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盒饭财经
盒饭财经,商业变革观察者何伊凡与中国最具实战经验的企业家一起,专注“商业决策者的十万个怎么办”。今今乐道读书会旗下财经自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传闻苹果与阿里巴巴合作,为中国的iPhone ... ·  7 小时前  
雪球  ·  超级主线?DeepSeek热度不减,7000 ... ·  昨天  
央视财经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盒饭财经

月薪3100元农民工成为年入50万网红,张一鸣教你内容变现怎么玩儿

盒饭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1-25 12:11

正文


商学院

剥洋葱

读书会

访谈

视角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内容平台的粉丝红利期才刚刚开始。如何抓住这波红利实现内容变现?

编辑丨盒饭君

来源丨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未来1年内,在平台上扶持1000个拥有一百万粉丝的账号。”说这话的人就是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他让无数埋头创作却苦于没有推广渠道的内容创业者们找到出口。


按照张一鸣的说法,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内容平台的粉丝红利期才刚刚开始。 在此之前的2016年9月,今日头条已经拿出10亿元分给平台内的短视频创作者。


接下来,它还将继续扶持平台上的优质账号,更多普通人可能会成为网红大v。


这或许是内容创作者最好的时代。

张一鸣在日前的2017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发表了演讲, 他谈到了网红大v诞生的故事,人工智能怎样帮助内容生产者变现,以及今日头条扶持大号的计划。

以下为张一鸣演讲全文:


大家早上好,欢迎各位今日头条的内容创作者、各位媒体朋友来到2017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


这是我第三次站在创作者大会的舞台上,我还记得我们在2015年9月第一届创作者大会上公布了千人万元原创扶持计划,那时头条号的账号总数是 3.5万 个,平均每天创造 5.1亿 次内容消费。去年9月,在第二届创作者大会上,我们宣布拿出至少 10亿 人民币,分给头条号上的短视频创作者。这时,头条号总数达到 30万 ,每天创造 18亿 次内容消费。


今年10月,超过 120万 头条号,平均每天发布 50万 条内容,创造超过 48亿 次内容消费。


我们非常骄傲地说,经过三年多的茁壮成长,头条号平台已成为第一智能内容平台,这份荣耀属于每一位头条号作者。


现在,当我们谈论今日头条的创作者,已经不仅是百万个头条号作者,更包括 来自美国、巴西、日本、印尼等全球各个国家1亿多作者 ,他们是微头条用户、悟空问答的用户、抖音达人、火山小视频的用户、内涵段子的段友、musical.ly的用户、topbuzz作者、图虫摄影师。他们每天在今日头条以及旗下的平台上记录与创作,分享与交流。他们自己,就是内容本身。



如果没有每一位创作者,就没有今日头条取得的成绩。我郑重地对你们说一句:谢谢!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件事:


1、去年9月,我们说短视频是下一个内容风口,今日头条将用10亿元扶持短视频创作,那么我们做到了多少?


2、为了帮助更多创作者获得更多的价值,今日头条接下来打算做哪些事情?

1
短视频日均总播放量过100亿


过去的一年,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看到了“短视频”掀起的一场内容飓风。去年9月,我和我的同事还在激烈争论到底什么是“短视频”。但今天,短视频的赛道已经清晰,在整个内容行业,没有人不谈论短视频。


上一届创作者大会时,今日头条就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2017年,在今日头条平台上,短视频的风还在刮。


10亿,是我们去年承诺用于扶持短视频创作者的金额。 但实际上,我们投入的金额已经远远超过10亿。因为其他平台的数据有些夸张,我就不说具体数字了。我相信大家都能从这一年今日头条的行动感受到,10亿扶持短视频不是一句简单的的口号。


到2017年10月,今日头条加上西瓜视频的日均视频播放量达到 30亿 ,相比2016年9月的10亿, 增长170% ,这个速度比今日头条客户端的日活跃用户的增长都快。


