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结构金融研究
领证券化航向,化艰险于无声处,护新常态路径,踌辉煌在朝夕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昨天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昨天  
安全学习那些事儿  ·  北京农商行因10项违规 被罚超900万 ·  2 天前  
安全学习那些事儿  ·  北京农商行因10项违规 被罚超900万 ·  2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全面开启通知!校招网申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结构金融研究

【CAS资讯】境外增持人民币债券创新高 短端债券最“吸金”

结构金融研究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8-07 11:01

正文

中债登数据显示,7月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总量达8414.68亿元,再创新高。


根据统计,7月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377.86亿元,增幅创2016年10月份以来新高。具体品种方面,利率债增持量最大,7月利率债持有规模7938.67亿元,环比增幅374.28亿元。


境外机构的债券持仓增幅增长迅猛,与“债券通”的落地密不可分。7月3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面向全球投资者公开招标发行160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券,首单“债券通”发行取得圆满成功。次日,国家开发银行也公开招标发行1年期、3年期和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通”金融债券,合计不超过200亿元。


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兼宏观策略总监徐小庆近日表示,债券通的落地加快了外资流入的步伐。尽管有些专家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外资流入并没有那么迅速,但仍需发现,境内利率债的收益率相比于境外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徐小庆介绍称,这种吸引力在中短期债券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在以十年期为主的长端利率方面,中美国债利差并不是特别大,但三到五年期的中美国债则有着较高的利差,因此短端国债对外资而言,吸引力还是很强的。


天风证券副总裁翟晨曦也表示,根据她的了解,大量的外资机构配置中国债券都会选择短端债券。


除了利率水平的高吸引力,徐小庆还分析表示,境外资金的涌入还与人民币贬值预期逐步弱化有关。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境外机构累计增持中国债券总额达597.16亿元。在外资增持的同时,是人民币汇率的企稳回升,上半年累计升值3.3%。截至8月3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72元。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如果人民币汇率突破6.7这一关口,汇率预期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徐寒飞近日在报告中分析到,当前的全球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走向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稳中有升”,这将有助于扩大境外机构投资我国债市的“套利空间”。预计美元指数下行空间约在0~2%,对应人民币升值幅度0~1%,以此判断,下半年对冲汇率风险后的“套利空间”约在30~80个基点,这将吸引更多境外机构通过“债券通”入场。





文章来 源: 第一财经网

免责声明:

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部分文章转载前未联系到作者,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结构金融研究

结构金融研究致力 于为关心中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以全球视野和时代责任感,深入研究我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发展趋势及政策,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的交流,进而为资产证券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有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建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