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在提出一个新观点之前,必然需要溯本追源,像一个兢兢业业的测试工程师一样,充分验证观点的可靠性,充分考虑知识经验的边界条件、适用背景,能够自成一套独立的逻辑系统。
而时下无论是网上的干货还是出版社的书籍大都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科学更加难以驾驭。
很多人听到科学两字容易它跟“真理”关联上了。
科学是什么?赵鼎新教授对科学提出的简单定义,我认为总结到位:
科学是一种片面的、系统的看问题的方式。科学并非全面的、科学与对错无关。科学只能解释特定边界内的问题。
这意味着,成熟的作者不会经常使用诸如“绝对”、“最有效”、“最强”等带有“真理”性质的词语。因为任何理念都有它的适用范围。
某知名自媒体人,在其畅销书中有几个关键论点:
“免费是互联网的最大杀手锏”
“补贴是互联网最为有效的推广”
“降维打法:高频打低频”
……
只要稍微有点互联网商业常识的人都清楚,无论是“免费”、“补贴”、“高频低频”都有它独特的历史成因及限定场景,哪能如此简单下论断,况且后续也没有相应的内在推演、阐述、解说。
就拿“补贴策略”来说,滴滴CEO程维早就说过这是一个偶然的产品方案,压根不是什么营销方案。
如此浅显的误导性观点,居然还能成为畅销书,实在不得不说这是知识商业化的悲哀。
又比如,近两年来,社群运营、网红IP的概念被炒的很火,这些东西有价值么?当然有。
但目前业界相关书籍、文章,坦白说,大都停留在阐述一些不能落地的理念上,或者没有戳中本质。
比如谈IP化商业、身份认同、社群商业、社群渠道……但究竟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应当如何应用,新兴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要么没有说清楚,要么避而不谈。
这说明这些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尚未成熟便匆匆出版面对公众,那便是一种浮躁,一种不负责。
那是否一些文章(书籍)充斥着大量案例就能够说明该作者的观点成熟、经过了谨慎的思考及验证呢?
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