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鸦电影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知识产权局  ·  黑龙江、上海、江西、陕西、宁夏知识产权新闻动态一览 ·  14 小时前  
IPRdaily  ·  2024年IPR ... ·  昨天  
企业专利观察  ·  汤森路透的胜利,是否为“AI版权化”开了绿灯 ·  21 小时前  
企业专利观察  ·  汤森路透的胜利,是否为“AI版权化”开了绿灯 ·  2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鸦电影

9.1掉到5.1!抱歉,这爹味,观众真看吐了!

乌鸦电影  · 公众号  ·  · 2024-05-31 12:13

正文



不是我说,男人可能真的对大、干、硬,有什么执念…

这是一部台词充斥着“干!”“干他狗日的!”“就是干!”的电影,虽然你不知道它要干啥…


这是一个会专门转发网友好评的导演,就因为对方评价他的电影“硬”…


明明是仅有5.1分的烂片,却在微博上破防:

投资没过亿,我个人投资几乎一半这么多!你们却说它不好??

顺便骂一下观众…


曾经贡献出4.3分《猎冰》,5.2分《刀尖》的导演高群书,如今同样带着5.1分的电影《三叉戟》和他的微博来了。

我只能说,看这部电影,绝对不亏。


你可以看见破音的姜武,说话如华裔普通话烫嘴的欧豪神。


目光如炬一脸大聪明却演黑警的魏晨,带着太监脆弱感随时厥过去的金士杰。


无欲无求蹦迪的陈都灵,以及贡献了从影以来最适合自己的角色,一个嫖娼被抓的包贝尔。


上周《歌手》海来阿木淘汰了,如果你想继续听,欢迎看这部。

全员化身海来阿木,110分钟纯享卡痰式压低声音说话,独属于男人夹子音的电影——《三叉戟》。


这部电影改编自公安作家吕铮的同名小说,之前也被改变过同名电视剧。

讲的是警界传奇“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在他们即将退休时,被卷入一桩涉及400亿的巨额金融洗钱大案。

看起来像这么回事,但网友辣评:一部讲wash money的电影拍出来却像在wash money。


先不说离谱的,姑且我们先用最基本的要求来看这部电影。

显然,它并没有达到。

有太多逻辑不通的地方, 比如找证据也太容易了,十四亿就这么藏在海底找到,连个防盗甚至密码都没有…


所有人都不跑,等着警察来抓。

老鬼和警察撕破脸了,但约警察到一个必死的地方等你们杀我…


大boss黄老板明知警察要来抓他,还不走,硬是在家里拜关二爷…

关二爷: 不跑我怎么保你??还没 接过这么难的单子…


以及三个男人之间真的不熟,口嗨也嗨不到一块去,他们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吗?完全感受不到…


毫无逻辑的剧情,再配以碎片化剪辑,简直是灾难…

上一秒把枪口塞到人嘴里,下一秒就变成了对头开枪。

上一秒还在五车分尸,是的,这电影的黑社会玩得很花完全不怕被抓, 结果镜头一转,什么也没有…


整部影片可能想追求抖音式快节奏和激烈戏剧冲突,但无奈信息量太大。

把40多集体量的电视剧挤进110分钟的电影里, 导致 所有场景都像是走过场,演梗概,场景说跳就跳,人物说死就死…

一位网友的辣评,非常精准:

就像一个七十岁的老大爷喝大了,口嗨跟人吹牛逼,但无奈记忆力太差,讲不清楚任何一个情节,完全就是豁大!一路咋咋唬唬的,实则尿不尽的怂样!


哦对了,转场除了靠硬转之外,还靠撒尿。

是的,只有“撒尿”这个带味儿的词,可以展现三叉戟独属于男人的魅力。

好几个转场,或者树立人物所谓“糙汉子”的形象,全靠撒尿。

怎么展现对年轻警察的不满?

靠开着开着会不耐烦地说句“我撒泡尿去啊!”


怎么体现三叉戟关系很好?

靠吃着吃着饭来一句豪迈的“干嘛去呀?”“解手!”

怎么和小混混发生矛盾?

靠不小心把尿撒在了对方的鞋子上还不道歉,说自己“憋闷着呢!”

为什么激起矛盾,树立形象,转场全靠撒尿?去撒尿是什么非要说出来让别人知晓的了不起的事情吗?频繁出现胯下那档子事,是有什么生殖崇拜吗?

