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过凡夫的日子,念弥陀的名号。欢喜信受,与佛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完美Excel  ·  使用deepseek优化VBA代码 ·  昨天  
Excel之家ExcelHome  ·  一文教会你获取DeepSeek官方API,免 ... ·  5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教你3分钟将DeepSeek接入到Word, ... ·  3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一分钟教会你在Excel里面接入DeepSe ... ·  5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Excel条件格式+控件,动态报表很简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讲无条件的救度,会让人造业吗?

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 公众号  ·  · 2020-04-08 06:00

正文



我们虽然念佛了,

依然还是凡夫,

起心动念都是罪,

甚至遇境逢缘,

也会做出错事。

在业力的推动下,

没有人是故意的,

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中,

没有罪业是不被原谅的。

阿弥陀佛没有罪福的分别,

他只在乎众生轮回的苦,

在弥陀的眼中,

我们都是流浪受苦的孩子,

都是他永远珍爱的孩子。

佛不在乎我们是否造业,

因为罪业是我们轮回的本体,

佛只关心我们是否念佛。

若不念佛,轮回无期,

生生世世都在造业;

若能念佛回归净土,

回归佛的生命,

自然一切罪障永消除,

拥有佛清净的生命。

这一期净土芳园,

我们一起聊聊,

罪业与念佛的关系,

愿有缘的你,

念佛成佛,

彻底消除凡夫罪业。





△净土芳园 017期 | 释佛欣 主讲



经常会有人问: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论众生罪福,只要念佛就能往生,会不会有人仰仗着阿弥陀佛的慈悲,反而去造业呢?本来吃素的,反而就不吃素了呢?



我一般都会反问:



如果你知道有一个医生医术高明,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你会不会每天做伤害身体的事,认为反正有医生能治病,就不怕生病呢?



我们都知道,即使有名医,也要爱惜身体,毕竟生病痛苦的是自己。


同样的,阿弥陀佛慈悲,不计较我们的罪业,我们也不应该故意造罪,造业就像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受苦受报的还是自己,谁愿意痛苦呢?


道理是这样,还是很多人认为:讲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反正念佛能往生了,不害怕堕落三恶道,有人会仗着阿弥陀佛的慈悲,一边造罪,一边念佛。


一、核心问题


这个问题古今都存在,这是我们修学净土法门、弘扬净土法门,都不能绕开的问题,是很核心的问题。


(一)凡夫情理


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呢?


因为,这是一个合乎凡夫情理的问题。


我们总是用固有的思维、逻辑、情感、经验,去推测佛的慈悲、智慧。


世间有孩子因父母溺爱,会去做错事,我们就认为佛慈悲众生,众生也会去做坏事。


其实,世间父母的爱与佛的慈悲,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佛的慈悲是清净无染的,不仅不会让我们故意造业,还能感化我们,变得身心柔软。


这样的情况,不需要我们担心,我们能考虑到的事,难道佛五劫思惟发愿,却考虑不到吗?


这样的问题,完全是我们的凡情知见,我们在这里担心疑惑,胡思乱想,佛只是微微一笑。

(二)超情离见


凡夫判断事物,总要合乎我们的情感认识、道理逻辑。然而,我们的见解,都是颠倒的。


念佛法门超情离见,超越凡夫以为的一切情感、逻辑、见解、思维。


佛法都有超情离见的地方,比如第一义谛、真如实相,凡夫心思所不能及,语言所不能道,不过这是理上的超越。


净土法门的超情离见,不是理上的,而是把事实展现出来,我们看得到,却很难接受,无法理解。

比如《观经》下品下生,造作五逆重罪, 临终只念十声佛号,当下往生成佛,这是真正的超情离见。


(三)唯佛独明


阿弥陀佛的救度超情离见,不仅凡夫不能理解,甚至声闻、菩萨也难以理解,唯有佛与佛乃能究竟。


《无量寿经》说: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我们担心弘扬阿弥陀佛无条件救度,众生会因弥陀的慈悲而造罪,是拿凡夫罪福的尺子,来测量阿弥陀佛的救度。凡夫情见的尺子,怎么能测阿弥陀佛大海一样的智慧呢?


