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报记者 徐恺凯 张熠楠 丨文并图
一夜过后,马路变了,标线也重新设置了。
家住闵行的老百姓们这二个月里一定都感受到了这些变化,而且变了的马路开上去还挺舒服的,就是部分新画设的标线需要熟悉熟悉了。
这一夜间的“秒变”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圣诞老人”来过了,为我们出行更方便带来的礼物吗?
闵行城区内大部分道路都为上世纪90年代初铺设的水泥道路,在当时沥青路面因造价高,技术不发达而无法铺设,恰恰相反水泥道路在当时不仅造价低,而且保养也很方便,最大的缺点是时间长了以后路面开裂不易修复,路面劳损导致驾车行驶过程中颠簸不平,遇大暴雨还会产生大量积水,对行驶安全带来影响。
好消息是,市路政局正按照计划对我区各主干道路进行“白改黑”(水泥路改柏油路)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也就是说我们在不久以后就告别这些“可以退休”的白灰色水泥道路,迎来一条条“高大上”的黑色柏油马路了。
道路建设期间,因作业时间都在深夜,作业机器发出的机械噪音以及施工噪音给道路周边的老百姓作息产生了不少影响,抱怨声也是接连不断。小编就这些问题向此次铺路的工程作业方了解了一些情况,并亲自加入了一次铺路建设。
踩着冒着热气的柏油,一步一个脚印加入“白改黑”建设城投相关负责人告诉小编,老百姓作息受到影响主要是因为这次城区内“白改黑”道路之前,需要对原有的水泥马路进行破碎但不破坏,并且在环保的要求下也不能产生过多的建筑垃圾,所以对原有水泥马路的处理方式为机器“共振”对水泥马路进行破碎,这个情况就是专业机器对原来的水泥马路进行与水泥密度相同的频率进行敲打,水泥就会被碎成一块块水泥体,这样子道路可以做到平整依旧,但也是这个原因,居民老百姓的房屋也是水泥制造,在破路期间就会对大家生活产生影响。
黑夜下,施工队员们熟练的铺设着柏油沥青
熟练操控驾驶轧路机的“老司机”
双手沾满柏油的康师傅从事道路建设已经十几年了,每一次施工都会仔细对齐每一条地平线
驾驶重型机械的工人们
在破碎完水泥马路后,便可以直接把翻浇的沥青盖上已被破碎的水泥路面,这样不仅省去了以往碎马路产生的垃圾需要花时间装车带走的时间,也做到了环保要求,更关键的是,原有被破碎的水泥和沥青混合后可以增加路面的强度,大家细心的话可会发现部分铺设好的路面比原有路面高出了数十厘米。
铺设好以后的沥青“黑”马路,优点也是很多。因为其材料中含有橡胶颗粒,这样可以使路面不那么“干硬”,车辆的橡胶轮胎与路面接触后也会更贴合,增加了行车舒适性以及车辆抓地力;多层翻浇的沥青马路因密度不同也会产生一套天然的虑水系统,路面一般也不会积水,也能减少因为降雨造成路面反光影响驾驶者视线的可能性;沥青马路在未来修复方面也会更高效,若道路底部出现问题需要维修,也只需进行“微创手术”把相关区域的路面切开,并且在一周内即可修复完毕投入正常使用。
针对在“白改黑”项目作业期间对居民老百姓带来的不便,负责人对此也深表歉意,在未来继续铺设其他道路的期间,已出台相关解决方案,晚上会提前开工,并每天减少作业时间,赶在凌晨结束,尽量不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
比原来马路高出的沥青路面
工人们朴实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