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孕育着无限生机,是生态文明的底色,更是人民福祉的基石。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中国新画卷徐徐铺展。税务部门积极推进绿色税制建设,构建绿色税收体系,持续释放绿色税收效能,更好发挥引导调节作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磨刀溪云阳段首次发现长江鲟、南京秦淮河入江口首次出现野生中华绒螯蟹大规模洄游现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数量历史性止跌回升……
出现在长江流域的一幕幕可喜景象,传递出“长江禁渔”行动取得实际成效的讯号,更照见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实步伐。
其实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背后,
有税收的支持如影随形。
2018年1月1日,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6年来,通过“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正向激励机制,环保税推动企业主动减污降排,既算经济账又算环保账,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提供了强劲动能。
“2018年以来,公司享受环保税减免624.57万元,绿色税收政策让公司得到了实惠,也让我们在治污减排上持续发力的劲头更足,不断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华润水泥(昌江)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冉介绍道,近年来公司在处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颗粒物等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实现废石资源综合利用,并陆续投入超千万元资金对环保设施进行增设及技术改造,有效降低排放量约50%,以2023年为例,全年实现颗粒物减排287.5吨。
放眼神州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绿色税收的激励作用下,“排污大户”变身“治污先锋”,“黑色”矿区变为绿色矿山……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实现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经过不断探索,我国已构建起以环保税为主体,以资源税、耕地占用税为重点,以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为辅助,涵盖资源开采、生产、流通、消费、排放5大环节8个税种的绿色税收体系。
向“绿”而行,税收大有可为。为保障纳税人享受绿色税收优惠更便捷,税务部门持续改进优惠政策办理方式,让纳税人在申报享受绝大部分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时,将相关资料留存备查即可,不用再履行备案手续、报送备案资料,并大力发展信息办税,推行财产行为税合并申报和电子化发票改革等便民服务措施。尤其是今年推行的“反向开票”是我国税收制度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于引导市场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深远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动力。
202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5.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6.4%,上升0.4 个百分点。
一降一升之间,蕴含着我国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在逻辑。
迎风而行,在海拔2600多米的百草坪山巅,100多台百米高的“大风车”随风而动,点缀着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向阳而生,在年均日照时数近2000小时的西凉山脚下,140多万片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风电企业一次性投入大,单台风机建设成本达1000万元。
2023年以来,企业共获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9400多万元,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税务部门还针对威宁绿色能源战略组织了税惠服务团队,为我们提供了专家级别的服务。“华能威宁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曹坤说。
为充分发挥税费优惠政策效应,以税收为杠杆撬动绿色治理,税务部门想方设法落实落细各项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制度及优惠政策,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绿色生产力持续壮大。
广汽埃安的智能生态工厂是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在这里,一辆新能源汽车从一块钢板到整车下线,全部工序只需要16个小时。
据广汽埃安财务部部长徐德思透露,广汽埃安“灯塔工厂”
截至目前投资额为38亿元到40亿元之间。前期巨大的资金投入,对企业现金流形成了较大考验,而税收优惠政策在提升企业流动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现阶段留抵退税政策的支持作用突出,近三年我们累计退税9.45亿元,有效盘活了日常经营的现金流。”
徐德思表示。
税务干部走访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精准辅导
好政策需要落实好。税务部门连年开展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既“送政策”,又“送服务”,不断深化“政策找人”,为创新企业、绿色企业等提供更加精细的税费服务,着力增强企业向“新”
力,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相关产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发力”成为应有之义。
在东部沿海舟山,当地税务部门在跨部门数据深度融合应用的新实践中,找到了一把“双碳”
治理的“金钥匙”:联合国家电网舟山供电公司加强税电数据共享合作,以“碳”为切入口,“一址式”
归集税电数据,“一票式”联动更新比对税电数据,数字化赋能形成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碳均税收”
和“税均碳排”两个维度,精准映射企业碳排效能,推动当地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在西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当地税务部门主动与财政、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精准对接,及时获取辖区采矿证发放信息、矿山储量变化信息、共生矿和伴生矿开发利用信息、河道采砂许可证信息、尾矿开发利用信息等,推动绿色税收数据共享共用,做到资源税征管有序开展。
……
跨越山海,汇聚起守护绿水青山的强大力量。
绿色税收征收链条长、涉及部门多、征缴面广,部门间机制衔接和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税务部门通过持续深化部门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充分借助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力量,深化部门间联合控管、联合激励、联合惩戒等协作治税措施,打好税收征管和行业管理组合拳——与生态环境部门建立“税务征管、企业申报、环保监测、信息共享、协作共治”的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开发了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生态环境部门传递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做好风险防控,堵塞征管漏洞;及时向生态环境部门提供涉税信息,为生态环境部门完善污染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与水利部门确立“税务征管、水利核量、自主申报、信息共享”
的水资源税征管模式,实现税收征管水平和水行政管理水平的双提升。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耕地占用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配合机制,定期获取农用地转用审批信息,联合开展复核认定,有效加强源头管控。
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所属的车险平台联网征收车船税,采用“税险联网、联动核税、见税出单”
的信息化控制手段,规范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减免税等车船税政策的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安吉县税务局“绿色税管家”团队在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解答涉税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