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视文艺
CCTV3,生活就是舞台,领航中国综艺!第一时间独家发布央视综艺频道相关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29+9!中方扩大免签国家范围 ·  16 小时前  
新华社  ·  夜读|与光阴言和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交警深夜“买菜”?网友点赞! ·  4 天前  
澎湃新闻  ·  突发!吉林一滑冰馆屋顶坍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央视文艺

群贤毕至,高朋满座,《朗读者》研讨会圆满成功举办

央视文艺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24 16:09

正文

3个月,12期节目,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92天的时间,《朗读者》与观众共同分享了68名嘉宾,60余个故事,60余段朗读。5月6日晚,《朗读者》节目第一季在“青春”的致敬中收官。然而节目所带来的热度和影响还在延续。《朗读者》的札记、开场白和经典语句被各类新媒体转载、传播和收藏……


5月23日,《朗读者》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嘉宾就《朗读者》的价值引领、传播创新,以及《朗读者》等节目驱动的荧屏文化热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



创新传播形式,“小众”内容的“大众”传播


节目刷新了电视节目传播的各种纪录:微信公众号“10w+”文章累计312篇,“央视综艺”、“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三联生活周刊”、“环球时报”等近千家微博大号主动传播节目信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共27次点名称赞,超过500家平面媒体1310篇次大版面报道节目内容,新媒体视频全网播放量达9.7亿次,音频收听破4.25亿次,体现网友搜索热度的微信指数最高达2400万,线下活动“朗读亭”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均遇到了百姓排长队等候朗读的情况……


对于《朗读者》的持续火爆,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魏地春认为电视节目要坚持内容为王,节目能够赢得观众靠的是节目品质和思想内涵,好的文化节目要给人以精神上的滋养,打动人的是节目中蕴含的人文理想和美好道德,做节目要有文化担当。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魏地春


作为节目的制作人的董卿说到,《朗读者》以它清新隽永的以文化人的面貌出现的时候,让大家耳目一新,所以被很多的媒体誉为一故清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朗读者》节目制作人董卿


其次就是决心,有没有一定要创新的决心,有没有一定要把一个文化节目打造成一个精品节目的决心。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是《朗读者》的灵魂。”


《朗读者》节目制作人董卿


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准确抓住时代和群众需求,塑造文化传承的情感纽带。


《朗读者》是一种回归,回归到责任的本来定位,中央电视台以高度文化自觉引领节目创新,以适应新媒体传播的方式赢得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受众。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说,《朗读者》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是优秀的代名词,给全广电系统树立了一个标杆。《朗读者》作为一档电视节目,但是特别重视新媒体传播,光做出好节目不行,还得和媒体融合,知道推广,这也是新环境下做好电视节目的必须。

中宣部文艺局影视处处长马佳称《朗读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和一个机会,唤醒在每个人内心很久以来的精神诉求和情感的表达,这也是节目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赵白生说。首先,节目是“以老创新”的老人秀,《朗读者》中的老年嘉宾都是我们的“国宝”,节目让观众们重新审视了老年人的价值。其次,节目是一个智力秀,央视作为文化引领的“龙头”在大国公民习惯养成上要起到核心的作用。最后,他认为节目是静心秀,比如许渊冲先生几十年静静地从事一件事情,让人们能够从节目嘉宾身上感受心灵的碰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 冷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说,电视节目的优势是重品质、重审美、有画面,《朗读者》恰当处理了电视创作人的信心,正确处理了电视、广播和手机三者的关系。他认为《朗读者》的一个创新就是“开放+私密”,节目的访谈为大家制造了一个“私密”的空间,尽情地吐露情感;而朗读又成为一个“开放”的表达。同时,他还认为《朗读者》完善了艺术教育中美育的短板,是中国人敢于接受文化自信的标识。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新闻部主任杨继红认为,《朗读者》体现了电视和新媒体融合的思路,新媒体的流量也能回流到电视层面,电视应该回归当年的识别感,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让观众转变成用户。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称,她从节目策划阶段就感受到了董卿对节目价值的考虑,《朗读者》用文化节目的探索姿态回答了市场的严峻问题,不仅给电视长脸,也是对媒体的发展本身一个很好的回答。


喜马拉雅FM创始人兼CEO陈小雨则从新媒体角度解读了《朗读者》的另一种探索尝试,她说听和说作为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传播途径是完全可能且可行的。


国家舞台的价值引领:坚持以人为本的舆论导向,讲述海纳百川的中国故事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说,《朗读者》节目的成功,彰显了央视在传播创新、文化坚守方面的不懈追求。



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说,《朗读者》是一次在大众文化层面上、大众文化媒介上的情感交流,讲述出我们内心最深的经验、最基本的情感,以及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共同的敬意,这本身就是情感教育。教育不是灌输、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在这么多的生命相互敞开和交流中,让人去体会。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敬泽


文化生活的主动影响:坚定文艺创作的初心,传递礼赞生命的大爱担当


《朗读者》不仅是一档成功的文化栏目,它已经融入到大众文化生活之中。


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办主任、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续梅


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办主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给节目全新的解读角度,她说《朗读者》让很多人重新坐到了电视机前,把大家重新带回了朗读的时代,让中国人深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节得到了深深地触动。节目强化了典型示范,对青少年的人生选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引导青少年提升欣赏水平,提升审美水平,让传统文化能够走进年轻人的心灵。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康震解读《朗读者》:为什么要朗读?因为每个人都想诉说。朗读者有诉说的愿望,倾听者有被诉说的愿望,满足了这两点,这个节目就能长命百岁!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故事了,尤其是真实的故事。人民群众读给人民群众听,全国人民读给全国人民听。用朗读传承经典,用经典来升华你我,用你我诉说故事,用故事凝聚大国情怀。


《朗读者》嘉宾、著名作家毕飞宇谈了他录制节目的感受,他说节目最精彩的部分不是谁读、为谁来读,而是为什么读,这个理由充分了之后所有都是顺理成章的。主持人尽可能理性地把嘉宾人生最有价值的、最有戏剧性的部分理出来,通过一段文字一段朗诵充分表达出来。


作家毕飞宇


作为节目的赞助单位,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蔡速平从市场选择谈了节目的价值。他认为节目的成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国家和国民财富积累到一定时期后,文化和审美也将有新的发展。他说节目让大家确实收获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也是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相匹配的。


北京史家小学副校长陈燕说她在学生中做了调查,大家对《朗读者》都非常喜欢,节目对孩子们的阅读方法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帮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孩子们在读中品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说,《朗读者》让央视找到了一个创新的路子,不依靠国外的模式、用自主研发的模式取得了成功。他希望《朗读者》能够不忘初心、不逐潮流、不懈创新。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 朱彤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总监、大型节目中心主任 郎昆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总监、大型节目中心主任郎昆对《朗读者》从嘉宾选择、题材布局上的精心打造以及制作团队坚持“创新、创优、出精品”的文艺精神进行了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朱彤表示,《朗读者》提升了文化的含量,注重全媒体传播,用扎实的内容提升了节目的共情能力,塑造了文化传承的情感纽带。

摄影丨廖江衡、赵文斌

视觉设计丨司玥

编辑 | 刘杪渺

©央视综艺

点击关键词有惊喜,试试看!

斯琴高娃 《写给母亲》央视公益广告 | 五四青年节

抱杨帆唱歌 | 朱迅搭档孙涛 | 文艺名家讲故事

主持人演过的电影 | 小尼自拍 | 央视的配音演员

胖是工伤 | 美食有关的电影

取悦自己 | 有关癌症的谣言


下一季再见!为《朗读者》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