我只能理解为,也许人到中年,真的尿频尿急尿不尽,那是ken世界一个巨大的不可调和的十分要紧的无法忽视的矛盾…


为了展现所谓阳刚,姜武和郭涛,总是有点暴力的瘾。

他们和黑社会的人相熟,为了展现他们有人脉,灵活办案,有资历,混得久。

但每次见面,不是拿一指功抵着对方的额头发狠,就是掐对方脖子发狠…

这一瞬间,竟然有点和黑社会的人共情了,只想和小喽啰同样颤颤巍巍地问:

想说什么你们就说呗,干嘛打人啊?


以至于每次看到他们打架,号称武力输出者的大棍子姜武被打得挤眉弄眼,你就觉得,真特么活该…


每次听到为了显示打得很激烈不断出现的类似正骨的声音,你就觉得,这应该是老几位在正骨医院按摩发出的声音,而不是在这…

每次打架前为什么要吼那句“把执法记录仪打开”? 因为不吼这句,真的盖不住警察打群架的那种混子感…这真的不是暴力执法吗?


三叉戟在海边互表心声的那段,更让本心表露无疑。

先信誓旦旦说法律是最后的防线,再说除了法律外,最重要的就是规矩,道德和道义…

似乎先叠了一个法律甲,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吹捧老炮儿那套无比陈腐过时的规矩和道义…

我想他们大概是想拍成上世纪90年代讲义忠仁的香港古惑仔味道的电影,但无奈,又要套警察的壳儿,这毕竟是拍过高达9.1分警匪片《征服》的高群书的舒适区…

但最终警不像警,匪不像匪,完全走形,滑进的不是舒适区而是松懈区…


到最后那场决斗,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前面铺垫了这么久,什么通天大案,高端的经济犯罪,黑恶集团多么厉害。

结果到最后,竟然是三个快退休的中年警察和一群热心群众,和骑着摩托车的小流氓械斗打群架…这真的不是两个黑帮在火拼吗?


不断示威的摩托车油门声,自以为魅力十足地重复出现, 男人和摩托车,简直是男人和马的现代版

不得不让人感慨,空间即性别,男人就是这么乐意肆无忌惮占用你的耳朵,孔雀开屏,虚张声势…


几个快退休的老男人也不知道嗨什么,没有叫支援没有叫武警,空有一嗓子:干他!干他狗日的!

这真的不是什么手撕鬼子的抗日片吗?

结果它还真有。


姜武饰演的大棍子,竟然真的拿着一个大棍子,卡住了一辆正在飞速疾驰的摩托车的轮子,直接把那摩托车整个干翻了…

更离谱的是,开头有一个疯子,拿着一把尚方宝剑,威胁警察局长。

那把剑出现在了这里,是的,也许想要体现他们的没有支援的窘迫和会就地取材的机灵…

总而言之,现在变成了一场剑,棍,和摩托车的,真·冷兵器混战…


看到这里,只有不断扶额感慨,这就是,大男人。

他们永远钟情把整个身体暴露在外秀身材的摩托车,而不是哪怕更能保护自己的汽车。

他们永远钟情更显武力值的棍,剑,而不是明明更高效一击毙命的枪。


他们永远罔顾客观年龄打打杀杀,他们永远爱肌肉多于智取,他们甚至讨厌叫援兵,哪怕很可能真的打不过…

因为他们的目的,永远在于展示自己哪怕已经所剩无几的男性气概和文明世界里无处发泄的过剩私欲。


真苦了崔健那首《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配乐,就像这阳刚之气的伟哥,但无论崔健如何咆哮都无济于事,三叉戟如此疲软,叉不起来…

到最后你甚至感觉崔健像个印度引蛇人,不断卖力引诱,但无奈三条蛇不是龙,始终匐地…

好一个大写的男人。


哦不,男孩。

毕竟这片子的英文译名,甚至不是Three Old Men或者Three Old Guys,而是Three Old Boys。

男人至死是少年。


但这群超龄少年,不满足于做少年,还想做爹。

和年轻警察出警,一上来就是我要教教你:要有勇有谋,在勇和谋之前,首先要自信…


年轻警察跟着他们,永远只有被爆头的冤种戏份,有点成绩还要归功于:师傅教得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