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谷
(1823~1896),清代著名画家,海上四大家之一,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籍新安(今安徽歙县),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初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意有感触,后出家为僧。
清 虚谷 三友图
264×122cm
创作于戊子(1888)初春的《三友图》是其与好友任伯年“相叙于清阴草堂,谈画竞日,作此纪乐”以赠章敬夫收藏的作品,应当是他的代表作。此幅作品纵246厘米,横122厘米,尺幅巨大,以松竹梅传统“风寒三友”为景,绘两静一动三仙鹤于中。一苍松携一老梅自左下向右上横逸斜出。苍松以行草笔法写出,偏侧锋互用,笔笔似断还连,以拖笔、点法为主,树干粗壮雄奇,依平石上崛,似柱如龙,苍古雄浑中蕴稳厚平和;老梅用墨稍重,中有一新枝向上生出,繁花满枝,绿珠生香,梅干略细,呈绞劲且多枯痕,似缆如蛟,铁骨铮颜中散发郁郁芬芳,现勃勃生机。一蓬翠竹倚梅附松,竹叶以双勾填色画出,层层叠叠,茂密深厚,虽有叶无竿,但劲节凌虚青贞不改之象宛然眼前。松竹梅三友相会已然满纸烟云,气象万千,复有一鹤静立梅干新枝旁,喙微张而似语,另一鹤独立于松畔巨石上,首回顾而如答,别有一鹤自远方飞来,正穿过松枝而欲落,三鹤之动姿衬托松竹梅之静态,岁寒三友图中呈现仙中三友相会,构成了生机无限,趣意盎然之场景。
整个画作用色极为简洁,除双勾竹叶与梅花略用浅青淡绿外,其余全靠墨分五色,形成以鹤之颈、尾、睛、喙焦墨黑亮为主调,以松干梅骨灰、黑为衬托,以留白显空灵虚静,以粉白表鹤羽高洁的冷色调,然而,三点朱红鹤丹,于黑白灰天地中呈品字形三点艳丽亮色,对比强烈而协调,极大地加强了画面的欣赏意味。此幅作品偏、侧峰用笔,顿挫兼用似断还连,肯定而简洁,奇崛朴茂;设色清润,墨色层次分明,意象生动隽永;立意奇妙,布局疏密得当,自然严谨,一切如天然景象之瞬间定格,却又绝非照片般呆板;匠心独运任意挥洒之墨色,信手拈来偶然得之之取舍,使得整个画面具有了无穷诗意和韵味。虚谷正是以此种画风画格承传统而将逸士高格自云天之外引入人间得享世俗烟火,但又品格高洁绝不流俗自甘沉沦于色相媚世。他的这种超然物外的清虚冷逸与炽热的生命活力交织,意境的深邃隽永与形象的平易生动结合,冷竣高洁的品格内富含深情痴意的新逸格,在传统笔墨意象向现代绘画发展方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表率作用。海派大家任伯年尊称他为“道兄我师”,而海派巨擘吴昌硕更是赞咏他说:“十指参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去来今。四阑华药谈风格,旧梦黄炉感不禁。”佳作之成必有当成之气场、氛围及情感引媒。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投稿及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经典
(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
书画高清资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倾仰情深——赵孟頫手札高清大图全集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
极感远意——黄庭坚手札大全
名家访谈
【对话名家】補砚斋访谈录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上)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下)
经典专题
《石渠宝笈》特展布重量级展品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