在超过1亿的头条日活跃用户中,平均每个用户每天消费28条短视频,比去年9月 增长了86.67%


短视频已经是头条用户最喜爱的内容体裁,等到几年后回头看,我们可能会发现 短视频可能改变了头条用户,甚至是所有互联网用户的消费习惯。


去年9月创作者大会之后, 我们在短视频赛道上加快了步伐:

1

2016年9月,我们推出了音乐短视频产品“抖音”,目前日均播放量达到10亿;

1

9月,我们也在日本上线了海外短视频产品Topbuzz Video,目前在美国、巴西、日本等国家的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

12月,小视频和直播产品“火山小视频”上线,目前日均播放量达到20亿;

4

今年2月,我们全资收购了美国短视频应用 Flipagram;

5

6月,今日头条旗下的独立短视频APP“头条视频”升级为“西瓜视频”;

6

8月也上线了海外版产品Tik Tok;

7

这个月,我们刚刚完成了对音乐短视频产品musical.ly的收购,让我们的小视频业务有机会更快上一个大台阶。


经过我们这一年在短视频领域的加速冲刺,现在,在今日头条以及旗下的火山小视频、抖音短视频、musical.ly、topbuzz video等平台上, 日均总播放量已经超过 100亿 ,包括OGC、PGC以及UGC在内的 短视频发布量超过2000万条



当我们去年公布10亿短视频计划时,很多同行认为我们只是一个口头承诺。而当看到短视频真的来了,我们很兴奋,也很荣幸和每一个短视频创作者共同掀起了这一场行业飓风。关于短视频的更多进展,欢迎大家参与这周末我们举办的西瓜PLAY视频嘉年华。

2
帮助更多创作者成功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在短视频之后,我们还打算做哪些事情帮助更多创作者在今日头条获得成功?


从成立那天起,今日头条一直是智能推荐最早的、最积极的探索者,将 “做最懂你的信息平台,连接人与信息” 作为我们的使命。


创作者发布内容, 通过算法匹配,推荐给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粉丝,两方通过推荐引擎,建立起的联系。 天长日久,我们对创作者和粉丝的信息匹配越来越精准,促进他们彼此之间建立连接。


另一方面,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阅读、分享、评论和收藏, 算法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作者与粉丝的互动数据,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整个推荐系统的运行,实现更精准的推荐。


下一步,我们将 从智能分发时代走向智能分发和粉丝分发相结合的”智能社交”时代。 我们相信这也是社交媒体的2.0时代,通过智能推荐更有效率地获取粉丝。


目前,已经有一部分作者在头条号平台上积累起自己的一批粉丝,并且感受到粉丝带给他们的巨大影响。想跟大家分享几个头条号作者与粉丝的 真实故事


坤哥玩花卉:从十万流量到十万流水


去年的大会上,我提到过坤哥玩花卉这个帐号。他是一个花卉领域视频创作者,观看他视频的用户都是养花爱好者,因为分发的精准,视频播放量常常破10万,10万也是业内对爆款的定义。


今年他更进一步,做起了内容电商,通过视频引流到网上店铺,目前每个月交易流水达到了10万元。从10万流量到10万流水,坤哥依靠的是其40万精准粉丝。因为内容对坤哥产生认同的粉丝很容易转化为电商用户。


清晨录音棚:从粉丝到客户


清晨录音棚,这是一个音乐类视频头条号,同时也是上海的一家录音棚,专为普通人提供录歌和MV的服务。


起初只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愿望,他们把客户录制的MV发在头条号上,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内容收获了很好的曝光,用户非常爱看普通人唱歌的视频。更奇妙的是,陆陆续续有非常多的用户看到清晨录音棚头条号后,拨通了他们的电话,要去上海找他们录歌。


头条号的粉丝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客户,据他们说,开通头条号后,录音棚的生意好了一倍。


耳科赵医生:从粉丝到病人


耳科赵医生是一个很有名的头条号,拥有近100万粉丝。他是一家三甲医院的耳科大夫,在头条号上分享一些耳科科普知识和耳科治疗视频。在头条号上逐渐做出影响力后,越来越多的粉丝慕名前去问诊。