不要说一个人没办法测量,即使所有人证入阿罗汉,透达一切万法,用亿万劫的时间,来思维佛的智慧,即使穷尽所有力量去演说,依然不知道佛智究竟有多深。


正如《无量寿经》中说: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

净慧知本空,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

佛慧无边际,如是致清净。


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是最极纯净、最深广的,只有佛才能明白。我们不懂才正常,凡夫都能推理出来,就不是佛法,而是人法了。


我们不管懂不懂,只要念佛,就是接受佛的慈悲,得到佛的智慧。


(四)难说难信


不仅我们讲阿弥陀佛无条件救度,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即使是佛来对我们凡夫说,要让我们相信,也是难说难信的。


《阿弥陀经》中说:


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释迦牟尼佛圆满佛智,为什么会难说呢?因为对机不同。


这样究竟圆满的佛法利益,要对一个彻底无明业障的凡夫说,难度太大。说了之后,我们还要相信,更是难中之难。

(五)无明触动


世界那么多人,能够信佛的人很少。


信佛还念佛的人,就更少了。


念佛了,还相信念佛就决定往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很多人是听到了阿弥陀佛的救度,依然会有疑问:“造罪的人,念念佛就能往生吗?造业的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岂不是把净土污染了?”


听到弥陀的救度,能提出这样的疑问,也是很珍贵的。


因为这个问题很深,触及到弥陀信仰的根本,也触及到我们内心深处无明的根本了。


如果听到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依然无动于衷,闻如未闻,也不去思考、提问,说明我们无明的根本,还没有被触动。


说“学佛就是行善”“要成佛,先做好人”,我们很容易接受理解,因为与凡情接近。


说“不问罪福,一切善恶众生念佛都能往生”,很多人自动屏蔽了,以为自己是善人。


如果内心有触动,心里想:“我也是造业之人,如果阿弥陀佛真能不计较我的罪业,救度我,真是太好了。如果念佛就能往生,会不会有人就不怕造业了呢?”


这样的疑情从内心翻露出来,其实是好事,说明我们已经渐渐进入到信仰的核心问题,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六)面临选择


无明的根本被触动,轮回的根也在动摇了,这时就面临佛智与凡情的选择:到底是以佛的智慧为无上标准,还是依据我们凡夫的情感认识?


从道理上,我们知道唯信佛语,当然要听佛的。


从情感上,我们总是抱持自己的见解,“无条件的救度,大家不都去造罪了吗?”


这个问题是块试金石,能检验出我们到底是出世解脱为重,还是世间的凡情为重。也能测出我们是否有出离心,是否真发了菩提心,还是以世间凡情伪装的。


如果被凡情挡住,就会认为“行善的人,给予救度;造恶的人,就应该轮回”,世间善恶罪福的标准,障碍了我们的出离心。


誓在出离、誓求往生的人,一听到弥陀的救度,就犹如直弦,心像箭一样直奔目标而去,不会让这样的问题在心中翻腾, 而是由衷感受阿弥陀佛的大悲,归命弥陀的救度。


面临选择,我们要放下凡夫情见,选择弥陀救度,彻底归命相信:


一切善恶凡夫,但以念佛,得生净土,决定成佛。


二、凡夫立场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身边有人,念佛了还依旧会起烦恼,也会吵架。


其实,念佛人还会吵架,不是因为念佛,而是因为他是凡夫;假如不念佛,遇到恶缘,可能不仅是吵架,还有可能伤害性命。


正因念佛了,阿弥陀佛的欢喜光,融化了瞋恨心,只是吵了一架,没有伤害性命。


这些都是阿弥陀佛默默运作,悄悄改变我们的内心, 外人看不到而已,只是看到了表面。


(一)凡夫皆在造业


究竟来讲,不是因为我们念佛,不怕轮回了,才会造业,其实我们本是罪恶生死凡夫,都在埋头造业。


《地藏经》说: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我们是无明颠倒的众生,充满贪瞋痴烦恼,起心动念都是罪,都是业。并不是忤逆父母、杀盗淫妄,才是罪,即使想去布施,去爱护众生,如果没有般若智慧,都是有漏善法,都是轮回的业。正如昙鸾大师所说:


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昙鸾大师也说自己就是这样念念造业的人:

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


昙鸾大师用自己的观照,给我们做了一面镜子。


我们无始劫以来,都有发心修行,只是我们没有证悟诸法实相,一切都是虚妄的,都是造罪造业,一念一时所造的罪业,足以把我们捆绑在六道之内。


(二)造业更要念佛


正因为我们都在造业,才更要念佛,就像一个病人,患有重病,痛苦万分,才需要服药。


生病中的人,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服药还是不服药。我们是病入膏肓之人,无始劫来的无明大病,早已侵入我们的骨髓,唯一的选择,就是服用六字阿伽陀药。


而且,佛本来就是来救度我们轮回大病的, 不怕我们生病,就怕我们不服阿伽陀药。


众生本来就是念念造罪,佛不怕我们在造罪,就怕我们造业了,还不念佛。


我们生在娑婆,身为凡夫,不能选择不起心动念,不造业,但我们能选择一向专念,一辈子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都是凡夫,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


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中,我们所有的罪业,都是被原谅的。


(三)不懂才会造罪


我们为什么会造罪造业呢?是因为无明。


念佛了,阿弥陀佛的光明,能破除无明的黑暗,自然不会故意造罪。而是沉浸在弥陀救度的喜悦中,一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万一有住于邪见的人,真的因此去造业,怎么办呢?


