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全文需要3分钟
这是朵妈三分钟第二十四篇内容
大家好,我是朵妈。每周六我都会在《朵妈三分钟》这个栏目,为大家解答关于娃心理方面的小问题。
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留言告诉我,点赞最高的留言,我会优先写出来哦。
俗话说得好
听话的好孩子都是一样的
不听话的熊孩子各有各的熊法
当妈前,我最怕的东西没有之一
只有令人闻风丧胆但又不得不面对的
熊!
孩!
子!
遇到下面这些类型真的防不胜防
3-5岁的大神级
5岁-12岁的魔王级别
还有一个
终极大boss
不过这些熊孩子,都比不过在电梯里熊起来的娃。
我记得这样一个新闻:一男孩在乘坐电梯时,对着电梯按键疯狂撒尿,导致线路短路。
还有一位6岁男孩在商场对着控制主板撒尿,导致电梯短路,随后突发故障,男孩因此坠落电梯井导致颅脑损伤多处骨折。
更可怕的是,熊孩子的熊行为,不仅害己,还会伤人。
这件事我始终难以忘记:
2岁的莉莉和另外两名孩子一起坐电梯,电梯的按钮原本是9楼,其中一名男孩却蹦跳着按下了18楼的按钮。到达9楼后,三个孩子本是一起出去,男孩却将2岁的莉莉又重新抱回电梯。
莉莉跟随电梯到达18楼,并走了出去。却不想顶楼的护栏失修,莉莉一脚踩空,坠楼而亡。
我们无法否认,物业在这起事故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没有熊行为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有时候熊孩子和杀人犯之间,也不过一线之隔。
当然熊孩子本身也不一定是熊孩子,重点就是家长怎么引导,今天就把几个小办法分享给你们!
时常可以看到在公共场合有孩子放肆的哭闹,这既影响了在场的其他人,也许还影响了一家人整体的情绪,行程等。
排除生理原因之外,其实孩子哭闹无非有两种原因:
一是得不到满足:
比如想要亲密陪伴,没得到满足;当下想要探索体验某个事物,被制止;想要吃零食,被限制。
二是被侵扰:
父母不停地跟孩子说话,不请自来教育孩子该怎样,越俎代庖替孩子做事情、做决定。
一般第一种情况比较多,如果涉及到原则问题,就直接让娃发泄情绪,哭完闹完再认真讲道理。
千万不要强制给孩子贴了标签
: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是乖孩子”等!
为了不影响他人,
可以抱出去,比如到楼递间,餐厅外等,
让娃哭完,发泄完,
然后继续接下来的活动,该吃饭吃饭,该去游乐场去游乐场。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一件事,就是
回到家之后再和娃认真的重复思考一下这件事。
“为什么不可以”、“下次该怎么做”,让娃真正明白其中的原因并且之后不会这么做了。
如果孩子一时半会从情绪里出不来,父母更不要着急上火发脾气!
首先我们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有趣的事情上。
举个例子:
娃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怎么办呢?
这样比说“
你在乱拿
,看你爸怎么收拾你
”,这样的话效果会好很多。
如果娃并不愿意转移注意力,我们也不能因此妥协,
那就可以明确表达强烈不同立场,
这可以借鉴《妈妈是超人》里胡可的做法。
胡可带着两个儿子逛超市,小鱼儿要在没付钱之前打开零食,妈妈不允许,然后就开始哭。
但是胡可就在一旁淡定的看着,等了一会,走过去耐心和他说:交了钱就可以打开,没付钱之前不是你的东西。
最后,小鱼儿接受了这个事情,并表示以后都不会这么做了。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语气,比如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我们可以说“小孩子在过道上乱跑会干扰别人!”而不能说
你这样跑太讨厌了,罚你晚上不许看电视!
通常不少家长
觉得孩子小
会代替娃做选择,其实应该
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