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朵妈陪娃
我是朵妈,曾有三年的美国儿童教育求学经历,与美国专家共同研发0-7岁儿童的益智教育课程,对美式教育有深刻认知。朵朵1岁开始就实践了300多个游戏,在幼儿班表现出超强的创造力和动手力。跟着我学习美国先进的教育方式,一起高质量陪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朵妈陪娃

又一个孩子电梯里出事:从熊孩子到杀人犯,中间只隔着一泡尿的距离!!

朵妈陪娃  · 公众号  ·  · 2020-01-11 07:37

正文


阅读全文需要3分钟


这是朵妈三分钟第二十四篇内容




大家好,我是朵妈。每周六我都会在《朵妈三分钟》这个栏目,为大家解答关于娃心理方面的小问题。


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留言告诉我,点赞最高的留言,我会优先写出来哦。



俗话说得好

听话的好孩子都是一样的

不听话的熊孩子各有各的熊法

当妈前,我最怕的东西没有之一

只有令人闻风丧胆但又不得不面对的

熊! 孩! 子!

遇到下面这些类型真的防不胜防

0-3岁的小BOSS




3-5岁的大神级




5岁-12岁的魔王级别




还有一个 终极大boss




不过这些熊孩子,都比不过在电梯里熊起来的娃。


我记得这样一个新闻:一男孩在乘坐电梯时,对着电梯按键疯狂撒尿,导致线路短路。



还有一位6岁男孩在商场对着控制主板撒尿,导致电梯短路,随后突发故障,男孩因此坠落电梯井导致颅脑损伤多处骨折。


更可怕的是,熊孩子的熊行为,不仅害己,还会伤人。


这件事我始终难以忘记:


2岁的莉莉和另外两名孩子一起坐电梯,电梯的按钮原本是9楼,其中一名男孩却蹦跳着按下了18楼的按钮。到达9楼后,三个孩子本是一起出去,男孩却将2岁的莉莉又重新抱回电梯。


莉莉跟随电梯到达18楼,并走了出去。却不想顶楼的护栏失修,莉莉一脚踩空,坠楼而亡。


我们无法否认,物业在这起事故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没有熊行为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有时候熊孩子和杀人犯之间,也不过一线之隔。


当然熊孩子本身也不一定是熊孩子,重点就是家长怎么引导,今天就把几个小办法分享给你们!





时常可以看到在公共场合有孩子放肆的哭闹,这既影响了在场的其他人,也许还影响了一家人整体的情绪,行程等。


排除生理原因之外,其实孩子哭闹无非有两种原因:


一是得不到满足: 比如想要亲密陪伴,没得到满足;当下想要探索体验某个事物,被制止;想要吃零食,被限制。


二是被侵扰: 父母不停地跟孩子说话,不请自来教育孩子该怎样,越俎代庖替孩子做事情、做决定。

一般第一种情况比较多,如果涉及到原则问题,就直接让娃发泄情绪,哭完闹完再认真讲道理。


千万不要强制给孩子贴了标签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是乖孩子”等!


为了不影响他人, 可以抱出去,比如到楼递间,餐厅外等, 让娃哭完,发泄完, 然后继续接下来的活动,该吃饭吃饭,该去游乐场去游乐场。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一件事,就是 回到家之后再和娃认真的重复思考一下这件事。



“为什么不可以”、“下次该怎么做”,让娃真正明白其中的原因并且之后不会这么做了。




如果孩子一时半会从情绪里出不来,父母更不要着急上火发脾气!


首先我们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有趣的事情上。


举个例子: 娃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怎么办呢?



这样比说“ 你在乱拿 ,看你爸怎么收拾你 ”,这样的话效果会好很多。


如果娃并不愿意转移注意力,我们也不能因此妥协, 那就可以明确表达强烈不同立场, 这可以借鉴《妈妈是超人》里胡可的做法。


胡可带着两个儿子逛超市,小鱼儿要在没付钱之前打开零食,妈妈不允许,然后就开始哭。



但是胡可就在一旁淡定的看着,等了一会,走过去耐心和他说:交了钱就可以打开,没付钱之前不是你的东西。



最后,小鱼儿接受了这个事情,并表示以后都不会这么做了。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语气,比如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我们可以说“小孩子在过道上乱跑会干扰别人!”而不能说 你这样跑太讨厌了,罚你晚上不许看电视!




通常不少家长 觉得孩子小 会代替娃做选择,其实应该 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为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午夜漫画站  ·  男生能接受啪-啪时玩小道具吗?
8 年前
食尚知味  ·  拍打这里,肝脾肾的毒素都排出!
7 年前
上海交通广播  ·  小编最厌恶的交通陋习没有之一!!!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