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天下实验室
人生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实验 |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和Solana哪个更像当年的EOS?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如何才能不返贫? ·  2 天前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3 ... ·  3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今年楼市不会好的三大原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天下实验室

“超级i人”沃伦:从癫痫患者到诺奖得主

看天下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24-09-16 20:30

正文


罗宾·沃伦。(@视觉中国 图)


她本可以暗示我疯了,但却选择站在我这边,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默默支持我。


撰文 |  王亚坤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当罗宾·沃伦在胃里发现细菌时,同事们都觉得他疯了。每当沃伦提到这些细菌,外科医生们都会嘲笑他:“哈哈,沃伦又在谈论他的细菌了。”


科学家们过去几百年的共识是,胃里是强酸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存在。哪怕沃伦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也只可能是因为样本受到了污染。


“说胃里有细菌,”沃伦回忆道,“就像告诉一个人地球是平的一样荒谬可笑。”


直到10年后,沃伦的发现才获得承认。这些螺旋状的细菌被命名为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溃疡的原因。


在沃伦之前,医生们认为,胃溃疡是压力过大、饮酒或饮食辛辣导致。治疗的方式是吃抑制胃酸的药物,严重者要做手术,切掉大部分胃。


沃伦之后,治疗胃溃疡,用抗生素就行。


忍受外界的质疑和嘲讽,改变整个学术界的理念是一件困难的事。对性格孤僻、不擅长社交的沃伦来说,这只会更困难。幸运的是,沃伦顶住了压力,20世纪的医学史也因此而不同。


2024年7月23日,沃伦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享年87岁。他改变了世界,然后悄然离去。

大学开学前,癫痫发作

1937年,沃伦出生在澳大利亚南部阿德莱德市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酿酒师,母亲很想成为一名医生,但没钱读医学院,后来做了护士。


沃伦出生时正值“大萧条”,家里并不富裕,买不起冰箱等电器,但母亲确保儿子能买到任何他想看的书。


小沃伦从小就表现出了一些“怪异”。他性格孤僻,不喜欢也不擅长体育运动,更愿意一个人骑自行车到郊外闲逛,采摘野生黑莓或抓龙虾。他还喜欢一个人读书,曾经完整地读过厚厚的12卷本《牛津少年百科全书》。


虽然不擅长社交,但作为“超级i人”,沃伦有一个优点,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事能保持狂热的追求。10岁时,父亲送给他一个柯达相机,摄影从此成了他的终身爱好。他买了很多摄影相关的书,尽其所能学习提高摄影技巧的办法,然后长时间待在暗房里冲洗胶片。


平静的生活在沃伦17岁时戛然而止。这一年,他拿到了阿德莱德大学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不幸的是,开学前一天,他突然晕倒在草坪上。医生诊断后发现是癫痫,这是他第一次癫痫发作。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脑中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发病时会出现肌肉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沃伦尝试吃苯巴比妥等药物控制病情,但效果并不理想,癫痫还是时不时发作。



对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男生来说,这很残酷。沃伦不得不躲避同学们看他时异样的眼光。同样因为癫痫,此后一生,他都不能获得驾照,只能骑自行车上课、去医院就诊。


很多亲戚、朋友和医生建议沃伦的母亲,为了更好地照顾患病的儿子,别送他去读大学。母亲从没有让沃伦听到过这些声音,虽然很担心儿子,还是鼓励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大学毕业后,沃伦成了一名临床病理学医生,负责检验血液、解剖尸体等工作。他喜欢用相机拍摄有趣的临床病理现象,把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


在医院实习时,沃伦认识了一个名叫温妮弗雷德的女生,空闲时间几乎都和她一起度过。两人坠入爱河,并在认识一年后结婚。


毕业后,沃伦的工作选择也很“奇葩”。与留在墨尔本、悉尼等繁华都市的大多数同学不同,沃伦打算去偏僻、落后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作,以便学着去应对更多不同寻常的疾病。


巴布亚新几内亚当时由澳大利亚托管,去那里工作需要通过澳大利亚外交部办理手续。由于程序过于烦琐,急于找到工作的沃伦放弃了原计划,转而到澳大利亚西部的皇家珀斯医院工作。在那里,他迎来改变世界的发现。

“胃溃疡之战”

在皇家珀斯医院,沃伦过起了盯着显微镜看的孤独生活,这也符合他的性格。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得益于柔性内窥镜的发明,医生对胃部活体组织的检测成为可能。沃伦痴迷于这一技术,经常用显微镜观察胃部组织切片,并不断尝试新的样本染色方法。