他说,目前他接待的病人中,有超过一半是他头条号的粉丝。这也是一个通过内容获得超强粉丝认同产生后续价值的案例。


欢子TV:从月薪3100元的农民工到年收入50万的短视频网红


欢子TV,是一个三农短视频头条号。作者名叫欢子,来自贵州省一个偏僻的苗寨。一年前,他还在广州一家商场做保安,打工 8 年,最高月薪 3100 元。


在接触短视频之后,他辞职回到贵州老家,拍摄苗寨的风土人情,在头条上引起无数在外工作打工者的共鸣,也激发了许多城里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欢子最火的一条视频,在头条播放700万次,转发3万次,有一个粉丝看后,打赏了欢子4000元,留言告诉他:“看了你的视频,我想妈妈了”。 目前,欢子在头条 积累了60万粉丝,年收入也达到了 50 万。


这只是120万头条号作者中的四个案例,我相信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3
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大V


头条号,是一个专业的内容创作者平台,但每个普通人都有强烈的愿望获得粉丝。


为了帮助更多头条用户更轻松地有自己的粉丝,我们在过去一年作了几个尝试, 通过两种新的内容体裁探索智能社交的推荐方式: 上线问答频道并推出独立产品 “悟空问答” ,一个为所有人服务的问答社区;上线 “微头条” ,让所有头条用户,特别是普通人通过发布短内容,与人互动、建立关系。


现在,每天有一亿多头条用户发布和消费内容,既获得粉丝,也成为其他人的粉丝。至此, 今日头条已成为一个集合图片、文章、短视频、问答等所有内容体裁的 ,所有人可以成为所有人的粉丝的, 超级内容平台


我们发现 智能算法在帮助内容创作者降低粉丝获取成本和提升粉丝活跃率 这两方面,大有可为。


通过推荐,好内容被匹配给更多的读者;通过精准推荐的好内容,读者可以更有效率地转化为粉丝。这个推荐机制,会促使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内容上。


只有写好内容,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推荐量,才能让更多人看到你。 积累粉丝成为大V的时间大大缩短,人人都可以成为大V。


接下来,我们会通过智能社交的推荐方式帮助更多头条用户获取粉丝。 未来1年内,今日头条计划在平台上扶持1000个拥有一百万粉丝的账号。



我们看到已经有平台把粉丝做得很好,但今日头条的粉丝红利期刚刚刚开始。基于算法,今日头条可以为更多创作者,更快更好地获取、沉淀粉丝。


在智能社交推荐模式下,内容的变现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目前所有内容创作者都通过 “流量—粉丝—付费用户” 这个漏斗一层一层筛选、定位自己最忠实的那部分粉丝。发布内容之后,创作者获得流量,也就是找到了潜在的粉丝。


那么对于内容以及作者认可度高的用户,产生订阅行为,沉淀为粉丝。而对于作者更加认同、愿意产生付费行为的粉丝,进一步沉淀为付费用户。


在内容变现的这个漏斗中,每个环节都依附着几种变现方式: 基于流量, 有广告分成和平台补贴两种方式。 基于粉丝, 有商业植入、电商导购两种形式。 有了大量粉丝,就进入到了用户这个阶段。粉丝变成了作者的客户,出现了电商、直播打赏、内容付费等几种形式。


头条此前在流量和粉丝的变现环节都有一些尝试,例如头条广告分成、千人万元签约、商品功能等。


虽然从流量到粉丝到付费用户的数量越来越少,但 付费用户才是内容变现环节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内容付费,是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变现方式,我们也非常看好。接下来,今日头条也会在内容付费领域进行尝试。


未来一年,今日头条会竭力帮助各位创作者们不仅获得更多粉丝,通过更多方式的变现。欢迎大家上头条,涨粉丝!


谢谢。




与盒饭财经在一起,破解成长密码,只比未来快半步☟


往期热文 · 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