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正常类人研究中心
研究不正常人类那些事儿,很二很快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互联网思维  ·  再读《明朝那些事儿》,我顿悟了 7 种强者思维 ·  3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再读《明朝那些事儿》,我顿悟了 7 种强者思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正常类人研究中心

测你内心被哪种“情结”束缚着?

不正常类人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20-11-19 17:35

正文

01

有一种可怕的命运

叫“强迫性重复”

某一天,心理学家费洛伊德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5岁的男孩扔掉心爱的玩具,感到很失落,又把玩具捡回来,但过一段时间后,男孩又重复把玩具扔掉、捡回。

为什么“扔玩具”,会让男孩感到失落,却会让他一再重复呢?

这种现象被称为“ 强迫性重复 ”。

指的是重复相同的体验、感受、关系和相同的事件,哪怕这种“重复”行为带来的后果是痛苦的。

或许你认为这是小孩子的游戏,其实在成年人身上,也普遍存在 强迫性重复行为

比如:

“无论谈多少次恋爱,换了多少不同类型的恋人,总是陷入同一个模式结束。”

“总是爱上,得不到的人。”

曾经被父母忽视,后来找的伴侣也忽视自己。”

...

为什么, 我们总是无意识的不断重演种种创伤,和痛苦的关系模式、情感体验?



02

你的强迫性重复

可以从情结里找到答案

有一位女孩来访者,她总是会爱上“渣男”。

她选择恋爱的对象,要么习惯性出轨、要么没上进心爱瞎混,要么是自卑的钢铁直男。

无一例外, 这些都是无法给她爱,没有爱的能力的对象

不仅如此,她在恋爱中,总是处于多投入与付出的一方;吵架时,也总是她主动卑微的讨好。

她讨好对方的方式也很特别,习惯性扮丑、做鬼脸,去哄男友开心。

然而,真的是她太爱对方,才会这样不惜一切,放下自尊的讨好吗?

她只是太缺爱了。

在与她深入的交流时,她回忆说,小时候她生活在与妹妹争夺爸爸的痛苦中,爸爸偏心体弱多病的妹妹,把礼物和关爱都给了妹妹,而她得到的,总是爸爸的忽略和冷漠。

直到有一次,她和爸爸单独相处时,偶然发现,自己学小丑做鬼脸时,爸爸对她笑了,然后带她去买了喜欢吃的零食。

从此,她总是会用鬼脸去取悦父亲,获得父亲更多的关注和疼爱。

父爱的偏失,让幼小的她深刻的感受到“我是不好的,我是不被爱的”;对抛弃的恐惧、对关注和爱的渴望,於积在潜意识里,形成了 “弃婴”情结

所谓情结,就是以往经历的创伤,郁于心中,未被疏解,隐藏根植在内心深处。

并且, 它会控制我们的情绪、感受和理性,让我们作出和以往一模一样的选择。

这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一直在“重复”:

· 害怕被抛弃,所以她不自觉的讨好、顺从;

· 不顾一切去恋爱,扮鬼脸去讨好别人,正如同她幼时想尽办法去讨好父亲,获取父爱;

· 选择与这些爱无能的男人恋爱,一次又一次的认同自己不配被爱,只配被疏离和否定。

03

如何解开“情结”,停止轮回?

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中可能也存在“强迫性重复”,其实都和这位女孩一样,是由“情结”引起的。

荣格说过,每个人都有情结。



或许你: 总是陷入负面情绪的轮回;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优秀的ta和美好生活;控制欲强;习惯性分手等等...


但是你几乎很那察觉这些表现背后的诱因。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背后是某种情结在操控自己,往往会把它当成一种 “魔咒”或“宿命” ,就像这位女孩一样。

幸运的是,女孩通过咨询,终于找到自己痛苦的缘由,也关上了自己的潘多拉魔盒(强迫性重复);不幸的是,许多人直到最后都在不断重复痛苦体验。

只有看见、觉察到潜意识情结,“强迫性重复”才有停止的可能; 我们才能重新掌握失控的那部分情绪和行为。


现在,你可以不用通过心理咨询,就可以看见、了解自己的“潜意识情结”,你愿意花5分钟,去尝试了解并关上自己的潘多拉魔盒吗?


愿你能打开前往潜意识情结的通道, 疗愈创伤,摆脱“宿命”,拥有真的“新”生活。



“解开情结”是精神分析中重要的疗愈方法之一 ,我们 联合国内专业心理平台壹点灵 以精神分析关于潜意识情结的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 ,为你推荐「 潜意识情结测试 」。

本测评将从 受害 情结、强迫情结、救世主情结等9个情结中, 发现最困扰你的情结类型,通过探该情结的形成原因、外在表现及潜在影响,描绘你内心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并给予专业的心理学建议。


↓↓↓

测测你被哪种潜意识情结捆绑着?
限时特价 9.9
6914人已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