当时,主流的染色方法是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剂,但沃伦更喜欢用银染色剂染色,这可以更好地观察到样本中的细菌。科研人员中很少有人喜欢银染色剂,因为这会令研究程序更繁琐,费时费力。


奇迹就此发生。1979年6月11日,在像往常一样用显微镜观察样本时,沃伦意外地发现,胃内壁上有一种螺旋状的细菌存在。


这天正是沃伦42岁生日。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此前数百年,医学界都认为胃部是一个强酸环境,pH值很低,会杀死任何入侵的细菌。


为了确认自己的发现,此后两年,沃伦工作之外的时间都用于观察这种细菌。他在100多个胃部活检样本中找到了这种细菌,发现它们通常伴随着胃部炎症,这是胃溃疡的先兆。


就在沃伦兴奋地打算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发现时,现实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同事中没有人相信他。“如果是细菌导致了胃炎,为什么以前没有科学家注意过呢?”他们好心提醒沃伦。在医学会议上,每当沃伦提起自己发现的细菌,换来的也是嘲笑。


只有两个人相信沃伦,那就是他的妻子以及助手,但这不能改变医学界的共识。


沃伦不愿意屈服,“我宁愿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教科书或医学界”。


1983年,沃伦和助手马歇尔把研究结果发给国际医学领域顶级期刊《柳叶刀》。编辑们认可他们的研究,只是他们找不到愿意审校其研究结果的同行。这篇稿件拖了几个月之后才得以刊登。


同行们抵触沃伦的研究,除了因为它挑战常识,另一个原因是医药公司的压力。当时,治疗胃溃疡通用的药物是胃泰美,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的药物。它会抑制胃酸分泌,让患者感觉好受一些,但不能根除胃溃疡。疾病反复发作,患者会继续用药,给药企带来源源不断的利 润。


当时胃泰美和类似药物的制造商资助了绝大多数关于胃溃疡的研究,相关研究人员不会直接批评沃伦的研究,因为不想留下学术污点,他们选择无 视。


只有一些病情危急的病人和部分开明的医生愿意尝试沃伦的治疗思路,这场“胃溃疡之战”,直到10年后才分出胜负。

最幸运的事,和诺奖无关

外界的质疑与不信任,令助手马歇尔感到巨大的压力。他甚至为了证明两人的研究结果,决定亲自吞食含有幽门螺旋杆菌的食物。沃伦并不同意这个做法,但马歇尔坚持,并于几天后,如愿患上了严重胃炎。


马歇尔亲自吞服细菌的做法,并没能说服医学界,反而引来同事们的嘲笑。沃伦对此也不在意。马歇尔说:“对他来说,这就是事实。如果你不相信,那是因为你能力不足。”


马歇尔和沃伦算得上志同道合。马歇尔接受采访时也曾形容沃伦就像是一名住在地下室里的负责解剖尸体的病理学家,不愿也不用和人打交道,同样,他也不会受到其他人看法的影响。


1994年,越来越多患者希望采用沃伦的治疗办法,越来越多实验证明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公开支持沃伦的研究。两年后,他被邀请到日本、德国等地区巡回演讲,观点获得主流学术界承认。


这场过于漫长的“胃溃疡之战”,就此落下帷幕。


就在沃伦打算品尝胜利成果之际,灾难再次来袭。他的妻子温妮弗雷德病倒,不能进食,医生说她患了胰腺癌,这是“癌症之王”,死亡率极高。


沃伦停止了科研生涯,他请了1年假照顾妻子,但温妮弗雷德还是在4个月后去世。


尽管还没有到退休年龄,沃伦还是就此辞职。2005年他获得诺贝尔奖时,已经退休8年了。



2005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沃伦(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贝尔医学奖。(@视觉中国 图)


温妮弗雷德为丈夫的学术生涯牺牲了很多,为了照顾5个孩子,同时兼顾工作,她不得不在怀孕期间找实习工作,直到四十多岁才完成学业,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2005年,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沃伦发言时提到了妻子。他说:“作为一名医生,她非常清楚‘胃部无菌’是学界共识。她本可以说我疯了,却选择站在我这边,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默默支持我。”


退休后的沃伦重新捡起了摄影的爱好,并照顾刚出生的孙女。这个“超级i人”把低调保持到了自己人生的结尾,即使获得了诺奖,他也几乎不接受采访。2024年7月23日他去世时,主流媒体仍不清楚他孩子的姓名和工作。


他没有眷恋自己的科研生涯,也没有被诺奖带来的名誉和利益羁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