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研究风格:我们只做靠谱的研究,只做基于基本面的专家型行业研究。 我们的投资策略:我们始终坚守价值投资的策略,坚信守正方能出奇,在未来一年里我们相信,拥抱行业白马必定能获得超额收益。 |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
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
,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 中芯国际为国内第一大晶圆代工厂、全球第四大晶圆纯代工厂。 公司具备超越国际二线厂商的能力,短期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改善,中期受益国产化替代战略及大客户转单,长期看好公司先进制程技术研发。 给予公司目标价20.22港元,维持“买入”评 级。
晶圆代工行业:全球近600亿市场,三大趋势利好中国大陆晶圆代工。
估值及投资评级
公司核心业务是晶圆代工,技术能力涵盖8英寸晶圆成熟制程至12英寸晶圆先进制程,积极研发并扩张产能打造全球一流晶圆代工企业。短期受益5G手机需求和5G基础设施建设下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IC、存储器等需求旺盛,行业景气度改善,公司产能饱满。中期受益国产化替代趋势,由于美国拟将对华为的“美国技术含量”限制由25%降至10%,华为在台积电部分投片或受影响,我们预计公司有望获得部分
订单转移并协同开展研发。长期而言公司是除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之外全球唯一一家追赶先进制程研发的厂商,依靠国家战略导向和持续资金支持,有望超越国际二线厂商,跻身国际第一梯队。公司在国内的龙头地位体现了其稀缺性和长期发展的潜力。我们认为其估值应该参考港股、台股中从事晶圆代工业务的公司,我们选取了华虹半导体(港股)、联华电子(台股)、台积电(台股)、世界先进(台股)等上市公司作为估值参考。我们预测中芯国际2019-2021年EPS为0.32/0.23/0.29港元,对应当前
股价PE分别为48、67、53倍。考虑到公司当前处于积极投入研发先
进制程的过渡阶段,且公司所处晶圆代工行业为重资产型行业,我们选取PB法进行估值。我们预测中芯国际2019-2021年每股净资产为9.70/10.11/10.56港元,可比公司2020年预测PB均值为2.8倍。综合考虑公司作为国内先进工艺制造技术最为顶尖、产能规模最为庞大的核心优质资产,在国内半导体行业中具有的核心地位,长期追赶先进制程研发以及国内大客户协同支持下未来的持续成长性,我们按照2020年2倍PB,给予中芯国际目标价20.2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概览:中国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企业
历史沿革: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致力成为国际一流集成电路制造企业。
公司于2000年4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主要创办人为张汝京先生。2004年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从2012年公司扭亏为盈开始,公司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12年40nm量产,2013年与北京市政府合资设立中芯北方,2014年与长电科技合资建立12英寸凸块加工(bumping)公司中芯长电,2015年28nm量产,2016年收购意大利LFoundry晶圆厂进入汽车电子领域,同年上海的新12英寸生产线开始建设,为中芯国际的第一条14nm产线,2017年梁孟松加盟中芯国际,与赵海军担任联合CEO,为14nm FinFET技术突破提供保障,2018年公司28nm HKC+制程研发成功,2019年公司出售LFoundry,ADR在美国纽交所退市并降级至场外市场交易,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14nm FinFET工艺实现量产。
主营结构:晶圆代工销售为主业,12英寸与8英寸贡献营收各半,同时自主开发光掩膜国内唯一。 根据2018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约90%收入来自晶圆销售,10%来自掩膜制造、测试及其他。其中光罩(光掩膜)是晶圆制造流程的关键环节,中芯国际拥有国内最大及最先进的光掩膜制造设施,可生产0.5μm到28nm的光掩膜,包括内部一站式服务的一部分,以及为外部工厂提供服务。公司2019Q3总营收按照制程划分来看,最大为0.15/0.18μm(35.8%),其次为55/65nm(29.3%)、40/45nm(18.5%)、0.13μm(6.6%),28nm亦贡献4.3%的营收,可看出公司营收覆盖了先进及成熟制程。由于目前90nm大致为8英寸晶圆及12英寸晶圆的分界线,公司12英寸与8英寸的收入结构基本对半。公司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通讯产品(46%)、消费电子(35%),公司营收受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大。我们预计未来随着12英寸产能持续扩充,公司部分营收将向12英寸成熟制程及先进制程转化,先进制程研发将是公司成长重要驱动力。
子公司布局:多地设厂并引进外部资本助力先进制程产能扩张。 公司旗下子公司主要包括全资设立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地生产基地即中芯北京、中芯上海、中芯天津、中芯深圳,与大基金及地方资金平台合资设立的生产基地中芯北方(40nm~28nm为主)、中芯南方(14nm为主),公司与大基金、地方产业基金合资设立的特种工艺生产基地中芯宁波、中芯绍兴,合资设立的先进封测企业中芯长电等。中芯南方定位12英寸先进工艺,引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地方政府产业资本等外部资本注资,有助于分担初期高额投入,快速扩大先进产能规模。
