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近来两个月智慧手机销售情况转弱,并且包括台积电、日月光、京元电、中芯、江苏长电等两岸半导体供应链减少下单。由于华为是全球第二大手机品牌,华为的砍单动作,也成为牵动2020年众多半导体厂商业绩成长的重大因素,值得仔细分析探讨。
根据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12月31日发布对员工和客户的新年致词时指出,华为2019年整年营收将增加
18%
,成为人民币
8,500亿元
,未达先前发布的预估值,增长幅度则低于2018年的
19.5%
。徐直军更坦言,
2020年将是「艰难的一年」,华为将以「生存」列为优先要务。
华为2019年度的营收表现,证实美国禁令对华为业绩已产生冲击,华为展望也因此转为不明朗。徐直军透露,2019年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于上半年强劲表现,当时华为禁令尚未带来冲击。他指出,由于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全球经济走下坡压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长远看来美国政府会继续镇压领先技术,对华为的生存和发展而言,这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
徐直军预期,假使美国持续制裁,2019年上半快速增长盛况将无法重现,华为在2020年将感到艰辛。因此,华为必须改善内部组织,
2020年底前计划淘汰10%主管
,以摆脱内部滋生的自满情绪。
在徐直军的报告中,并未发布华为第4季(12月底截止)业绩预估值,但根据路透(Reuters)估算,营收年成长率将达
3.9%
,成为人民币
2,392亿元
,成长动能远比第3季的
27%
减弱。
其实,华为在11月、12月的两个月期间,确实发生了一些状况,让华为手机销售遇到瓶颈,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华为在去年底推出新旗舰手机Mate 30,因为美国禁令而未搭载Google安卓(Android)系统和GMS服务,也导致
Mate30在中国以外市场销售明显受限。
因此,华为2个月前似乎还没有受到影响,11月初还宣布智能型手机出货量已经达到2亿支,主要动能来自5G手机,而且半数是在欧洲市场售出。但是11月及12月的销售就急转直下,此次徐直军将华为2019年手机出货量从2.7亿支降为
2.4亿
支,虽然还是比2018年增加两成,但由此可见美国禁令正在发威。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华为因为智慧手机销售减弱,目前在通路上的库存还有5000~6000万台,因此
今年第一季将会减少原本预估订单的15%至20%,众多半导体供应链也都陆续接到华为减单通知
。
其实,由于华为目前是亚洲半导体供应商最大客户,对每家龙头厂的业绩贡献度都在
10%至15%
之间,因此,华为对供应链砍单,每家公司都可能受影响,但关键是每家公司承受力不同,而且产品是否处于缺货状态,还有其他客户是否能够顺利补足缺口,目前确实每个产业或企业都很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以台积电及日月光为例,根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华为占
台积电
及
日月光
营收比重分别达
15%
及
10%
,但由于台积电其他客户对高阶制程需求很大,因此华为减少的订单,很快就会被其他客户瓜分掉,对台积电影响并不大。但华为智慧手机处理器封测的
8成
订单都交给日月光,日月光若无法找到其他客户来替代,影响就会大一些。
摩根士丹利也预期,在晶圆代工部分,
中芯
由于华为比重占
15%
,影响较大,至于
联电
来自华为的业绩只占
5%
,影响不大,另外
砷化镓厂稳懋
来自华为的营收占比约
10%
,但因为在5G产业有高市占率,影响也不大。在封测部分,
江苏长电
来自华为的订单占
10%
,受到的冲击较大,至于京元电、邤邦等影响也有限。
另外在IC设计部分,摩根士丹利预期,包括
联发科
(华为营收只占
3%
)、瑞昱(华为营收比例很小)影响并不大,至于
联咏
(占
15%
)、大陆的
汇顶
(占
30%
)、
韦尔
(占
12%
)等公司,由于来自华为的营收比重都比较高,不可能完全不受华为砍单影响,这些公司所受到的冲击,需要继续观察,但还是给予强于大盘(OverWeight)的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