是一个大概率事
件
。反之,楼市低迷期,降息概率较高。
不过,也有人说,虽然中国没有进行名义上的加息,但
变相加息,或者实际加息,早已经开始
。拿房贷来说,现在还有几个人,能拿到基准利率或者折扣。
但如果真的加息,提高基准利率,对购房者和楼市来说,将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第一,买房门槛变得更高,卖房更难,小型房企资金压力变大;其次,支出成本大幅增加,尤其是之前利率上浮10%甚至20%的购房者,如果基准利率提高,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三,炒房客或多套房拥有者,
资金链更紧张,因为月供更多了
。遇紧急情况,不排除抛售可能性。
总之,贷款依旧难贷,成本却在显著增加。
当然,明年怎么样,还得看央行爸爸的政策,目前所有的揣测,仅仅是基于一些客观事实的臆想。
-
End
-
▼
文∣麦格/咸鱼
编辑
∣二叔
©
本文版权归“层楼”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ID:ultraplus_cross
长按二维码关注
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