收入端:营收增长显著,2018年达33.6亿美元,2013~2018五年CAGR=10.18%,2019年受上半年行业景气不佳因素预计全年营收在31亿美元左右。 2018年公司成熟制程晶圆销售表现良好,营收较2017年增速明显回升,全年实现营收33.6亿美元,同比+8.3%。2019年受上半年行业景气度不佳因素影响,预计全年营收在31亿美元左右,同比有所下滑,但进入下半年后景气度快速回升,2019Q3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已达97%,预计2020年行业景气度维持需求旺盛状态。从历史长期数据来看,公司营收表现呈现周期性,公司2013至2018年营收持续增长,5年CAGR为10.18%,处于行业平均水平。展望未来,随着新成熟工艺平台就绪,模拟与电源管理、图像传感芯片、CMOS 射频与物联网芯片等将带动营收规模扩张。
晶圆代工行业:全球需求持续,
大陆迎来历史机遇期
当前格局:按技术能力划分三大梯队,第一梯队龙头并驾齐驱
下游应用:四大领域驱动先进制程,带动整体制程下移
未来趋势一:产业转向大陆,IDM
转向代工
未来趋势二:政策大力支持,十年维度实现自主可控
未来趋势三:先进制程
龙头集中,节点更新速度放缓
公司分析:稳定增长积极投入,高端制程突破在即
客户:
国产替代趋势下受益,华为海思为第一大客户
风险因素
关键假设和盈利预测
1. 公司14nm工艺量产和扩产节奏按照预期进行。12nm量产进展顺利。
2. 8英寸晶圆厂扩产计划如期进行,公司产能利用率改善。
3. 下游终端行业逐步复苏,PMIC、指纹识别、图像传感器等下游产品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公司是大陆晶圆代工龙头,短期受益5G手机需求和5G基础设施建设下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IC、存储器等需求旺盛,行业景气度改善,公司产能饱满。中期受益国产化替代趋势,由于美国拟将对华为的“美国技术含量”限制由25%降至10%,华为在台积电部分投片或受影响,我们预计公司有望获得部分订单转移并协同开展研发。长期而言公司是除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之外全球唯一一家追赶先进制程研发的厂商,依靠国家战略导向和持续资金支持,有望超越国际二线厂商,长期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公司目前尚处于技术研发过渡期,盈利主要受成熟制程驱动。公司40nm以上制程营收稳定增长,核心客户订单量有望显著提升;28nm制程受全球产能供给充足影响收入贡献有所收缩,14nm量产后有望逐步扩增营收空间。2019年营收有望维持31亿美元左右。先进工艺设备折旧料将对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但具有较高毛利率的成熟制程需求增加有望抵消部分影响,中长期看好公司先进制程技术研发,我们认为具备超越国际二线厂商的能力。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05/1.47/1.86亿美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0.32/0.23/0.29港元。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每股净资产9.70/10.11/10.56港元,考虑到国际贸易争端背景下公司芯片制造龙头的核心战略价值和长期向好趋势,我们按照2020年2倍PB,给予目标价20.2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徐涛
中信证券电子组首席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17080003
电话:010-60836719
手机:136-9149-1268
郑泽科
中信证券电子组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 S1010517100002
电话: 0755-23835433
手机: 189-0105-3016
胡叶倩雯
中信证券电子组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17100004
电话:010-60834773
手机:185-1808-0960
苗丰
中信证券电子组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19120001
电话:010-60836710
手机:137-0108-6956
-----------------------------
特别声明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0年1月17日 发布的 《 中芯国际(00981.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先进制程突破,大客户合作推进国产替代 》报 告,具体分 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相关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
历史震惊你 · 震惊你:宋太宗「强幸」小周后,还命画师当场创作春宫图! 8 年前 |
|
EV视界 · 上汽荣威携新能源家族亮相2017上海品牌博览会! 7 年前 |
|
战略前沿技术 · 区块链何以写入国家战略 7 年前 |
|
插座APP · 这是一份可以帮你节省99%时间的运营工具大礼包! 7 年前 |
|
张记杂货铺 · 有关运营的100个问题 | NO.12 新产品如何做运营?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