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组委会将与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使馆的文化处进行合作,以对象国与中国文学、文化交往的代表性元素为线索,邀请各国翻译家、文化使者与中方作家一起,就文学与翻译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6月25日,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法国,这一具有悠久文学传统的国度。而谈及文学,塞纳河畔的咖啡馆当然是许多作家的灵感之地,多少作家曾在咖啡厅里交流与创作。而今,这些咖啡馆也成为备受大众关注的文艺地标。
活动报名(19.9元)
咖啡馆是法国历史独特的“记忆之场”,见证了法国历史的无数波澜。法国的文学也常常和咖啡馆联系在一起。
法国的咖啡馆不仅与文学创作与交流相关,还诞生了和咖啡馆同名的“双叟文学奖”“花神文学奖”。以咖啡馆命名的文学奖评选出来的作品有什么特别的气质吗?
左岸和右岸的咖啡哪边更好喝?您会为了喝一杯咖啡而去花神吗?如今已经作为符号象征的巴黎咖啡馆,其精神魅力是什么?大家“朝圣”的是什么?
“大师”是扎堆儿出现的吗?为什么大家愿意扎在咖啡馆?跟同行碰撞对写作重要吗?作家们与法国的“文化人”又是如何看待咖啡馆的?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将与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合作,带来一场文学主题分享活动。让我们一同走进法国咖啡馆,踏入文学巨匠们仍然鲜活存在的时空,品一品伏尔泰常光顾的Le
Procope的咖啡,探一探启蒙了萨特和加缪的百年咖啡馆Café de Flore,走进曾承载了这些文学巨匠们文字的咖啡馆,阅读他们永不褪色的思想。
乔叶
,
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代表作有《最慢的是活着》、《认罪书》、《走神》等。
余中先
,
翻译家,《世界文学》前主编,译介了奈瓦尔、阿波利奈尔、贝克特、昆德拉等人的作品一百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