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成长树
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为百万用户提供育儿资讯、教育理念、适龄商品、活动信息,更有贴心专科医生科普儿童常见疾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开学+换季」衣服怎么买最划算?进来抄作业~ ·  19 小时前  
科学家庭育儿  ·  央视又曝光“毒”童鞋!甲醛超标6倍!这种鞋你 ... ·  19 小时前  
丁香妈妈  ·  警惕我们的这种「关心」,正在消耗孩子 ·  昨天  
掌上铜山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昨天  
掌上铜山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成长树

越吼孩子越差劲!这样管他才有效 | 精选

成长树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4-09 07:32

正文

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李海嫚

成长树原创,其他公号转载请输入 “授权”


姐姐来北京接母亲,作为全职妈妈的我们不免聊起育儿的感受:痛并快乐着。我说:“上一年级的熊孩子挺折磨人的。”姐姐说: “是,这年龄正是让人吼叫的年龄,妞妞当年上一年级的时候,气得我脸上的雀斑都加重了。


有一次,我在街上走,有一个老人拦住我对我说‘别生气了,总生气不好。’可见当时把我气得都上脸了,生气自然免不了吼孩子,孩子日子也不好过。”我听完哈哈大笑,完全能想象出姐姐描绘的样子,姐姐当年可是吼遍家属院无敌手,吼孩子的功力也自然了得。


想想自己面对一年级的女儿何尝不是着急、生气,吼叫,有几天胃都有些不适,真正体会了一把百病从气生。


早上起床,叫了三遍还没动静,当叫第五遍的时候,有哪个母亲还能淡定的说:“宝宝,起床了。”而不是大吼着:“起床了!再不起就迟到了!”。


早饭已经做好了,刷牙洗脸已经用了15分钟,有哪个母亲还能淡定地说:“宝宝,洗漱完了就吃饭。”而不是大吼着:“赶紧吃饭!还没洗漱完?”。


一点简单的作业已经教了方法,做了一个小时还没做完,有哪个妈妈还能淡定地说:“宝宝,别着急,慢慢做。”而不是大吼着:“怎么还没做完?赶紧做!”。


做作业精力不集中,字迹凌乱、吃饭挑食,东西乱放,做事磨蹭,强词夺理,思绪飘荡……哪一个不是让妈妈吼叫的原因?


但发怒、吼叫真的有用么?发怒、吼叫的直接后果就是妈妈面容憔悴,孩子惊恐无助。既然发怒、吼叫解决不了问题,我痛定思痛,不怒不吼,如何降服熊孩子?经过半年多的尝试,颇有收获!




一. 做客观记录,用事实说话



上了小学学业压力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就成了家长发怒吼叫的重要原因。孩子的个性、基础本不同,但要统一到相同的学业要求中,家长们免不了着急上火。


女儿上小学前虽然认识了不少字,但是不会写字,比起上了学前班的孩子在写字上确实不占优势,况且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写得一手好字?于是我要求她每天把学过的字都要写一个达到要求的(占格、结构、笔画都正确且美观)。她开始极其不情愿,我为此总吼她。


女儿没上过英语课外班,我选择每天听读英语绘本来学习英语,每天的坚持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况且她刚上一年级,经常读着读着就跑神了,于是我又不免吼她。

在这种吼叫中学习自然不是件快乐的事情了,更为严重的是我和她的关系也开始有点紧张了。


我琢磨了好几天,做了一张《学习记录表》,针对她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效率、质量考核记录。首先考核的是态度,学习过程中要求态度认真,不跑神,做到就打“√”,没有做到就打“×”。


然后是效率,刚开始是我根据她的能力规定写字和读绘本的时间,然后开始计时,后来时间长了她自己能估算需要的时间了,我就问她,根据她的时间计时。


在规定时间能完成就打“√”,没有做到就打“×”,最重要的是时间到了就不允许再做了,即使她自己还想做。最后是质量,不仅要快还得好,根据事先约定好的标准验收,做到就打“√”,没有做到就打“×”。每天都考评,每一个“√”和“×”都清楚地告诉她原因,一周如果超过5个“×”就取消看电脑的资格。超过10个“×”就取消周末外出游玩的资格。


就这样我不再吼叫她,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她每个“×”的成因,按约定惩罚她。坚持了一段时间,从记录表上,能清晰地看到她的进步,她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慢慢地也在写字和读英语绘本中找到了乐趣。


记录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帮助建立更和谐的亲子关系,千万不能为了记录而记录。从记录表上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其产生自我的内在激励才是孩子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




二. 换种沟通方式,方式大于内容



家长另一个经常发怒吼叫的原因是孩子没按自己的想法或要求做事,有的时候说了几遍也没见孩子去做,有的时候孩子做了,自己鼻子也气歪了。


出现这样的原因基本就是孩子没理解家长在说什么,或者是长期的吼叫已经造成了孩子的抵触情绪,根本不愿意听家长说什么。


女儿写字的时候,“升”的竖撇,写得很长,我说你别写那么长,太难看了,她下回还那么写,说了几次都没用,我真是要吼她了,后来我一想肯定那么说都是无效沟通,她又把撇写得很长的时候,我就说:“哟!你的升还会飞脚呢?”她哈哈哈地笑起来,后来她再写的时候我就说注意飞脚,她就不把竖撇写得很长了。


上学的日子,爸爸每天会带着女儿跑步,她有时确实不想去,爸爸都要死拉硬拽地拖出去,后来她迷上了《米小圈上学记》,里面有一段,米小圈不愿意去上画画班,想出各种借口,她妈妈说:“只要活着就得去!”于是我她一说不想跑步了,我就说:“只要活着就得去!”她哈哈哈地笑着就去了。


还有一次她在学校和坐在她后面的刘明明闹了点矛盾,回家跟我说了半天,我不记得具体内容了,反正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她说我听着,她说完,我就给她倒了一杯水说:“喝碗壮胆水,打败刘明明!”她哈哈哈地笑着,喝完水就没事了。


我认为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和谐的亲子关系,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其他的都是空谈,试想有谁愿意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吼叫正在疏远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如果同一个问题说了多次还没有改变,赶紧一定要换一个方式,方式有时候比内容更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