首先,说明他没有真正了解弥陀救度, 那更要多念佛,多听法,进一步了解弥陀救度。


如果原来吃素,了解法门之后,反而说“就算吃了几块肉,阿弥陀佛也会救度我的,没关系啦”, 这种人也是有的——这就是烦恼业力的推动。


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长久, 最后还要翻过来, 毕竟这是一时的烦恼而已。


遇到对弥陀救度没有正确了解,住于邪见的人也好;或者对弥陀救度有所了解,而被烦恼业习所推动的人也好。


都要多多念佛,更深入地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 全身心浸泡在弥陀慈悲救度中。


《往生论注》有一个譬喻:


譬如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


众生的心性都是像蛇爬行那样,弯弯曲曲的,把蛇放在竹筒里,自然就直了。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竹筒,一个造罪的人,只要念佛,投入弥陀的慈悲中,心自自然然就直了。


有人住于这样的邪见,不是担心他造罪,就不给他讲念佛法门; 反而要把法门弘扬彻底,让他建立正知正见,不再故意去造业。


三、弥陀立场


前面都是从众生的立场来讲,无明有善恶、罪福、好坏的分别,佛是平等、清净、无分别的,在佛的境界里,没有凡夫的这些分别。

(一)不问罪福


佛在救度众生的时候,不问罪福。善导大师说: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在佛的眼中,只有受苦的众生,只有救度的心, 无论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机,只要念佛,就能往生。


就像我们去买鱼放生的时候,只想着有多少钱,就买多少,然后把它们放了。难道我们会分别,哪条鱼是好的,哪条鱼坏的吗?


我们放生,根本不看鱼的罪福,通通都放了。


阿弥陀佛来三界救度我们,要把我们放到极乐净土,见一个救一个,不看我们在娑婆世界的表现。

(二)悲智双运


阿弥陀佛悲智双运,佛的慈悲是从究竟彻底圆满的智慧所流露,是随顺法性,是清净无染的。


众生只要碰触到了弥陀的慈悲,不可能反而去喜欢造罪,佛也绝对不可能放任我们造罪的恶习。


因为,净土法门从弥陀的慈悲而入,只要念佛,就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佛的智慧也在我们的内心体现,佛肯定有智慧让我们不会故意造业。


(三)触光柔软


阿弥陀佛知道众生的根机,在发愿的时候,就为众生考虑到了,发了“触光柔软愿”:


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


所以,我们念佛了,就有阿弥陀佛的光明,自然能够:


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阿弥陀佛有十二光,其中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是针对我们贪瞋痴的。


贪欲重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清净光的作用,贪欲自然减少。


愚痴重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智慧光的作用,愚痴自然消退。


瞋恨心重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欢喜光的作用,内心自然柔软。


我们造业,是因为有贪瞋痴,阿弥陀佛的光明在破除无明的贪瞋痴,自然也不会故意造业了。


四、事例证明


我们可以通过一则事例来看,念佛不仅不会让人故意造业,反而让造业的人,回心向善。




有一位法师出家前,曾参加过黑帮,而且是帮派惩罚人的执行者。谁招惹到他们,就把这个人的手指头砍断,曾常常打架,平日随身藏着刀。

出家后,经过长年念佛, 身上没有一点杀气,给人慈悲柔软的印象。这就是念佛的力量。

刚好有一个帮派的首领,遇到这位法师,听法师提起自己的过去,感觉很投缘。

离别时,法师送他一个念佛计数器,他就收下,放在车里。

不久,帮派间发生纠纷,他们决定把对方的人抓来,砍断一条腿。他带手下把人架到车里,准备开到野外动手。

野外路不平,他开着车,车子颠簸,放在方向盘前的念佛计数器,也颠得一跳一跳的, 仿佛在呼唤他“念佛啊!念佛啊!”

他看到计数器,不由自主地伸手拿了起来,按着计数器, 念了几声“阿弥陀佛”,念着念着,他的心忽然软下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