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榆林市第二医院
全方位介绍榆林二院特色医疗技术、科室专家、先进设备等信息,让群众能够全面了解二院,方便患者就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国学”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  21 小时前  
哲学园  ·  婆什迦羅一世和他的正弦近似公式 ·  2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罗素:人性的四大欲望 ·  3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罗素:人性的四大欲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榆林市第二医院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赋能,“医联体之桥”直通吴堡,搭建百姓健康“高速路”

榆林市第二医院  · 公众号  ·  · 2025-02-15 19:45

正文

随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一座“医联体之桥”直通吴堡县,搭建起百姓健康的“高速路”。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与吴堡医院签约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吴堡医院乘势而上,积极融入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大局,实现从医疗资源“边缘”到县域“枢纽”的转变,为当地百姓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消化道肿瘤筛查:

精准筛查,守护百姓健康

消化道肿瘤作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犹如潜伏在人体内的“隐形杀手”,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5G远程义诊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与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机制,实现了疑难危重病例的实时会诊和远程指导,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精心选派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内镜中心医疗骨干白艳霞常驻吴堡医院,开展胃肠镜筛查。不定期柔性引进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驻榆专家、榆林医院消化内科(含内镜中心)特聘主任卢桂芳教授和榆林医院内镜中心刘小玉主任进行帮扶,快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学科诊疗水平,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建立专科联盟,全面开展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早治、早防工作,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的筛查服务,打造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圈。

专家们通过细致的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成功发现了多例早期胃肠道肿瘤病例。这些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效避免了病情的恶化。同时,筛查项目还提高了当地民众的健康意识,降低了肿瘤晚期发现率,为居民的健康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吴堡医院还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普及消化道肿瘤防治知识,引导群众树立“早筛早诊早治”的健康理念,为百姓健康撑起一把“保护伞”。

2024年1月1日至10月12日,9个多月吴堡医院开展胃肠镜检查例数214例(胃镜165例,肠镜49例),经内镜下治疗38例。自2024年10月13日揭牌至今,4个多月时间,健康直通车已走入吴堡县宋家川镇、寇家塬镇、郭家沟镇、辛家沟镇进行大型义诊活动。吴堡医院(包含健康直通车)开展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早治免费查项目500余人次,胃肠镜检查例数862例(胃镜507例,肠镜355例),经内镜下治疗197例,收治住院病人140人次,共检出进展期胃癌6例、肠癌3例,早癌4例、癌前病变30例,66例管状、绒毛状腺瘤。

吴堡医院普通外科开展多项腹腔镜下的肝胆胃肠手术,例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小肠造瘘术、疝修补、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等一系列复杂疑难手术,标志着吴堡医院微创手术水平迈上新台阶。一名患者在筛查过程中被诊断为胃癌、幽门梗阻,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携手吴堡医院,为患者行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转危为安。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势,深受患者欢迎。多位手术患者表示:“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这么复杂的手术,伤口小,恢复得也快,真是太感谢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和吴堡医院的医生了!”

危急重症治疗:

快速响应,精准救治,打通生命通道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危急重症患者而言,每一秒都弥足珍贵。吴堡医院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在吴堡县各乡镇卫生院首批成立了危急重症救治站,并给予授牌与培训,保障基层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危急重症患者,给予精准救护,并不断完善急救体系,优化救治流程,打造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生命通道”。护理部特聘主任丁彩霞带领护理团队深入各乡镇卫生院为医护人员及老百姓开展危急重症患者现场急救技能-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及呼吸气囊操作培训,同时为老百姓详细讲解及演示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将专业的急救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实例给大众讲解,提高群众应对突发时间或意外伤害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众多群众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需多实施几次,急救知识需要人人掌握、个个知晓。

患者王大爷(化名)因突然出现言语迟钝伴左上肢、右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被家属紧急送至吴堡医院进行就诊。吴堡医院接到通知后立即召集卒中团队,并在患者来院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入院后,为患者行颅脑核磁检查,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5分。在卒中团队主任薛艳荣,急诊科、内科特聘主任刘继宝的指导下,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ONT时间(从发病到静脉溶栓时间)3小时16分,DNT(时间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46分钟,符合溶栓适应症,无禁忌症,遂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溶栓过程顺利,溶栓结束后无出血情况发生,约2小时患者症状体征明显缓解,NIHSS评分2分,溶栓48小时后NIHSS评分1分。患者意识清醒,恢复良好。

患者薛大爷(化名)以“突发右侧肢体无力1小时”被家属紧急送至吴堡医院急诊科就诊。经查体发现患者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NIHSS评分为6分,头颅MRI提示为左侧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吴堡医院急诊科、内科特聘主任刘继宝,主治医师霍宝儿迅速评估病情,结合患者病史及检查结果,确认符合溶栓指征且无禁忌症。经家属签字同意后,开始溶栓,溶栓过程顺利,溶栓后患者肌力明显好转,症状明显改善。

吴堡医院多例溶栓治疗术的成功开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危重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患者的成功救治,离不开卒中团队的高效协作和精准施治,从团队准备到检查、评估、治疗的快速衔接,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时间就是大脑”的救治理念。溶栓治疗能够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一位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家属激动地说:“多亏了吴堡医院的及时救治,才保住了我父亲的生命,真是太感谢了!”

慢病管理:

全程呵护,健康同行

慢性病如同“温水煮青蛙”,长期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卫生健康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加强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

目前,吴堡医院已完成慢病管理的前期调研工作。全县高血压患者已管理人数3564人,规范管理人数2368人,规范管理率66.44%;2型糖尿病患者已管理人数942人,规范管理人数610人,规范管理率64.76%。

未来,吴堡医院将以高血压、糖尿病为突破口,通过实地调研将慢病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实现辖区内慢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以上。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升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慢病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自我管理技能掌握率达到60%以上。构建基层慢病管理网络,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家庭医生团队协同工作机制,实现慢病患者分级分类管理。推进“心电一张网”建设,在乡镇卫生院部署心电监测设备,实现心电数据实时上传、远程诊断,提高基层心血管疾病筛查和诊断能力。完善“一键报警”系统,为高危慢病患者配备一键报警设备,实现突发情况及时报警、快速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推进“检验一张网”、“影像一张网”建设,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慢病管理平台,实现患者信息的互联互通,方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医疗服务。

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与医联体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吴堡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吴堡医院凭借着医联体搭建的稳固桥梁,成为连接城乡、辐射周边区域的医疗枢纽,不仅实现了医疗技术与服务能力的飞跃,更在保障民生、促进健康公平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吴堡医院将继续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引领,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合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专科联盟协作,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与医联体建设的双轮驱动下,蓄势聚能,扬帆启航,向着构建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稳步前行,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文字:吕舒帆

制作:张   敏

责编:叶   飞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